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五十七(3/7)

边事益棘,京师亦不得高枕卧矣。”帝乃命群臣择使,直与陈懋等请仍遣实。报曰:“候善归议之。”御史毕銮等复上疏,力言:“就令彼以诈来,我以诚往,万一不测,则我之兵力固在。”帝终不听。已而善竟奉上皇还。

二年,也先遣使入贡,且请答使。直屡疏言:“边备未修,刍粮未积,疮痍未复,宜如其请。遣使往以观虚实,开导其善。”不许。无何,也先遣骑入塞,以报使为辞。直与群臣复请之,卒不许。直等乃上疏言:“陛下锐意治兵,为战守计,真大有为之主。然使命不通,难保其不为寇。宜敕沿边守臣,发兵游徼,有警则入保,无事则力耕。陛下于机务之暇,时召京营总督、总兵,询以方略,诚接而礼貌之,信赏罚以持其后,斯战守可言也。”帝曰“善”

明年正月进少傅。帝欲易太子。未发。会思明土知府黄矰以为请。帝喜,下礼部议。胡濙唯唯,文武诸臣议者九十一人当署名,直有难色。陈循濡笔强之,乃署,竟易皇太子。直进兼太子太师,赐金币加等。顿足叹曰:“此何等大事,乃为一蛮酋所坏,吾辈愧死矣。”景帝疾亟,直、濙等会诸大臣台谏,请复立沂王为皇太子,推大学士商辂草疏。未上,而石亨、徐有贞等夺门迎上皇复位,杀王文等。疏草留姚夔所,尝出以示郎中陆昶,叹曰:“是疏不及进,天也。”直遂乞休。赐玺书、金绮、楮币,给驿归。

直为人方面修髯,仪观甚伟。性严重,不苟言笑。及与人交,恂恂如也。在翰林二十余年,稽古代言编纂纪注之事,多出其手。与金溪王英齐名,人称“二王”,以居地目直曰“东王”,英曰“西王”直以次当入阁,杨士奇不欲也。及长吏部,兼廉慎。时初罢廷臣荐举方面大吏,专属吏部。直委任曹郎,严抑奔竞。凡御史巡方归者,必令具所属贤否以备选擢,称得人。其子〈禾资〉为南国子博士。考绩至部,文选郎欲留侍直,直不可,曰:“是乱法自我始也。”朝廷以直老,命何文渊为尚书佐之。文渊去,又命王翱,部遂有二尚书。直为尚书十四年,年益高,名德日益重。帝优礼之,免其常朝。

比家居,尝从诸佃仆耕莳,击鼓歌唱。诸子孙更迭举觞上寿,直叹曰:“曩者西杨抑我,令不得共事。然使我在阁,今上复辟,当不免辽阳之行,安得与汝曹为乐哉!”天顺六年卒,年八十四。赠太保,谥文端。

〈禾资〉仕至翰林检讨,亦以学行称。曾孙思,自有传。

赞曰:高谷之清直,胡濙之宽厚,王直之端重,盖皆有大臣之度焉。当英、景之间,国势初更,人心观望,执政任事之臣多阿意取容。而谷、濙忄卷忄卷于迎驾之仪,直侃侃于遣使之请,皆力持正议,不随众俯仰,故能身负硕望,始终一节,可谓老成人矣。

译文

高谷,字世用,扬州兴化人。

永乐十三年考中进士。

选庶吉士,授官中书舍人。

仁宗登上皇位,改任春坊司直郎,不久升迁为翰林侍讲。

英宗登上皇位,开设御前讲席,杨士奇举荐高谷和苗衷、马愉、曹鼐四个人侍奉讲读。

正统十年,从侍讲学士升任工部右侍郎,进入内阁主管机要事务。

景泰初年,晋升焉尚书,兼任翰林学士,像以前那样掌管内阁事务。

英宗将要回朝,迎接的礼仪简薄。

千户龚遂荣寄信给高谷,详细说明礼节应该遵从丰厚,援引唐肃宗迎接上皇的旧例。

高谷把它装进衣袖内进入朝廷,普遍给朝廷大臣看,说:“武夫尚且知道礼节,何况儒臣呢!”大家都认为他的话很对0胡淡、王直打算上报。

高谷说:“迎接上皇回来的建议呈报上去后,皇上的意见很久都没有决定。

如果呈进这封信,使皇上知道朝廷内外同心,也是一个帮助。”都御史王文不答应。

不久谏官奏报这件事。

皇上追问从什么地方得来,高谷回答说:“从臣这里。”于是像龚遂荣所说的一样直接上奏章恳请。

皇帝虽然不听从,也不怪罪。

景泰二年,晋升为少保、束阁大学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