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每次到京城议事,空着口袋入城,各权贵不能役有怨恨。
到这时,三杨已经在此前死去,太监王振刚刚掌权,恰巧有姓名与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得罪过王振。
于谦进入朝廷,举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
通政使李锡迎合王振的意图,弹劾于谦因为长期不升迁而怨恼忿恨,擅自举荐人代替自己。
下交到司法官判处死罪,关在监狱里三个月。
不久,王振知道自己的失误,于谦纔得到释放,贬官大理寺少卿。
山酉、河南的官员和百姓直接向皇帝上书,请求留任于谦的有几千人,周、晋各王也进言,于是又任命于谦为巡抚。
当时山东、陕西因受灾而流亡到河南谋生的人有二十多万,于谦请求调发河南、怀庆二府积蓄的粟米来赈灾。
又上奏请求命令布政使年富安定收聚他的民众,给予土地供给耕牛和谷种,并派里长监督检察。
前后在任十九年,遭逢父母丧事,都受命回家办理丧事,不久又起用再任。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的官职召回朝廷。
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入侵,王振挟持皇帝亲自征讨。
于谦和尚书墉堃极力劝谏,皇上不听从。
墉婪跟随皇帝处理军务,留于谦管理部中的事务。
等到皇帝被陷落在土木,京城大为震惊,大家不知道怎么办。
邸王代理国政,命令群臣讨论是攻战还是防守。
侍讲徐理说星象有变化,应当向南方迁移。
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人,应该斩首。
京城是天下的根本,一旦迁移,大势去矣,难道没看见宋朝南渡的事吗!”邸王认为他说得对,防守的决议于是确定。
当时京城裹强劲的甲兵和精良的骑兵都阵亡了,所剩余的疲惫士卒不到十万,人们心里震惊恐惧,上面的官员和下面的百姓都没有坚定的信心。
于谦请求邸王发檄文集合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立即奔赴京城,依次经营筹划部署,人心稍稍安定。
当即升任兵部尚书。
邸王刚代理朝政,朝廷的大臣就请求族诛王振。
但是王振的同党有个叫马顺的,却呵叱谏官。
于是给事中王站在朝廷上打马顺,很多官员都跟着打他。
朝廷的秩序大乱,卫兵也喧哗不已。
邸王害怕得想站起来,于谦挤开众人直接上前去用手扶着他的胳膊阻止邸王,并且启导邸王宣示命令说:“马顺等因罪应当处死,不要再讨论。”众人纔安定下来。
于谦衣袍的袖子为此全部裂开。
退朝走出左掖门,吏部尚书王直握着于谦的手叹息道:“国家正是依赖你的时候。
今天即使有一百个王直又有什么用!”这个时候,朝廷上下都倚重于谦,于谦也毅然地以国家安危为己任。
当初,大臣们忧虑国家没有皇带,太子正值幼年,外寇马上要来进攻,于是请求皇太后立邸王。
邸王急忙再三推辞。
于谦大声说:“臣等实在是忧虑国家,并非为了私人的打算。”鄙王纔接受命令。
九月,景帝即位,于谦入朝对答,情绪激动地哭泣着说:“敌寇得意,要挟扣留上皇,这种形势下他们必然轻视我中国,长驱而入直向南方。
请求饬命各位边关驻守大臣协力防守阻击。
京城军队的武器几乎没有了,应当马上各分道募集民兵,命令工部修理武器镗甲。
派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軏、张仪、雷通分别带兵防守九门要害地带,在外城安置兵营。
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兹参加这件事,把靠近城郭的居民迁进城内。
通州积蓄的粮食,命令官军自己到关上支取,把剩余的米责成钱,不要留下来资助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