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汉,榆林卫人。弘治年中,他继承世袭职位,任本卫指挥使。御史胡希颜推荐姜汉,说他有才有勇,姜汉于是进升为都指挥佥事,充任延绥游击将军。十八年(1505)春,贼寇进犯宁夏兴武营,姜汉率所部迅速赴援,与贼寇在中沙墩遭遇,将其击败。皇上赐诏褒奖慰劳。武宗继位后,贼寇大举进犯宣、大,姜汉偕同副总兵曹雄、参将王戟分道救援,立有功劳。他随即代替曹雄为副总兵,协守延绥。正德三年(1508),他移守凉州。第二年冬,姜汉提升为代理都督佥事,充任总兵官,镇守宁夏。
姜汉治军严整,深得将士之心。到任刚数月,安化王蜫鐇图谋反叛,摆酒设宴招待姜汉及巡抚安惟学等。酒席进行到中途时,其党羽何锦等率众而人,当场在座位上捉拿姜汉。姜汉奋起怒骂,不愿屈服,因而被杀。其子姜幸免逃脱。贼寇平定之后,姜向朝廷诉说。皇上下诏赐予姜汉祭葬。官府为他立祠,春秋祭祠。嘉靖时,又听从巡抚张琦之请,赐给写有“悯忠”二字的牌匾。
安国,字良臣,绥德卫人。当初他是一名儒生,精通《春秋》子史,闻名乡里。后来他继承世袭职位,为指挥佥事。
正德三年(1508),安国考中武会举第一名,进升为代理指挥使,奔赴陕西三边立功。刘瑾想要收受贿赂,安国等同时中举的六十人都没有钱,刘瑾便将他们编人军队,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听从调遣,并禁止他们擅自返回。这六十人处境大为窘迫,挤身于边卒之中,无法生活。而边臣害怕刘瑾,竟无人敢收纳、体恤他们。蜫鐇谋反后,朝廷大赦,安国等才被放回。通政业兰请求收用他们,刘瑾大怒,暗示给事中张瓒等弹劾这些人都是庸才,朝廷于是全部停止给他们加官。刘谨被诛之后,安国才以旧官职分守宁夏西路。随即进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充任右参将,又升任右副总兵,协守大同,后调往延绥。
十一年(1516)冬,敌寇二万骑兵分道劫掠偏头关诸处,安国偕同游击将军杭雄等在奇岚州迅速击败之,斩首八十余人,获得千余匹马。敌寇于是逃跑了。
当初,敌寇大肆人侵白羊口,皇上派遣宦官张忠、都督刘晖、侍郎丁凤统领京军前往征讨,当他们到达时,敌寇已经饱掠而去。张忠、刘晖耻于无功,记功御史刘澄甫窃夺安国等的功劳而归于他们,并大行迁赏,张忠等全被增加俸禄,世代享受。尚书王琼也加封为太保,庇荫其子为锦衣卫官员。安国当时以代理都督佥事的身份为宁夏总兵官,仅被实授为都督佥事,他心中不平,又不敢自陈其功,于是上疏力辞,为部卒中重伤者请求奖励、记功。王琼请求重新给安国记功,安国这才进升为都督同知。
那个时候,奸佞宠臣独揽朝政,以贿赂谋取将帅职位之风大为盛行,唯独安国以其才勇而升至大将。他正直、谨慎,勤理军务,所到之处尽职尽责,若论将才必然首推安国。他镇守四年之后去世。被特赠谥号武敏。
杭雄,字世威,世代为绥德卫总旗。杭雄承袭这一职务,多次冲锋在前,屡立首功,经六次迁升而至指挥使。
正德七年(1512),杭雄进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在四川围剿贼寇,随即守备西宁。由于尚书杨一清的举荐,杭雄被提升为延绥游击将军。他跟随都御史彭泽经略哈密,偕同副将安国破敌于奇岚,于是进升为都督佥事,改任参将,又升为都督同知,统领边兵在西内操练。武宗巡幸宣府、大同时,杭雄是启从,随即被授为大同总兵官。
嘉靖初年,朝廷要淘汰传奉,杭雄本当降职,因他正在防守边境,便被任命为代理都督佥事,镇守如故。小王子万余骑兵进入沙河堡,杭雄击退之。不久,大军再次到来,杭雄抵御不住,请求免职而未被允许。他被调往延绥,任后军都督府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