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六十二(7/10)

升至大将。英宗复辟后,特封曹义为丰润伯、施聚为怀柔伯。过了四年,曹义去世,被赠为侯,谥号庄武。其继室李氏以死殉夫,朝廷下诏表彰了她。

施聚,其祖先是沙漠人,住在顺天通州。父亲施忠为金吾右卫指挥使,跟随北征时战死,施聚承袭其职。宣德年中,施聚防守辽东,屡升至都指挥同知。因曹义的推荐,施聚进升为都指挥使。曹义与兀良哈作战,施聚都跟随着他。也先进逼京城,景帝诏令施聚与焦礼都入京保卫。施聚痛哭不已,即日便引兵往西。部下献上牛肉与酒,施聚甩掉说道:“现在天子在何处,我们哪还有心思享受这些东西呢?”当他们赶到京城时,敌寇已退,于是又返回辽东。施聚以勇敢闻名,升至左都督。正值英宗推恩,他得以封为伯。他在曹义死后二年去世,被赠为侯,谥号威靖。曹义下传三代至曹栋,施聚下传四代至施瑾时,吏部都说不应当再继续承袭爵位,世宗却特许之。两家爵位一直传至明朝灭亡。

许贵,字用和,江都人,永新伯许成之子。他承袭羽林左卫指挥使之职。安乡伯张安举荐许贵为将才,在测试骑射及策问时,许贵都名列第一,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同知。随即又因武进伯朱冕的推荐而被提升为山西行都司,监督大同诸卫兵马操练。

正统末年,许贵防守大同西路。也先人侵,许贵跟随石亨与敌战于阳和后口,战败,许贵拼力奋战才得以返回。英宗被俘后,边城全都残破不堪,大同直挡敌寇要冲,人心更加惶惶不安。许贵以忠义之言激励将士。敌寇来侵,许贵率军将敌击败,进升为都指挥使。

景泰元年(1450)春,许贵充任右参将。敌军侵犯威远,许贵率军追至蒲州营,击败敌军,夺回其所掠人畜。敌军一万骑兵进逼城下,许贵又将其击退。他再升为都督同知。大同缺乏马匹,奉命在民间寻找,获得八百余匹。官府不愿付钱,许贵代为请求,才同意支付。他曾招募敢死队进入贼垒,劫回百余匹马,全部交给战士,士兵骑上都很高兴。分守宦官韦力转放荡残暴,无人敢言,许贵上奏弹劾他。三年,许贵因病返京。英宗复辟后,许贵奉命管理左府事务,随即又调往南京。

松潘有苗族杂居,贴近董卜韩胡,以前设有参将一人。天顺五年(1461),守臣告急,朝廷商议设立副总兵,命许贵前去镇守。他还未到松潘而山都掌蛮族发动叛乱,朝廷命他顺路先去消灭他们。许贵兵分路直抵其巢穴,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一千一百人,生擒八百余人,余贼纷纷远逃。许贵也因雾气而受风寒,未到松潘便去世了。皇上为此辍朝三日,赐给财物治办丧事,并按照制度予以祭葬。

周贤,滁阳人,承袭宣府前卫千户之职。景泰初年,他积功升至都指挥佥事,防守西猫儿峪,协助副总兵孙安驻守石八城。周贤随即充任右参将,代替孙安镇守石八城。兀良哈人侵,总兵官过兴命宣府副将杨信及周贤率军合击。周贤未等杨信到达,便径自击败敌军。杨信被弹劾,都御史李秉说杨信出师太慢,周贤也未守约。皇上皆予宽恕。

天顺初年,总兵官杨能上奏,使周贤被提拔为都督佥事。敌寇驻扎塞下,杨能命周贤与大军会合,周贤贻误军机而被追究下狱。他以原职奔赴宁夏,隶属定远伯石彪。二万敌寇进入安边营。石彪率周贤等攻击之,连战皆捷,追至野马涧、半坡墩,敌寇大败。而周贤仍不停地追,不幸被飞箭射中死去。皇上下诏赠他为都督同知。周贤当初被交给司法官吏审问治罪,自觉不会再被起用,当他被释放时,他感激不已,发誓要以死相报,结果真的如他所愿。

欧信,承袭世袭职位任金吾右卫指挥史。景泰三年(1452),欧信因在广东破贼有功,被提拔为都指挥同知。不久,他奉命守备白羊口,升为大宁都指挥使。

天顺初年,欧信以都督佥事的身份充任参将,守备广东之雷、廉诸府。巡抚叶盛举荐说欧信廉洁而勇猛,欧信于是进升为都督同知,代替副总兵翁信。两广的瑶、僮两族人攻陷开建,杀害官吏,皇上催促进兵。欧信在化州之马里村击败贼寇,又败之于石城,击杀海南卫谋反者邵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