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边疆,停止京军出征,从而减少公私之扰,尤其切中时弊,当时没有被采纳。仇钱到后,贼寇正在侵犯万全沙河。他率军进击,斩首三人,而所部军士死亡二十余人,贼寇也退去。仇钺奏上捷报,并蒙受赏赐,朝臣们为此都耻笑他。
皇上诏令边将人豹房侍奉。仇钺曾去过一次后来却总是极力推辞。十年(1515)冬,他因病解除营务。皇上下诏供给他三十名士兵作为家仆。世宗即位后,仇钺又被起用督率三千营,掌管前府事务。还未上任便去世了,终年五十七岁。谥号武襄。
神英,字景贤,寿州人。天顺初年,他承袭父职,为延安卫指挥使,守备宁塞军营,多次率领骑兵,跟随都督张钦等征讨有功。
成化元年(1465),尚书王复到边疆巡察,推荐说神英有勇有谋,神英因此进升为都指挥佥事。他因随军征讨满四有功,升为都指挥使,充任延绥右参将。又屡败加思兰兵,进升为代理都督佥事。巡抚余子俊筑造边墙,命神英监督管理此役,完工之后,他受到赏赐。此后,神英充任总兵官,镇守宁夏,调驻延绥,后又调往宣府。弘治改元后,他又被调往大同。十一年,马市开张,神英进行违禁贸易,贼寇抢掠蔚州时又不去援救,言官接连弹劾,他因此被召回京城闲住。随即被起用督率果勇营。神英曾充任右参将,跟随朱晖在延绥抵御贼寇。武宗即位后,贼寇进犯宣府,神英与李俊一起充任左参将,率领京军前去救援。神英随即以都督同知的身份任左军都督府金书,围剿近畿猛贼,进升为右都督。
正德五年(1510),给事中段豸弹劾神英已年老,皇上便命他退休。那个时候,刘瑾窃据政权。总兵官曹雄等因依附刘瑾而大权在握。神英向来熟悉刘瑾,便重贿他。并趁机自陈边防之功,请求奖励、记功,皇上于是特别下诏封神英为伯爵。吏、兵二部表示反对,因而被下到廷臣商议。而廷臣们顺着刘瑾的意思,没有人不说应当封爵,于是神英被封为泾阳伯,年禄八百石。不久,蜫鐇谋反,神英奉命充任总兵官前去征讨。他还未到,叛贼已被消灭。这年秋天,刘瑾被诛,神英也被言官弹劾。皇上下诏剥夺其爵位,命他以右都督的身份退休。两年过后,神英去世。
曹雄,西安左卫人。弘治末年,历任都指挥佥事,为延绥副总兵。武宗即位后,由于总督杨一清的举荐,曹雄被提升为代理都督佥事,充任总兵官,镇守固原。他因为与刘瑾是同乡,便依附于刘瑾。刘瑾想广树党羽,日益亲近看重曹雄。
正德四年(1509),曹雄上奏道:“依照旧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及兵备道臣要移达总兵官的公文,一般都是由都司转达。而今边务紧急,随时需要征调,而都司却远在省城,往返千里,恐误军机。请按巡抚大同之例,公文直接呈送总兵官。”兵部尚书曹元按刘瑾之意,同意了他的请求。不久又受刘瑾之托,上奏说曹雄出外镇守没有佩印,应当按照其他边将旧例,特赐其印以加重他的权力。朝廷于是进升曹雄为代理都督同知,让他佩带延绥总兵官吴江所佩的征西将军之印,而另外铸成靖虏将军印交给吴江。当总督才宽在沙窝抵御贼寇而被杀时,曹雄却拥兵不救,他假装认罪,请救解除兵权,命其子曹谧携带奏书上京城。刘瑾觉得曹谧相貌不凡,便将侄女许配给他,而特别下诏褒奖曹雄,命他仍居原职,检举他的人反而受到指责。
蜫鐇在宁夏谋反,曹雄获悉此事,马上领兵直压境上。并命都指挥黄正率领三千士兵进入灵州,稳定士兵之心,又与邻地相约限期征讨。曹雄暗中派人焚烧大、小二坝的积草,与守备史镛等夺取黄河西岸的船只,全部停泊于东岸。贼党何锦心中畏惧,急忙率兵出守大坝,以防黄河决口。曹雄于是命史镛暗中写信给仇钺,让他从中率兵举事,贼寇于是被擒。这一战役,功虽成于仇钺,但在外布置,使贼寇不能内顾,曹雄立有功劳。捷报上奏后,刘瑾将平贼之功归于曹雄,他因而被进升为左都督,曹谧也升为千户。曹雄心中不安,引咎弹劾自己,将功劳推给诸将,而被降旨慰劳。不久,刘瑾被诛,言官纷纷弹劾曹雄,他因而被降为指挥佥事,随后被下狱,以党逆之罪被判死刑,并抄没其家。皇上下诏赦免了曹雄,命他与家属永守海南,永不赦还。
冯祯,绥德卫人。他出身行伍,累功升至本卫指挥佥事。弘治末年,冯祯被提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守备偏头关。随即充任参将,分守宁夏西路,以勇敢闻名。蜫鐇谋反后,冯祯迅速上奏报告朝廷。事情平息后,他进升为代理都指挥同知。不久,又被提升为副总兵,协守延绥。
正德六年(1511)七月,盗贼骚扰中原,皇上下诏命冯祯率所部一千五百人前去征讨。到达阜城时,遭遇盗贼。冯祯命军中士兵不要顾念首级、贪图俘获,于是大败贼军。追击数十里俘斩八百六十余人。然后进兵解除曹州之围,俘获贼首朱谅。冯祯被记功,进升为都督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