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西陲者莫及。
十七年加太子少保,召还视部事。以年老连章力辞,乞致仕。诏赐敕乘传归,月廪岁隶如制。明年九月卒,年八十。赠少保,谥襄毅。
纮廉介绝俗,妻孥菜羹麦饭常不饱。性刚果,勇于除害,不自顾虑,士大夫识与不识称为伟人。在两广被逮时,方议讨后山贼。治军事毕,从容就道,仪卫驺从不贬损。既逾岭,始囚服就系。谓官校曰:“两广蛮夷杂处,总制体尊,遽就拘执,损国威。今既逾岭,真囚矣。”其严重得体如此。正德五年,刘瑾乱政。纮家奴憾纮妇弟杨瑾,以纮所遗火炮投缉事校尉,诬瑾畜违禁军器。刘瑾怒,归罪于纮。籍其家,无所得。言官张九叙、涂敬等复希瑾意劾纮,士类嗤之。
赞曰:项忠、韩雍皆以文学通籍,而亲提桴鼓,树勋戎马之场。其应机决胜,成画远谋,虽宿将殆无以过,岂不壮哉!赏不酬劳,谣诼继起,文法吏从而绳其后,功名之士所为发愤而太息也。余子俊尽心边计,数世赖之。朱英廉威名粤峤,秦纮经略著西陲,文武兼资,伟哉一代之能臣矣!
部分译文
项忠,字荩臣,嘉兴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部主事职,晋升为员外郎。跟随明英宗北征瓦剌,兵败被俘。瓦剌人命令项忠养马,项忠乘敌军不注意挟持二匹马往南奔逃。马跑不动了,项忠弃马,光脚徒步走了七天七夜,才到达宣府。
景泰年间,由郎中调升广东副使。巡行高州,接到秘密报告称有贼携带男女数百人劫持村庄。项忠说“:贼绝无携带家小之理,一定是被抢劫的善良百姓。”他告诫诸位将领不要胡乱杀人。战事完后,讯问被俘的人,果然如此,于是将他们全部释放。因项忠跟随出征泷水瑶有功,增加一级俸禄。
天顺初年,任陕西按察使。因母亲去世回乡守服,所辖的百姓上书朝廷请求项忠留任。朝廷下诏命项忠仍如常起用。那时陕西连着几年遭到天灾,项忠散发粮食救济灾民,并且对犯轻罪的人施行纳米抵罪,百姓依靠这些帮助度过灾年。
天顺七年(1463),朝廷召项忠任大理卿官职,百姓又像上次那样请求项忠留下,朝廷于是改任项忠为左副都御史,巡抚陕西。洮州、岷州两地羌人反叛,项忠上疏说:“羌人的目的在于抢劫掠夺,全部诛杀则不仁,仓促安抚则有损威严,请求听任我见机行事。”朝廷批复同意。项忠就发兵占据险要地方,扬言要进军讨伐,众叛羌人全部投降。西安水含碱不能饮用,项忠为此开凿龙首渠到秔河,引水入城。又疏通郑、白二渠,灌溉泾阳、三原、醴泉、高陵、临潼五县的田七万余顷,百姓建立祠堂祭祀项忠。
陕西经常受到战争骚扰,成化元年(1465),项忠进言道:“三边大将遇敌停留不前,虽说是因为胆怯,权轻也是原因之一。士兵畏惧敌人而不怕自己的将领,因此每次打仗总不能克敌制胜,应该按军法从事。朝廷要推举将才,过了一年还没听说有一个人应诏。陕西民风强悍,自古就多名将,岂能说没有将才,仅仅受阻于不能应对策问罢了。如今天下学校学生善于对策的人百人中不到一、二个,又怎么能以此苛求武人。”明宪宗认为他说得对,然而主管部门恪守成规不采用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