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六十八(2/10)

六年夏,山东、河南大旱,弘请振。因言:“四方告灾,臣拘成例,必覆实始免。上虽蠲租,下鲜实惠。请自今遇灾,抚官勘实,即与蠲除。”从之。

其年九月,彗星见。元率诸给事上言:

京师岁歉米贵,而四方游僧万数,弘请驱逐,以省冗。又请发太仓米,减价以粜,给贫民最甚者。帝悉从之。复言:“在京百兽房及清河寺诸,所育珍禽野兽,日饲鱼米菽,乞并纵放,以省冗费。”报闻。明年使琉球,卒。

时帝未有储嗣,而万贵妃专,后莫得。言者每劝上普恩泽,然未敢显言妃妒也。惟森抗章为言,帝心愠。森已再迁左给事中,会科都给事中缺,吏列森名上,诏予外任。拟兴化知府,不允,乃为怀庆通判。未几,投劾归,不复

邱弘,字宽叔,上杭人。天顺末士。授科给事中。数陈时政。成化四年,偕同官上言:“洪武、永乐间,以畿辅、山东土旷人稀,诏听民开垦,永不科税。迩者权豪怙势,率指为闲田,朦胧奏乞。如嘉善长公主求文安诸县地,西天佛札实求静海县地,多至数十百顷。夫地逾百顷,古者百家产也。岂可徇一人之私情而夺百家恒产哉?”帝纳其言,诏自今请乞,皆不许,著为令。札实所乞地,竟还之民。弘再迁,至都给事中。

,吾辈当以死谏,请合大小臣工伏阙固争。”众许诺。有退却者,给事中张宾呼曰:“君辈独不受国恩乎,何为首鼠两端。”乃伏哭文华门,竟得如礼。

帝优诏褒答之,然竟不能用。

天下之财,不在官则在民。今公私困,由玩好太多,赏赉无节。或营立塔寺,或购市珍奇。一之微,累价万,国帑安得不绌?愿屏绝巧,停罢宴游,诸银场及不急务悉为禁止。

弘与弘同居言路,皆敢言,人称“二弘”云。

魏元,字景善,朝城人。天顺元年士。授礼科给事中。成化初,万贵妃兄弟骄横,元疏劾之。四年,慈懿太后崩,将别葬。元偕同官三十九人抗章极谏,御史康永韶亦偕同官四十一人争之,伏哭文华门,竟得如礼。

李森,字时茂,历城人。天顺元年士。授科给事中。负气敢言。

万贵妃有,中官梁芳、陈喜争巧;人屠宗顺辈日献奇异宝石,辄厚酬之,糜帑藏百万计。有因以得官者。都人仿效,竞尚侈靡,僣拟无度。弘偕同官疏论宗顺等罪,请追还帑金,严禁侈俗。事下刑,尚书陆瑜因请置宗顺等于理,没其赀以振饥民。帝不许,但命僣侈者罪无赦,然竟不能禁也。

陛下崇信异教,每遇生愍之辰,辄重糜资财,广建斋醮。而西僧札实等,至加法王诸号,赐予骈蕃。乘棕舆,导用金吾仗,缙绅避,奉养过于亲王。悖理纪,孰甚于此。乞革夺名号,遣还其国,追录横赐,用振饥民。仍敕寺观,永不得再讲斋醮,以橐国用。

元屡迁都给事中,为福建右参政。巡视海,严禁越海私贩。商以重宝赂,元怒叱之。母忧归,庐墓三年,服除,起江西参政,卒。

至两京文武大臣,不乏贪,争为蒙蔽。陛下勿谓其位而不忍遽去,勿谓其旧臣而姑且宽容。宜令各自陈免,用全大。其贪位不去者,则言官纠劾。而臣等滥居言路,无补于时,亦望罢归,为不职戒。

康永韶,字用和,祁门人。举于乡,国学,选授御史。成化初,巡畿辅,劾尚书昂抑市民地。四年偕同官胡、郑己

四方旱涝相仍,民困日棘,荆、襄民告变。陛下作民父母,初无儆惕,仅循故事,付施行。而尚书昂,凡有奏报,遇上意喜,则曰“移所司置”;遇上意怒,则曰“事窒难行”;微有利害,即乞圣裁。首鼠依违,民更何望。惟亟罢征税,发内帑,遣官振赡,庶可少人心。

宪宗立,上疏请禁朝觐官科敛征求为民害者。吏尚书王翱请从其言,帝为下诏禁止。顷之,言:“近有无功而晋侯、伯、都督者;有无才德而位九列者;有以画、弈、弹琴、医、卜技能而得官职者。名爵日轻,廪禄日费,是玩天下之公,弃国家之大柄也。自今宜择人授,毋令匪才竞。”且请严军官黜陟,逃伍虚粮。皆报可。御史谢文祥以劾姚夔下狱,森偕同官救之,不纳。

明年夏,日,琼山县地震,森疏陈十事。未几,以贵幸侵夺民产,率诸给事言:“昔奉先帝敕,皇亲占军民田者,罪毋赦,投献者戍边。一时贵戚莫敢犯。比给事中丘弘奏绝权贵请乞,陛下亦既俯从。乃外戚锦衣指挥周彧求武、武邑田六百余顷,翊圣夫人刘氏求通州、武清地三百余顷,诏皆许之,何其与前敕悖也!彼溪壑难厌,而畿内膏腴有限,小民衣于此,一旦夺之,何以为生。且本朝百年来日滋,安得尚有闲田不耕不稼?名为奏求,实豪夺而已。”帝善其言,而已赐者仍不问。山西灾,山东及杭、绍、嘉、湖大,森等请蠲振,帝并从之。

弘在垣中所论列最多,声震朝宁。帝颇厌苦之,尝曰:“昨日弘,今日弘。”前后所陈,或不见听,而弘慷慨论议无所屈。钦天监正谷滨受赇当除名,命输赎贬秩。正一真人张元吉有罪论死,诏系狱。弘等皆固争,终不听。三迁至都给事中。得疾,暴卒。

以来,灾异叠至,近又彗星见东方,光拂台垣,皆微之证。臣闻君之与后,犹天之与地,不可得而参贰也。传闻中乃有盛,匹耦中。尚书姚夔等向尝言之,陛下谓“内事朕自裁置”屏息倾听,将及半载,而昭德膳未闻少减,中未闻少增。夫闱虽远,而视听犹咫尺,衽席之微,谪见玄象,不可不惧。且陛下富有秋,而震位尚虚。岂可以宗社大计一付之专情一之人,而不求所以固国本安民心哉。愿明伉俪之义,严嫡妾之防。俾尊卑较然,各安其分。本支百世之基,实在于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