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伯许泰、尚书王宪挑选各营兵马,分布在皇城的四门、京城的九门及南北要害地带,厂、卫御史安排他们的部下四处巡逻防备。又传达武宗死前的命令,裁汰威武营的各团练部队;周边部队入卫京师的都给以重赏,然后各归本镇;废除皇家商店和军门办事官校,原办事人员全部遣回家乡所在的卫所;哈密、吐鲁番、佛郎机各国进贡使臣都给以奖励,送他们回国;豹房的番僧及少林僧、教坊的乐队、南京的快马船等,凡不是经常例设置的,一切都被裁撤、解散。又按照武宗的遗诏,释放了南京被逮捕、关押的囚犯;送回各地进献来的女子;停止京城里不急需的工程建设;收回了宣府行宫中的金银宝贝,放回到内库中去。这些措施使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当时平虏伯江彬在京郊拥有重兵,知道天下人厌恶自己,心里很不安稳。他的党羽都督佥事李琮尤其贪狠、狡猾,这时劝江彬乘机带领家兵起来造反,不能成功就往北跑到塞外去。江彬犹豫不决。于是廷和打算用皇太后的命令逮捕、杀掉江彬。他和同事蒋冕、毛纪及司礼中官温祥四个人在一起商量。张永侦察到他们的意图,也在宫中秘密做了准备。司礼魏彬这个人,以前和江彬有关系。廷和认为他软弱,可以胁迫,就题写好武宗灵柩前的旗幡,交给魏彬、温祥及其他宦官张锐、陈严等人,为他们详细说明了江彬造反的罪状,并用危险性后果吓唬他们。魏彬被说动了心,只有张锐极力说江彬无罪,廷和当面喝责,使他服了。蒋冕说:“今天一定了却这件事,然后再去祭吊皇上。”陈严也在一旁鼓动,于是让温祥、魏彬等进宫去告知皇太后。很久没有回话,廷和、蒋冕感到自己处境危急。不一会儿,陈严才来说:“江彬已经被活捉了。”江彬被除后,朝野内外举国欢庆。
廷和总揽朝政近四十天,兴世子才入京登上帝位。廷和起草了登极诏书递上去,文书房的官员忽然到内阁来,说想把诏书中几件不便利的事删除。廷和说“:以前有了不同意见,你们动不动说是皇上的意思。现在也是新天子的意思?我们一会祝贺新天子即位后,当面上奏,要问一问是谁想删削诏书草稿。”蒋冕、毛纪也相继陈述利害,来人无言以对。过后诏书发布下来,正德年间的弊端几乎被淘汰净尽。所裁减的锦衣各卫所、内监局的旗校工役人数达十四万八千七百,节省漕运粮食达一百五十三万二千余石,那些宦官、义子及奉特别诏命而侥幸做了官的人大半以上被排除了。朝廷内外都称颂新天子是个圣人,并且称赞廷和的功德。而那些丢了官的人们对廷和恨入骨髓,廷和上朝时有人身带利刃在轿旁窥视。世宗知道后,命令从京营中选一百名士卒保护廷和出入。世宗到经筵讲习,廷和负责经筵的事情。编《武宗实录》,也由廷和担任总裁。廷和以前已被加封为特进,一品官满九年时,同时领取大学士的俸禄,武宗还亲自颁布敕令做了表彰。这时,又被加封为左柱国。世宗再三召见他谈话,对他格外加以慰劳。廷和因此更加想要有所主张,便提拔正直的官员上来,在朝廷中分掌各种事务。
给事中、御史们递上奏章检举了王琼的罪证,王琼被投入京城的大牢中。王琼被逼急了,就上书攻击廷和,来为自己解脱。法司用奸党的条例判王琼死刑,王琼极力为自己辩护,得以减免罪过,充军边疆。有人怀疑法司断案得到过廷和的示意。正好石珤以礼部尚书的名义掌詹事府的事,现在要改任吏部尚书,廷和又奏请皇上改派他掌管詹事司的诰敕。有人因此说廷和太独断了。然而廷和认为世宗虽然年轻,但天性灵明,所以他自信可以辅佐皇上致天下于太平,因而事事都有所劝谏。钱宁、江彬虽被杀掉了,可是张锐、张忠、于经、许泰等的官司久不能决。廷和等人说“:不杀了这些人,国家的法律就不算正大,天下的公道就不算彰明,祖庙的神灵不安,百姓的心里不服,祸乱的根源还算未除,太平政治就不会实现。”世宗于是命令抄没了他们的家产。廷和又上书请世宗严肃对待上天的告诫,遵循祖上的家训,弘扬孝道,善保身体,教育人民知理行义,自己也要勤于学问,谨慎地发号施令,严明地推行赏罚,任用人要专一,不好听的劝告也要听,亲近好人,节约财用。语言大多正直、切实,世宗的诏书都以赞扬的口吻说可以。等到讨论“大礼”的时候,廷和对自己的意见更加坚持不挠,终于因此触犯了世宗的心意。
在此之前,武宗逝世,廷和起草了遗诏,说父王孝宗敬皇帝亲弟弟兴献王的大儿子,按照辈份、排行应该立为皇帝。按照《祖训》哥哥死后弟弟即位的条例,在宗庙里祭告祖宗,向慈寿皇太后告请之后,可迎接他来即皇帝位。既而让礼官奏上登基即位的礼仪程式,请新皇帝由东安门进入文华殿小住。次日,百官数次递上劝进表,等新皇帝答应后,再选择好日子即位。劝进表文字都按照皇子继位的惯例。世宗看了礼部的奏章,说:“遗诏让我即皇帝位,没有让我做皇子嘛。”等到了京师,停在城外不进去。廷和坚决请求按礼部拟定的仪式办,世宗不听,竟到行殿中接受了劝进表,由大明门直入京城里边,拜见了已逝皇帝的神前案几,中午就即了帝位。诏书草稿中说到“接受皇兄的遗诏入宫供奉宗庙”世宗思索、犹豫了半天,才表示“可以”过了三天,派遣官员前去迎接世宗的母亲兴献妃。没多少天,让礼官讨论兴献王神主的称号。廷和拿出汉代定陶王、宋代濮王的故事递给礼部尚书毛澄说:“这是足够的根据了。应该让皇上尊称孝宗为皇考,称献王为皇叔考兴国大王,母妃为皇叔母兴国太妃,自称侄皇帝。另外改立益王的第二个儿子崇仁王为兴王,供奉献王的祭祀。对此有不同意见的人就是奸臣邪佞,应当杀掉。”进士张璁与侍郎王瓒说,世宗入继的是皇帝位,不是做了别人的后裔。王瓒含蓄地提到这一点,廷和怕他干扰了讨论,就把他改派到南京做官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