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锦,安丘人。弘治十二年士,授
主事。正德初,为刘瑾所陷,逮系诏狱,斥为民。瑾诛,起故官。再迁郎中。督税陕西,条上筹边裕民十事。迁安庆知府。度宁王宸濠必反,与都指挥杨锐为御备计。宸濠果反,浮江下。文锦等虑其攻南都,令军士登城诟之。宸濠乃留攻,卒不能克。事
《杨锐传》。玺书褒
,擢太仆少卿。嘉靖元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文锦
刚。以拒贼得重名,遂锐意振刷,
切颇无序。大同北四望平衍,寇至无可御。文锦曰:“寇犯宣府不能近镇城者,以葛谷、白
诸堡为外蔽也。今城外即战场
珣埴尝学于张璁。嘉靖初登乡荐。璁贵显,屡
援之,辞不应。授浦城知县。有徐浦者,役公府。埴一见异之,令与
同学,为娶妻。后登第为给事中。其家世世祀埴。弟址,
士,历御史,终山东盐运使。以清
闻。
天祐有才智。兵变时。左右皆贼耳目,幕府动静悉知之。天祐广招星卜艺士往来军中,因得其情,卒赖以成功。在镇七年,威德大著,父老为立安辑祠。
寻就兵
右侍郎。久之,召还
。天祐以藩禄久缺,又岁当缮边垣,用便宜增淮盐引价,每引万加银五千,被讦。帝宥之。至是,御史李宗枢复追论前事,天祐因引疾去。居二年,奉诏起用。未至京,得疾告归,卒。年九十五。
夫宸濠积威凌劫,虽在数千里外,无不震骇失措。而况江西诸郡县切近剥床,目皆贼兵,随
有贼党,非真有捐躯赴难之义,戮力报主之忠,孰肯甘齑粉之祸,从赤族之诛,蹈必死之地,以希万一难冀之功乎!
甫二日,鉴父郭疤复纠徐毡儿等夜杀勇家人,又毁苗登家。瓒言非尽歼不可。帝乃切让天祐,召勇还京,以故总兵朱振代之,敕瓒仍驻宣府。居无何,天祐捕戮徐毡儿等,瓒等遂班师。明年正月,侍郎李昆、孟
,总兵官
永
章言疤
潜逃
外,必为后患。帝将遣使勘,会瓒还京言逃卒无足患,帝乃罢勘官勿遣。疤
复潜
城,焚振第。明旦,天祐闭城大索。获疤
及其党三十四人,悉斩以徇。尽宥胁从,人心乃大定。事闻,赉银币。已,
副都御史,巡抚如故。
嘉靖三年,大同兵,巡抚张文锦遇害。诏曲赦
卒,改巡抚宣府都御史李铎抚之。铎以母忧不至,乃擢天祐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天祐从数骑驰
城,谕军士献首恶,众心稍定。会尚书金献民、总兵官杭雄
师甘肃,
大同,
卒疑见讨,复鼓噪。天祐惧,急请再赦。兵
言“元恶不除无以警后”请特遣大臣总督宣、大军务,以制其变。乃命
侍郎胡瓒偕都督鲁纲统京军三千人以往。瓒等未发而
士李枝赍饷银至。
卒曰:“此承密诏尽杀大同人,为军犒也。”夜中火起,围枝馆,
牒示之乃解。寻复杀知县王文昌,围代王府,胁王奏乞赦。王急携二郡王走宣府。巡
御史王官言:“
卒方嚣,大兵压境,是趣之叛也。请亟止禁军,容臣密图。”乃命瓒驻兵宣府。顷之,天祐奏总兵官桂勇已捕五十四人,请止京军勿遣。帝责以阻挠,令必获首恶郭鉴等。既而瓒次
和,勇、天祐令千
苗登擒斩鉴等十一人,函首送瓒,请班师。
胡瓒,字伯珩,永平人。士。官终南京工
尚书。
奏,卒寝不行。
宸濠变初起,势焰猖炽,人心疑惧退阻。当时首从义师,自伍文定、邢珣、徐琏、德孺诸人外,又有知府陈槐、曾玙、胡尧元等,知县刘源清、
津、傅南乔、李
、李楫及杨材、王冕、顾佖、刘守绪、王轼等,乡官都御史王懋中,编修邹守益,御史张鳌山、伍希儒、谢源等。或摧锋陷阵,或遮邀伏击,或赞画谋议,监录经纪,所谓同功一
者也。帐下之士,若听选官雷济,已故义官萧禹,致仕县丞龙光,指挥
睿,千
王佐等,或诈为兵檄以挠其
止,坏其事机,或伪书反间以离其心腹,散其党与。今闻纪功文册,改造者多所删削。举人冀元亨为臣劝说宁王,反为
人构陷,竟死狱中,尤伤心惨目,负之冥冥之中者。
邢珣,当涂人,弘治六年士。正德初,历官南京
郎中。忤刘瑾,除名。瑾诛,起南京工
,迁赣州知府。招降剧盗满总等,授庐给田,抚之甚厚。后讨他盗,多藉其力。守仁征横
、桶冈,珣常为军锋。功最,增二秩。宸濠反,以重赏诱总。总执其使送珣,遂从珣共平宸濠。
今臣独崇封爵,而此同事诸人者,或赏不行而并削其绩,或赏未及而罚已先行,或虚受升职之名而因使退闲,或冒蒙不忠之号而随以废斥。非独为已斥诸权所诬构挫辱而已也。群憎众嫉,惟事指摘搜罗以为快,曾未见有鸣其不平、伸其屈抑者,臣窃痛之。
蔡天祐,字成之,睢州人。父晟,济南知府,以廉惠闻。天祐登弘治十八年士,改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
为福建佥事。历山东副使,分巡辽
。岁歉,活饥民万余。辟滨海圩田数万顷,民名之曰“蔡公田”累迁山西
察使。
徐琏,朝邑人。文定同年士。由
郎中
为袁州知府。从讨宸濠,获首功千余。事定,珣、琏迁江西右参政。世宗录功,各增秩二等。嘉靖二年大计,给事御史劾监司不职者二十二人,珣、琏与焉。吏
以军功未酬,请
秩布政使致仕,从之。二人竟废。
珣、琏等倡义讨贼,月余成大功。当事者以嫉守仁故,痛裁抑之。或赏或否,又往往借考功法逐之去。守仁之再疏辞爵也,为诸人讼曰:
德孺,临海人。弘治十八年
士。历工
员外郎。监芜湖税,有清名。再迁临江知府。宸濠反,遣使收府印,德孺斩之。与家人誓曰:“吾死守孤城。脱有急,若辈沉池中,吾不负国也。”即日戒严。旋与守仁共灭宸濠。以忧去。世宗以德孺驭军最整,独增三秩,为云南右布政使。舟次徐州,覆
死。后赠光禄寺卿,予一
官。
文定忠义自许,遇事敢为,不与时俯仰。芒之役,愤小丑数
,
为国伸威,为议者旁挠。庙堂专务姑息,以故功不克就。九年七月卒于家。天启初,追谥忠襄。
川、贵残破,不当用兵,遂召还,命提督京营。文定至湖广,疏乞省祭归。已,四川巡御史
金复上言:“叛酋称
之初,势尚可抚。而文定决意
兵,一无顾惜。飞刍挽粮,糜数十万。及有诏罢师,尚不肯已。又极论土酋阿济等罪。军民讹言,几复生变。臣愚以为文定可罪也。”尚书方献夫、李承勋因诋文定好大喜功,伤财动众,乃令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