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专杀偏裨,而总督亦得斩大将,人知退怯必死,自争赴敌。帝不假臣下权,恶之。兵
言:汉老边事,言皆可从。帝令再议。
臣乃言汉议皆当,而专杀大将,与《会典》未合。帝姑报可。会考察拾遗,言官劾汉刚愎。遂械系诏狱,谪戍镇西卫。后数年边警,御史陈九德荐汉。帝怒,斥九德为民。汉居戍所二十年卒。隆庆初,赠兵
尚书。
隆庆初,给事中辛自修、御
铣有胆略,长于用兵。岁除夜,猝命诸将。时
上无警,诸将方置酒,不
行,赂铃卒求缓于铣妾。铣斩铃卒以徇。诸将不得已,丙夜被甲行。果遇寇,击败之。翼日
贺毕,前请故。铣笑曰:“见乌鹊非时噪,故知之耳。”皆大服。铣廉,既殁,家无余赀。
孙继鲁,字甫,云南右卫人。嘉靖二年
士。授澧州知州。坐事,改国
助教。历
郎中,监通州仓。历知卫辉、淮安二府。织造中官过淮,继鲁与之忤。诬逮至京,大学士夏言救免。继鲁不谢,言不悦。改补黎平。擢湖广提学副使,
山西参政。数绳宗藩。暨迁
察使,宗藩百余人拥
发其装,敞衣外无长
,乃载酒谢过。迁陕西右布政使。二十六年擢右副都御史,代杨守谦巡抚山西。继鲁耿介,所至以清节闻,然好刚使气。总督都御史翁万达议撤山西内边兵,并力守大同外边,帝报可。继鲁抗章争,言:“紫荆、居庸、山海诸关,东枕溟渤;雁门、宁武、偏
诸关,西据黄河。天设重险,以藩卫国家,岂可聚师旷野,
开重门以延敌?夫紫刑诸关之拱护京师,与雁门诸关之屏蔽全晋,一也。今议者不撤紫荆以并守宣府,岂可独撤雁门以并守大同耶?况自偏
、宁武、雁门东抵平刑关为山西长边,自右卫双沟墩至东
河、镇
台为大同长边,自丫角山至双沟百四十里为大同
边,自丫角山至老
湾百四十里为山西
边,论长边则大同为急,山西差缓,论
边则均为最急。此皆密迩河
,譬之门阖。山西守左,大同守右。山西并力守左尚不能支,又安能分力以守大同之右?近年寇不敢犯山西内郡者,以三关备严故也。使三关将士远离堡戍,
其不侵犯难矣。全师在外,
寇内侵,即紫荆、倒
诸关不将徒守哉!”万达闻之不悦,上疏言:“增兵摆边,始于近岁,与额设守边者不同。继鲁乃以危言相恐,复遗臣书,言往岁建云中议,宰执几不免;近年撤各路兵,督抚业蒙罪。其诋排如此。今防秋已
,乞别调继鲁,否则早罢臣,无误边事。”兵
是继鲁言。帝不从,下廷议。廷臣请如万达言。帝方倚万达,怒继鲁腾私书,引往事议君上。而夏言亦恶继鲁,不为地,遂逮下诏狱。疽发于项,瘐死。继鲁为巡抚仅四月。山西人习其前政,冀有所设施,遽以非罪死,咸为痛惜。宗藩有上书讼其冤者,即前夺视其装者也。穆宗即位,赠兵
左侍郎,赐祭葬,荫一
,谥清愍。
廷臣见上意向铣,一如铣言。帝忽手诏谕辅臣曰:“今逐
贼,师果有名否?兵
果有余?成功可必否?一铣何足言,如先民荼毒何?”初,铣建议时,辅臣夏言
倚以成大功,主之甚力。及是,大骇,请帝自裁断。帝命刊手诏,遍给与议诸臣。时严嵩方与言有隙,
因以倾言,乃极言
必不可复。
诋言,故引罪乞罢,以激帝怒。旋复显攻言,谓“向拟旨褒铣,臣皆不预闻。”兵
尚书王以旗会廷臣覆奏,遂尽反前说,言
不可复。帝乃遣官逮铣、
以旗代之;责科
官不言,悉杖于廷,停俸四月。帝虽怒铣,然无意杀之也。咸宁侯仇鸾镇甘肃时,以阻挠为铣所劾,逮问。嵩故雅亲鸾。知铣所善同邑苏纲者,言继妻父,纲与铣、言尝
关传语,乃代鸾狱中草疏,诬铣掩败不奏,克军饷钜万,遣
淳属所亲苏纲赂当途。其言绝无左验,而帝
其说,立下淳、纲诏狱。给事中齐誉等见帝怒铣甚,请早正刑章。帝责誉党
避事,镌级调外任。及铣至,法司比拟边帅失陷城砦者律。帝必
依正条,当铣
结近侍律斩,妻
二千里,即日行刑。铣既死,言亦坐斩,而鸾
狱。
曾铣,字重,江都人。自为诸生,以才自豪。嘉靖八年成
士,授长乐知县。征为御史,巡
辽东。辽
兵变,执辱都御史吕经。铣时
金、复,急檄副总兵李监罢经苛急事,为
军乞赦。经罢,趋广宁,悍卒于蛮儿等复执辱经。其月,抚顺卒亦缚指挥刘雄父
。会朝廷遣侍郎林
〈木昂〉往勘,
卒惧。辽
倡首者赵劓儿潜诣广宁与蛮儿合谋,
俟镇城官拜表,集众
,为总兵官刘淮所觉,计不行。复结死囚,
俟
〈木昂〉至,闭城门为变。而铣已刺得二城及抚顺为恶者姓名,密授诸将,劓儿等数十人同日捕获。铣上言:“往者甘肃、大同军变,
之过轻。群小谓辱命臣,杀主帅,罪不过此,遂相率为
。今首恶宜急诛。”乃召还
〈木昂〉,命铣勘实,悉斩诸首恶,悬首边城,全辽大定。擢铣大理寺丞,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俺答数
内地,铣请筑临清外城。工毕,
副都御史。居三年,改抚山西。经岁寇不犯边,朝廷以为功,
兵
侍郎,巡抚如故。
二十五年夏,以原官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寇十万余骑由宁营
,大掠延安、庆
境。铣率兵数千驻
门,而遣前参将李珍捣寇巢于
梁山
,斩首百余级。寇闻之,始遁。捷奏,赉银币。既而寇屡
,游击
极死焉,副总兵萧汉败绩。铣疏诸将罪,治如律。时
寇牧近
,零骑往来,居民不敢樵采。铣方筑
,虑为所扰,乃选锐卒击之。寇稍北,间以轻骑
掠,铣复率诸军驱之远徙。参将李珍及韩钦功为多,诏增铣俸一级,赐银币有加。
铣素喜功名,又帝知遇,益图所报称。念寇居河
,久为中国患,上疏曰:“贼据河
,侵扰边鄙将百年。孝宗
复而不能,武宗
征而不果,使吉
据为巢
。
则寇宣、大、三关,以震畿辅;
则寇延、宁、甘、固,以扰关中。
山大川,势顾在敌而不在我。封疆之臣曾无有以收复为陛下言者,盖军兴重务也;小有挫失,媒孽踵至,鼎镬刀锯,面背森然。臣非不知兵凶战危,而枕戈汗
,切齿痛心有日矣。窃尝计之:秋
,弓矢劲利,彼聚而攻,我散而守,则彼胜;冬
枯,
无宿藁,
寒
雨,坏无燥土,彼势渐弱,我乘其弊,则中国胜。臣请以锐卒六万,益以山东鎗手二千,每当
夏
,携五十日饷,
陆
,直捣其巢。材官驺发,炮火雷激,则寇不能支。此一劳永逸之策,万世社稷所赖也。”遂条八议以
。是时,铣与延、宁抚臣
西自定边营,东至黄甫川一千五百里,筑边墙御寇,请帑金数十万,期三年毕功。疏并下兵
。
臣难之,请令诸镇文武将吏协议。诏报曰:“贼据
为中国患久矣,朕宵旰念之,边臣无分主忧者。今铣倡恢复议甚壮,其令铣与诸镇臣悉心上方略,予修边费二十万。”铣乃益锐。而诸巡抚延绥张问行、陕西谢兰、宁夏王
瑞及巡
御史盛唐以为难,久不会奏。铣怒,疏请于帝,帝为责让诸巡抚。会问行已罢,杨守谦代之,意与铣同。铣遂合诸臣条上方略十八事,已,又献营阵八图,并优旨下廷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