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末,并且说“:我任总督半年,前后俘歼敌人五千,请求据情减罪。”皇帝最终不采纳他的话,将他判处死罪拘囚狱中,这一年十月,与巡抚李天宠一起被斩首。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是冤屈的。
胡宗宪,字汝贞,绩溪人。考中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益都、余姚二县知县。升御史职,巡视宣府、大同。皇帝诏令迁徙大同左卫军到阳和、独石,士卒聚众喧哗抗拒,宗宪单人独马前往安抚解释,同意不再迁徙,士卒这才安定下来。
嘉靖三十三年(1554),胡宗宪出使巡按浙江。当时歙县人汪直盘踞五岛煽动倭人入侵,而徐海、陈东、麻叶等以柘林、乍浦、川沙洼为巢穴,经常骚扰郡县。嘉靖皇帝任命张经为总督,李天宠为浙江巡抚,又命侍郎赵文华督察军务。赵文华依恃严嵩为后台,异常骄恣。但张经、李天宠并不依附于他,独有胡宗宪委身依附。赵文华大为高兴,于是合力排挤张、李二人。倭寇进犯嘉兴,胡宗宪以毒酒杀死数百人。及至张经破敌于王江泾,胡宗宪亦为有力的参加者。赵文华将战功归于胡宗宪,而尽数抹杀张经的功绩,张经因此获罪。不久又诬陷李天宠,并立即提升胡宗宪为右佥都御史,取代李天宠巡抚浙江。
此时柘林倭寇移驻陶宅,兵势渐弱,正值苏、松巡抚曹邦辅歼灭倭寇于浒墅,赵文华意欲居功未能如意,大为遗憾,于是率兵进剿陶宅残余倭寇。胡宗宪与其一道行动,带精锐士卒四千人,扎营于砖桥,约同曹邦辅夹击倭寇,倭寇拼死反击,胡宗宪的部下伤亡千余人。赵文华命令副使刘焘继续攻击,又遭惨败。倭寇趁机进犯浙东诸州县,杀害政府文武官吏甚众。胡宗宪于是与赵文华商定施用招抚的计谋。赵文华回朝廷后,大肆诋毁总督杨宜,并向朝廷推荐胡宗宪,于是命胡宗宪以兵部右侍郎职取代杨宜为总督。
首先,胡宗宪派幕客蒋洲、陈可愿出使日本,宣谕朝廷诏书,在航行到王岛附近时遇上了汪直养子汪誢,汪誢邀请两位使者去见汪直。此前汪直诱使倭寇入侵沿海州县,倭人掠夺了不少财富,因此倭寇常裹挟各岛的居民一起洗劫地方。在与官军作战中,死伤不少,有的甚至整座岛屿都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死者家属多归怨汪直。于是汪直与汪誢、叶碧川、王清溪、谢和等据五岛自保,岛上的人称汪直为老船主。胡宗宪与汪直同乡,他想招抚汪直,从金华监狱中释放了汪直的母亲和妻子,并给了优厚待遇。蒋洲等人这次见到了汪直,就将胡宗宪的意思告诉了汪直,汪直动心了,又得知老母娇妻安然无恙,非常高兴地说:“俞大猷逼得我无路可退,所以落到今天这一步。如果允许我赎罪通市贸易,我愿意归降。但日本国王已经死了,各岛无统一之权,须待逐个地劝说解决!”于是留下蒋洲,派遣汪誢等人护从陈可愿返回。胡宗宪以厚礼接待了汪誢,并给他以立功的机会。汪誢先后在舟山、列表击败倭寇,胡宗宪为汪誢向朝廷请功,朝廷因此赐汪誢等人金币,让汪誢等人回岛。汪誢大为欢喜,并告之徐海意欲内犯的消息。不久,徐海果然招引大隅、萨摩两岛的倭寇分路侵掠瓜洲、上海、慈奚谷,并自带万余人攻击乍浦,陈东、麻叶与其一道行动。胡宗宪固守塘栖,与巡抚阮鹗相为犄角。正逢徐海进窥皂林,阮鹗派遣游击宗礼邀击徐海于崇德三里桥,三战三捷,此后不久宗礼竟兵败身死,阮鹗逃至桐乡。
阮鄂部驻扎桐乡,徐海部众乘胜将其围困。胡宗宪私下计议说“:与阮鹗同困于此,于战事无补。”于是回到杭州,派指挥夏正等带着汪誢的书信劝降徐海。徐海大惊说“:老船主也归降吗?”这时徐海有伤在身,为此颇为心动,就说“:兵分三路行动,由不得我一人呀。”夏正回答说“:陈东已另有约定,所担心只有你徐公了。”徐海于是对陈东有了猜疑。而陈东知道徐海营中有胡宗宪的使者时,大为吃惊,由此与徐海有了隔阂。夏正乘机说服徐海,徐海派遣使者前来联系,并索要财物,胡宗宪尽数满足他们的要求。徐海于是放归官军俘虏二百人,放弃桐乡之围。陈东坚持围攻一天之后也撤走,回到乍浦。阮鹗知道自己不是徐海的对手,也就东渡钱塘江以抵御其他海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