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贯,字肩吾,鄞人。隆庆二年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充日讲官。
讲
宗谅
,拱手曰:“托孤寄命,必忠贞不二心之臣,乃可使百官总己以听。苟非其人,不若躬亲听览之为孝也。”张居正以为刺己,颇憾一贯。居正卒,始迁左中允。历官吏
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加太
宾客。假归。
衡,字辰玉,少有文名。为举首才,自称因被论,遂不复会试。至二十九年,锡爵罢相已久,始举会试第二人,廷试亦第二。授编修,先父卒。
三十五年,廷推阁臣。帝既用于慎行、叶向、李廷机,还念锡爵,特加少保,遗官召之。三辞,不允。时言官方厉锋气,锡爵
密揭力诋,中有“上于章奏一概留中,特鄙夷之如禽鸟之音”等语。言官闻之大愤。给事中段然首劾之,其同官胡嘉栋等论不已。锡爵亦自阖门养重,竟辞不赴。又三年,卒于家,年七十七。赠太保,谥文肃。
锡爵在阁时,尝请罢江南织造,停江西陶,减云南贡金,
内帑振河南饥,帝皆无忤,眷礼逾前后诸辅臣。其救李沂,力争不宜用廷杖,尤为世所称。特以阿并封指被
议。既而郎中赵南星斥,侍郎赵用贤放归,论救者咸遭谴谪,众指锡爵为之。虽连章自明,且申救,人卒莫能谅也。锡爵遂屡疏引疾乞休。帝不
其去,为
内帑钱建醮祈愈。锡爵力辞,疏八上乃允。先累加太
太保,至是命改吏
尚书,
建极殿,赐
里费,乘传,行人护归。归七年,东
建,遣官赐敕存问,赉银币羊酒。
锡爵弟鼎爵,士。累官河南提学副使。
二十二年起南京礼尚书,复召为正史副总裁,协理詹事府,未上。王锡爵、赵志皋、张位同居内阁,复有旨推举阁臣。吏
举旧辅王家屏及一贯等七人名以上。而帝方怒家屏,谯责尚书陈有年。有年引疾去。一贯家居久,故有清望,阁臣又力荐之。乃诏以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陈于陛同
阁预机务,命行人即家起焉。会朝议许日本封贡。一贯虑贡
宁波,为乡郡患,极陈其害,贡议乃止。未几,锡爵去,于陛位第三,每独行己意。一贯柔而
中,事志皋等惟谨。其后于陛卒官,志皋病痹久在告,位以荐杨镐及《忧危竑议》事得罪去,一贯与位尝私致镐书,为赞画主事丁应泰所劾。位疏辨,激上怒罢。一贯惟引咎,帝乃
留之。
迨三十年二月,皇太婚礼甫成,帝忽有疾。急召诸大臣至仁德门,俄独命一贯
启祥
后殿
西阁。皇后、贵妃以疾不侍侧,皇太后南面立稍北,帝稍东,冠服席地坐,亦南面,太
、诸王跪于前。一贯叩
起居讫,帝曰:“先生前。朕病日笃矣,享国已久,何憾。佳儿佳妇付与先生,惟辅之为贤君。矿税事,朕因殿工未竣,权宜采取,今可与江南织造、江西陶
俱止勿行,所遣内监皆令还京。法司释久系罪囚,建言得罪诸臣咸复其官,给事中、御史即如所请补用。朕见先生止此矣。”言已就卧。一贯哭,太后、太
、诸王皆哭。一贯复奏:“今尚书求去者三,请定去留。”帝留
陈渠、兵
田乐,而以祖陵冲决,削工
杨一魁籍。一贯复叩首,
拟旨以
。是夕,阁臣
自一贯内阁,朝政已大非。数年之间,矿税使四
为民害。其所诬劾逮系者,悉滞狱中。吏
疏请起用建言废黜诸臣,并考选科
官,久抑不下,中外多以望阁臣。一贯等数谏,不省。而帝久不视朝,阁臣屡请,皆不报。一贯初辅政面恩,一见帝而已。东征及杨应龙平,帝再御午门楼受俘。一贯请陪侍,赐面对,皆不许。上下否隔甚,一贯虽小有救正,大率依违其间,
望渐减。
朝大哗。给事中史孟麟、礼尚书罗万化等,群诣锡爵第,力争。廷臣谏者,章日数上。锡爵偕志皋、位力请追还前诏,帝不从。已而谏者益多,而岳元声、顾允成、张纳陛、陈泰来、于孔兼、李启
、曾凤仪、钟化民、项德祯等遮锡爵于朝房,面争之。李腾芳亦上书锡爵。锡爵请下廷议,不许。请面对,不报。乃自劾三误,乞罢斥。帝亦迫公议,追寝前命,命少俟二三年议行。锡爵旋请速决,且曰:“曩元
初生,业为颁诏肆赦,诏书称‘祗承宗社’,明以皇太
待之矣。今复何疑而弗决哉?”不报。
七月,彗星见,有诏修省。锡爵因请延见大臣。又言:“彗渐近紫微,宜慎起居之节,宽左右之刑,寡嗜以防疾,散积聚以广恩。”逾月,复言:“慧已
紫微,非区区用人行政所能消弭,惟建储一事可以禳之。盖天王之象曰帝星,太
之象曰前星。今前星既耀而不早定,故致此灾。诚速行册立,天变自弭。”帝皆报闻,仍持首
待期之说。锡爵答奏复力言之,又连章恳请。十一月,皇太后生辰,帝御门受贺毕,独召锡爵
阁,劳之曰:“卿扶母来京,诚忠孝两全。”锡爵叩
谢,因力请早定国本。帝曰:“中
有
,奈何?”对曰:“此说在十年前犹可,今元
已十三,尚何待?况自古至今,岂有
弟十三岁犹不读书者?”帝颇
动。锡爵因请频召对,保圣躬。退复上疏力请,且曰:“外廷以固
谋归之皇贵妃,恐郑氏举族不得安。惟陛下
省。”帝得疏,心益动,手诏谕锡爵:“卿每奏必及皇贵妃,何也?彼数劝朕,朕以祖训后妃不得与外事,安敢辄从。”锡爵上言:“今与皇长
相形者,惟皇贵妃
,天下不疑皇贵妃而谁疑?皇贵妃不引为己责而谁责?祖训不与外事者,不与外廷用人行政之事也。若册立,乃陛下家事,而皇三
又皇贵妃亲
,陛下得不与皇贵妃谋乎?且皇贵妃久侍圣躬,至亲且贤,外廷纷纷,莫不归怨,臣所不忍闻。臣六十老人,力捍天下之
,归功皇贵妃,陛下尚以为疑。然则必如群少年盛气以攻皇贵妃,而陛下反快于心乎?”疏
,帝颔之。志皋、位亦力请。居数日,遂有
阁之命。而帝令广市珠玉珍宝,供
阁仪
,计直三十余万。
尚书杨俊民等以故事争,给事中王德完等又力谏。帝遂手诏谕爵,
易期。锡爵婉请,乃不果易。明年二月,
阁礼成,俱如东
仪,中外为
。
时国本未定,廷臣争十余年不决。皇长年十八,诸请册立冠婚者益迫。帝责
银二千四百万,为册立、分封诸典礼费以困之。一贯再疏争,不听。二十八年,命营慈庆
居皇长
。工竣,谕一贯草敕传示礼官,上册立、冠婚及诸王分封仪。敕既上,帝复留不下。一贯疏趣,则言:“朕因小臣谢廷讃乘机邀功,故中辍。俟皇长
移居后行之。”既而不举行。明年,贵妃弟郑国泰迫群议,请册立、冠婚并行。一贯因再草敕请下礼官
仪,不报。廷议有
先冠婚后册立者,一贯不可,曰:“不正名而苟成事,是降储君为诸王也。”会帝意亦颇悟,命即日举行。九月十有八日漏下二鼓,诏下。既而帝复悔,令改期。一贯封还诏书,言“万死不敢奉诏”,帝乃止。十月望,册立礼成,时论颇称之。会志皋于九月卒,一贯遂当国。初,志皋病久,一贯屡请增阁臣。及是乃简用沈鲤、朱赓,而事皆取决于一贯。寻
太
太保、
尚书、武英殿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