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主事丁应泰弹劾杨镐丧失兵马,称张位与杨镐有密信往来,相互勾结欺君罔上,杨镐的提升是由于贿赂了张位的结果。皇帝恼怒,将它下交朝廷议论。张位感到惶恐,上奏辩解,皇帝还是抚慰、挽留他。给事中赵完璧、黎观澜又接连上奏疏论。张位窘迫,赶紧上奏称:“众言官交相攻击,我孤忠可悯。我心中没有丝毫惭愧,希望皇帝明察。”皇帝发怒道“:杨镐是你在密奏中屡屡推荐的,所以允许他服丧不满期就出任官职。现在却相互勾结欺骗隐匿奸情,使国家受辱,威望受损,还称无愧。”于是剥夺他的官职,令他闲居。
不久,查获妖书《忧危。。议》,御史赵之翰称张位实为主谋。皇帝也怀疑张位怀有别的企图,下诏将他从官籍中除名,贬为平民,如有大赦也不宽恕。他的亲朋故友右都御史徐作、侍郎刘楚先、祭酒刘庆秋,给事中杨廷兰、主事万建昆都遭不同程度的贬责。
张位有才干,刚愎自用,任性、矜持。他衰落时,朝廷大臣没人救他。即使去世了,也没有人替他洗刷罪名。天启年间,被恢复官籍,赠封为太保,谥号文庄。
朱赓,字少钦,浙江山阴人。父亲朱公节,任泰州知州。兄长朱应,为刑部主事。朱赓成为隆庆二年(1568)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编修。万历六年(1578),以侍读身份充当日讲官。宫中正兴土木,修花苑园囿。于是朱赓讲授宋史,极力陈说“花石纲”的祸害,皇帝为此悚然。他历任礼部左、右侍郎。皇帝在大峪山营造死后享用的寝宫,命令朱赓前往视察。太监提示他皇帝想仿效永陵的规格,朱赓上奏称:“昭陵可以了,规格超过了它,不安逸。”奏疏呈入皇宫,他就任礼部尚书,遇上继母的丧事而离职。
万历二十九年(1601)秋天,赵志皋去世,沈一贯单独执政,奏请增设内阁大臣。皇帝一向顾虑大臣培植党羽,想任用隐居山野以及被废置很久的人。诏令朱赓就任原职并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派遣行人召唤他。他再三推辞,皇帝不答应。第二年四月到朝廷,就捐献了一年的俸禄来资助宫殿的营造。当年秋天他极力陈说矿税的祸害,皇帝不能采用。接着与沈一贯和沈鲤一起向皇帝呈送有关守成遣使权宜三论,深刻揭发矿税对国家社会的危害,都出自朱赓的手笔。朱赓在自己的府邸门前得到妖书,而书中诬蔑朱赓动摇国家的根本,他大为惊惧。马上上奏皇帝,请求回避。皇帝下谕对他大加抚慰。沈一贯借此奸邪小人穷追其事。朱赓在休假,一再致函沈一贯,请他迅速结案不要株连,事情才得化解。
万历三十三年(1605),全面考察京官。皇帝挽留钱梦皋等被查处的人,等到南京的考核结果呈送到京,皇帝又想作挽留。朱赓极力陈述不能行,他说:“北京被查处者受挽留,旨令由宫中发出,人们还责备我们。现在如果出自内阁票拟,则两百多年的大典,从我手中毁坏,至死不敢奉诏行事。”言官弹劾温纯和沈鲤,宦官传达皇帝想驱除温纯的意思。朱赓称大臣的离去必须采纳公众的评议,怎么可以在弹劾的奏疏中答复。皇帝下发了南京的考核结果,而温纯最终离职。当年冬天,工部请求营造三座殿堂。当时正值疏浚河道、修缮城防,朱赓极力请求将营造的事推至他日。皇帝都采纳了,果然没有施行。
万历三十四年(1606),沈一贯、沈鲤离去,朱赓单独执政,年纪达七十二岁。朝政一天天松弛,朝廷内外隔膜。朱赓每月数次上奏,下发的奏章还不及十分之一。御史宋焘首先讽刺朱赓,给事中汪若霖继续讥讽。朱赓根据他们两人的奏疏,极力请求皇帝更新庶政,对增加内阁大臣、补充大僚、扩充言路三件事情他的话语最为恳切。皇帝下优诏答复他却不采纳。于是朱赓穿上白色平民衣服到文华门恳求,最终仍得不到诏令。朱赓因为年老,屡次称病,内阁中空无一人。皇帝下谕选择内阁大臣,而朝廷大臣顾虑皇帝像往年赵志皋、张位的事情一般颁出中旨。朱赓赶紧极力请求交付给朝廷大臣推举,于是任用了于慎行、李廷机、叶向高,而到家中征召王锡爵,让他任首辅。给事中王元翰、胡忻以为李廷机受任用,实际上由朱赓的举荐,上奏诋毁李廷机并触及朱赓。朱赓上奏辞官,皇帝为他痛责议论的人。不久姜士昌和宋焘被贬职,舆论称此是出于朱赓的意思,更加不平。礼部主事郑振先便弹劾朱赓的十二大罪状,并且称朱赓与沈一贯、王锡爵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个化身。皇帝恼怒,将郑振先降官三级。不久,因为言官救助,才降了两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