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王又得罪了。为子弟谋求乡试中第,允许御史舒鳌为京堂,布政施尧臣为巡抚。在江陵修宅,费钱十万,其形制与宫中禁地一样,派遣锦衣官校监督修建,乡郡的钱财都耗尽了。讨厌黄州的生儒议论他的子弟以非分所得售卖之事,就借县令之手以其他理由将他们一一治罪。编修李维桢偶尔谈到他的富庶,没有多久就被贬出京城。张居正的贪婪,不在文吏而在武臣,不在内地而在边远地方。不然,辅政不久,就富裕甲全楚,有什么办法能达到呢?宫室舆马与姬妾,等同于藩王,又是怎么得到的呢?
“朝廷的大臣,没有不愤慨的,而没有敢跟陛下讲明的,是张居正专权擅威的结果。臣中进士,张居正为总裁。臣任部曹,张居正推荐臣为御史。臣受张居正的恩情是浓厚的,今天之所以敢于攻击他,是君臣的义重,私交就顾不得了。愿陛下考察臣的愚忠,抑制相权,不要让这些败事之人误了国家大事,倘若能这样,我就可以死而不朽了。”
奏疏呈上后,张居正大怒,上廷为自己辩护,说:“有命令,巡按不能奏报军功。去年辽东大捷,刘台违反制度妄自上奏,按规矩应降职。我多次请求皇上告诫他,而刘台为此心怀不满。后来傅应祯被逮捕下狱,追问他的党羽。起初不知道刘台与傅应祯为同一县的人,很要好,实际上有所主使。于是刘台感到惊恐不安,不再顾及到什么,向臣泄愤怒。况且刘台是我录取的进士,二百年来没有门生弹劾老师的,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辞去职位以赎罪。”因而辞去政务,伏在地上哭泣不肯起来。皇上走下御座用手拉他,再三劝慰他。张居正一再声明自己的诺言,不肯答应执掌政事。皇上派司礼太监孙隆拿着他的亲笔诏书宣读,张居正才起来。于是将刘台逮捕到京师,关进监狱,在廷上打了一百下,送往边远地带戍边。张居正表面上上疏营救,暗地里将他除去官籍,降为平民,张居正仍不解恨。刘台巡按辽东时,与巡抚张学颜合不来。这时,张学颜任职户部,诬陷刘台接受贿赂,张居正嘱咐御史于应昌巡按辽东复查一下,而命令王宗载巡抚江西,考察刘台在家乡的情况。于应昌、王宗载等顺着张居正的意思,添油加醋地往上报告,于是将刘台发配到广西。刘台的父亲震龙、弟弟刘国,都连坐有罪。刘台到浔州不久,在戍主的房里饮酒,回去后就突然死了。这一天,张居正也死了。
第二年,御史江东之为刘台喊冤,弹劾王宗载、于应昌。皇上下诏恢复刘台官职,罢王宗载、于应昌的职务,由有关部门考察、询问。南京给事中冯景隆上疏指责辽东巡抚周咏与于应昌共同陷害刘台,于应昌既已被罢免,周咏还在做蓟辽总督,也应罢免。南京御史孙继先也揭发张学颜陷害刘台之罪。皇帝正在宠幸张学颜。因为冯景隆的疏中一并弹劾了李成梁,张学颜替李成梁辩冤。孙继先又一并弹劾张学颜、李成梁。皇上于是贬冯景隆为蓟州判官,孙继先为临清州判官,而对张学颜不加问罪。不久,江西巡抚曹大。。、辽东巡抚李松考察后报告王宗载、于应昌结为朋党、陷害忠良。刑部因此以诬告罪理,奏报将王宗载等发配、贬为平民、降低官阶不等。赠与刘台光禄少卿,荫庇一子。天启初年,追加谥号毅思。
傅应祯,字公善,江西安福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授职零陵知县。剿杀洞庭强盗,将祁阳有盗名的大土匪治罪,使老百姓得到安宁。后调任溧水知县。
万历三年(1575)升为御史。张居正执掌国事,傅应祯是他的门生,对时事有所思虑,遂上疏陈述重视君之道德、解除百姓负担、广开言路三件事,说:
“近来雷鸣震及端门的兽吻,京师及四方的地震频频发生,但没有听说发出诏书自己反省的,难道真的是天变不足以害怕吗?在真定,派驻征税宦官本来不是旧制度,正统年间曾暂时实行过,先皇帝采纳李芳的建议,已下诏停止了,而陛下想跟着实行缺德之事,难道真是祖宗不能效法吗?给事中朱东光上奏陈述治理地方事,不一定可与古代敢言直谏的人相比,竟把他的奏章留在禁中不下发,难道真的是意见不足以值得重视吗?这样的三不足,是王安石所以耽误宋朝的原因,不能不引以为戒。
“陛下登位的时候,自隆庆改元后的欠租,一一蠲免,四年以前的免除三分征收七分,恩眷优厚。皇上怜恤之情已尽到了,但下面的拖欠仍在拖欠,没有一个能够将欠下的全部还清的,为什么呢?小民一年的收入,仅可以供给一年,没有余力偿还欠收。最近制定如果输税没有达到限额的,由按抚官纠察,郡县予以调整。各位大臣害怕调遣,于是催促更为严厉。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上达于天庭。难道这是太平的气象,陛下愿意听到的吗?请求下诏,不是官吏吞没的,其他欠租全部免除。老百姓的困难得到解除,灾害自然没有了。
“陛下登基时,任用正直的大臣石星、李巳,大臣们无不感到欣慰。现在赵参鲁纠正时弊被贬为典史,余懋学上陈时政被禁止终身参予政治。其他像胡轨礼、裴应章、侯于赵、赵焕等议论朝政,被冷落在一旁。如初时政情相比如何?我请求提拔赵参鲁在京城任职,恢复余懋学的官职,以作为大臣进言的榜样。”
上疏呈上,张居正认为疏中提到王安石之语是影射自己,大怒,下旨责问;又因为奏中论及到余懋学,将他逮捕下狱,严厉追问他的党羽。傅应祯临死都没有承认什么,于是被贬到定海。给事中严用和、御史刘天衢等上疏营救,皇上不听。当傅应祯被关进狱中后,给事中徐贞明带着御史李祯、乔岩看望他。锦衣帅余阴上告,三个人也被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