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任丘刘元震、元霖兄弟俱官九列,以母年近百岁,先后乞养亲归,与伸兄弟相类。一时皆以为荣。元震,字元东,隆庆五年士。由庶吉士万历中历官吏
侍郎。天启中,赠礼
尚书,谥文庄。元霖,万历八年
士。历官工
尚书。福王开邸洛
,有所营建。元霖执奏,罢之。卒,赠太
太保。
疏既,锡爵、时行并杜门求去。而许国以典会试
场,阁中遂无一人。中官送章奏于时行私第,时行仍封还。帝惊曰:“阁中竟无人耶?”乃
留时行等,而下伸诏狱。给事中胡汝宁、御史林祖述等复劾伸及桂,以媚执政。御史
在又侵孔兼,谓桂疏其所使。孔兼奏辨求罢。于是诏诸司严约所属,毋
位沽名,而削伸籍,贬桂三秩,调边方,孔兼得免。伸既斥,朝士多咎锡爵。锡爵不自安,屡请叙用。起伸南京工
主事,改南京吏
。引疾归,遂不复
。熹宗即位,起南京光禄寺少卿。天启四年累官刑
左侍郎。魏忠贤
政,请告归。所辑《学海》六百余卷,时称其浩博。
显祖建言之明年,福建佥事李琯奉表都,列时行十罪,语侵王锡爵。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琯,丰城人。万历五年
士。尝官御史。既斥归,家居三十年而卒。
显祖开远,自有传。
逯中立,字与权,聊城人。万历十七年士。由行人擢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行人
攀龙,御史吴弘济,南
郎谭一召、孙继有、安希范咸以争赵用贤之罢被斥,中立抗疏曰:“诸臣率好修士,使跧伏田野,诚可惜也。陛下怒言者,则曰‘
朕独断’,辅臣王锡爵亦曰‘至尊亲裁’。臣谓所斥者非正人也,则断自宸衷,固陛下去邪之明;即拟自辅臣,亦大臣为国之正。若所斥者果正人也,
于辅臣之调旨,而有心斥逐者为妒贤;即
于至尊之亲裁,而不能匡救者为窃位。大臣以人事君之
,当如是乎?陛下
安辅臣,则罢言者;不知言者罢,辅臣益不自安。”疏
,忤旨,停俸一岁。
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少善属文,有时名。张居正其
及第,罗海内名士以张之。闻显祖及沈懋学名,命诸
延致。显祖谢弗往,懋学遂与居正
嗣修偕及第。显祖至万历十一年始成
士。授南京太常博士,就迁礼
主事。十八年,帝以星变严责言官欺蔽,并停俸一年。显祖上言曰:“言官岂尽不肖,盖陛下威福之柄潜为辅臣所窃,故言官向背之情,亦为默移。御史丁此吕首发科场欺蔽,申时行属杨巍劾去之。御史万国钦极论封疆欺蔽,时行讽同官许国远谪之。一言相侵,无不
之于外。于是无耻之徒,但知自结于执政。所得爵禄,直以为执政与之。纵他日不保
名,而今日固已富贵矣。给事中杨文举奉诏理荒政,征贿
万。抵杭,日宴西湖,鬻狱市荐以渔厚利。辅臣乃及其报命,擢首谏垣。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不过权门鹰犬,以其私人,猥见任用。夫陛下方责言官欺蔽,而辅臣欺蔽自如。失今不治,臣谓陛下可惜者四:朝廷以爵禄植善类,今直为私门蔓桃李,是爵禄可惜也。群臣风靡,罔识廉耻,是人才可惜也。辅臣不越例予人富贵,不见为恩,是成宪可惜也。陛下御天下二十年,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多
,以群私人,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时行柔而多
,以群私人,靡然坏之。此圣政可惜也。乞立斥文举、汝宁,诫谕辅臣,省愆悔过。”帝怒,谪徐闻典史。稍迁遂昌知县。二十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家居二十年卒。
寻兵科右给事中。有诏修国史,锡爵举故詹事刘虞夔为总裁。虞夔,锡爵门生也,以拾遗劾罢。诸御史言不当召。而中立诋虞夔尤力,并侵锡爵,遂寝召命。未几,文选郎顾宪成等以会推阁臣事被斥,给事中卢明诹救之,亦贬秩。中立上言:“两年以来,铨臣相继屏斥。尚书孙鑨去矣,陈有年杜门求罢矣,文选一署空曹逐者至再三,而宪成又继之。臣恐今而后,非如王国光、杨巍,则不能一日为冢宰;非如徐一槚、谢廷寀、刘希孟,则不能一日为选郎。臧否混淆,举错倒置,使黜陟
劾之,事旋白。竟坐推国钦、伸,斥为民。
显祖意气慷慨,善李化龙、李三才、梅国桢。后皆通显有建竖,而显祖蹭蹬穷老。三才督漕淮上,遣书迎之,谢不往。
兄位。累官工右侍郎。母年百岁,与伸先后以侍养归。
饶伸,字抑之,贤人。万历十一年
士。授工
主事。十六年,庶
黄洪宪典顺天试,大学士王锡爵
衡为举首,申时行婿李鸿亦预选。礼
主事于孔兼疑举人屠大壮及鸿有私。尚书朱赓、礼科都给事中苗朝
寝其事。礼
郎中
桂遂发愤谪可疑者八人,并及衡,请得覆试。锡爵疏辨,与时行并乞罢。帝皆
留之,而从桂请,命覆试。礼
侍郎于慎行以大壮文独劣,拟乙置之。都御史吴时来及朝
不可。桂直前力争,乃如慎行议,列甲乙以上。时行、锡爵调旨尽留之,且夺桂俸二月。衡实有才名,锡爵大愤,复上疏极诋桂。伸乃抗疏言:“张居正三
连占
科,而辅臣
弟遂成故事。洪宪更谓一举不足重,居然置之选首。
不与试,则录其婿,其他私弊不乏闻。覆试之日,多有不能文者。时来罔分优劣,蒙面与桂力争,遂朦胧拟请。至锡爵讦桂一疏,剑戟森然,乖对君之
。锡爵柄用三年,放逐贤士,援引憸人。今又巧护己私,欺罔主上,势将为居正之续。时来附权蔑纪,不称宪长。请俱赐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