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一百二十(5/7)

税,责备、哀求的呼声来自四方,魏允贞每次予以裁定、抑制。恰好张忠打死太平典史武三杰,孙朝的使者逼死建雄县丞李逢春,魏允贞上疏揭露他们的罪行。孙朝发怒,弹劾魏允贞违抗命令、肆意阻挠。皇上将魏允贞的奏疏留下,而把孙朝的奏疏下到部院。吏部尚书李戴、都御史温纯等极力称赞魏允贞的贤明,请求将魏允贞的奏疏下到部院进行评议。皇上把他们的意见都留下了。山西军民数千人怕魏允贞离去,相继到京城喊冤,两京的御史也连连上奏救援。皇上于是将两个人都不问罪。第二年,张忠因为夏县知县袁应春对他不礼貌,弹劾,并要求贬他的官。魏允贞请求留任袁应春,皇上不答应。

魏允贞的父亲年已九十多,魏允贞年年乞求侍养,奏章上了二十回。朝廷大臣认为皇上特使为害百姓,不是魏允贞不能制服,所以留任了他。这一年五月魏允贞的要求更坚决,才让他回家乡。官吏、百姓为他立祠。不久,朝廷的视察人员上奏魏允贞守边疆的功劳,在家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很快他就去世了。天启初年,追封谥号为介肃。

王国,字之桢,耀州人。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授职庶吉士,改任御史。

王国出去巡视京畿一带的屯田,清理成国公朱允祯等所侵占的田地九千六百余顷。张居正病重后,他上疏推荐他的座师潘晟进入内阁,皇上采纳了。王国与同官魏允贞、雷士祯和给事中王继光、孙炜、朱惟炳、张鼎思以为不可,皇上停止了任命。不久,极力弹劾宦官冯保的罪行。并且说:“张居正死后,冯保令徐爵索取他家的七张名琴、九个夜光珠、五个珠帘、三万两黄金、十万两白银。张居正的儿子恭恭敬敬送到冯保的屋里,而冯保扬言是陛下要的,玷污了皇上的名声。”因而揭发曾省吾、王。。内外勾结的情况。王国的奏疏从外地到,与李植的奏疏先后呈上。皇上已采纳李植说冯保有罪的意见,李植遂为人所知,而王国的名声也由此显赫。回到朝廷,推荐王锡爵、陆树声、胡执礼、耿定向、海瑞、胡直、颜琼、魏允贞。不久之后,他又出督南畿学政,因病回乡。

王国起用掌管河南道。首辅申时行想把他不喜欢的十九个人置于考察的名册上,吏部尚书杨巍也在其中,王国极力坚持不能这样做。申时行以御史马允登资历较王国老,起用马允登掌考察事宜,让王国辅佐他。各位御史都集中了,马允登写下十九个人的姓名,说:“这些人都是为众人所不能容忍的人。”王国仔细看后,喝叱道:“这些人唯独与执政相抵触。皇天在上,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呢?”马允登不收回意见,王国很气愤,奋力上前想揍他。马允登赶紧逃跑,王国围着柱子追他,其他人上来劝解。皇上听到了此事,把两个人都调出京城,王国任四川副使,后因疾归家。那十九个人靠王国幸免于难。

很久以后,王国起用为原官职,到山西任职。后改任河南督学,升为山东参政。在他任职的地方,他以公正、廉洁而著称。征召为太仆少卿。又外出任山西副使,做南京通政使。万历三十七年(1609)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保定。年内发生灾害,王国屡屡上书皇上请求放宽赈恤事宜。大盗刘应弟、董世耀聚众称王,远近劫掠,王国率兵剿灭了他们。升为右都御史,巡抚身份如旧。

王国刚正耿直,与弟弟吏部侍郎王图为当时人所仰慕,遭朋党忌恨。他请求归家,死于家乡。

余懋衡,字持国,江西婺源人。万历二十年(1592)中进士,授职永新知县。升为御史,当时因为修建大殿,矿税使被派往各地,骄横异常。余懋衡上奏说:“与其骚扰平民,榷税至于鸡猪,还不如明明白白告诉天下人,稍为增加田赋,共同赞助大殿工程。现在避开增加赋税的名声,实际上是竭泽而渔的办法,这样的害处比增加赋税要大十倍。”违背圣旨,余懋衡被停发俸禄一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