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一百三十七(7/7)

四川总兵官侯良柱、副使刘可训在五峰山、桃红坝和十万敌人遭遇,大败敌军。敌人奔到山上,各将乘雾大力进攻,敌人又被打得大败。追击逃敌到红土川,安邦彦、奢崇明都投降了,时间是崇祯二年(1628)八月十七日。捷报传来,皇帝大喜。因为许成名和侯良柱争功,封赏很久没有实行。

乌撒安效良死后,他的妻子招原沾益土著首领安远的弟弟安边为丈夫,顽固不肯服输。朱燮元乘胜利的军威威胁赶走了安边,于是收复了乌撒。朱燮元以为境内的强盗大致平定了,不想再打仗了,于是发布檄文招降安位,安位犹豫不决。朱燮元集合将士讨论说:“水西一带深险而多丛林,雨雾茫茫,不分白天和黑夜,深入其地难以出来。目前应当控制交通要道,从四面不停地攻击,敌人没有粮食,将会被困死在里面。”于是围攻了一百多天,斩首一万多级。刘养鲲又派人进入大方,烧了他的房屋。安位非常害怕,崇祯三年(1629)春天,派使者来乞求投降。朱燮元跟他约定了四件事:一、贬除官级,二、将水外六目的土地划归朝廷,三、交出杀死王巡抚的人的首级,四、开通毕节等九座驿站。安位全都同意了,率领四十八人出来投降。朱燮元受降,贵州也平定了。于是上善后疏说:“水西从河以外,全都纳入国家版图。沿河要害地带,微臣筑城三十六所,近控蛮苗,远联滇、蜀,都建立旅馆,修好邮亭,修建了仓库,贼人一定不敢冒犯进攻的,鸭池、安庄靠近河边可以耕种的土地,不下二千顷,人们耕种土地可以自给,土地出产盐、乳酪、牛羊、菱茭等物产。各将士身经数百战,都希望得一点土地来抚养自己的子孙,请求皇帝割取新占领土地封给他们,让他们知道报答皇帝的恩典。”皇帝同意了。

当初,奢崇明、安邦彦的死,实际是四川将领的功劳,而贵州将领却争功。朱燮元很有些袒护贵州将领,多次向朝廷报告,被四川巡抚御史马如蛟弹劾了。朱燮元极力请求辞职,皇帝安慰挽留他。这年冬天讨平定番、镇宁叛乱的苗民,于是开通了威清等上六卫和平越、清平、偏桥、镇远、四卫的道路,总共一千六百多里,修缮亭障,设置游动的巡察。贵阳东北有洪边十二马头,是原宣慰使宋嗣殷的领地。宋嗣殷因协助安邦彦而被剿灭,于是在他的领地设置开州,又奏请恢复原施秉县,招集流民充实它。

崇祯四年(1631),阿迷州土官普名声叛乱,攻陷弥勒州曲江所,又进攻临安和宁州,远近震动。巡抚王伉、总兵官沐天波抵抗不住,王伉被抓获。朱燮元派部队进攻,于是投降了。

龙场坝邻近大方,安邦彦把它送给奢崇明。奢崇明被消灭后,总兵侯良柱想派部队屯守来扩大自己的地盘。而安位认为原是自己的土地,多次发动军队争夺,朱燮元不禁止他们。正好朱燮元弹劾侯良柱不称职,侯良柱也攻击朱燮元有意庇护安位,接受他的重礼。疏章交给四川巡按御史刘宗祥。刘宗祥也揭发朱燮元受贿,还认为龙场、永宁不设置城邑、卫所是欺骗行为。皇帝以此责备朱燮元。朱燮元于是上疏说:“驾驭土著的办法,来降就安抚他们,不一定要用武力解决。现在水西已向国家求和,我们的任务只是划定他们的疆界,让他们自己种田放牧,来缴纳国家赋税,假若派官屯兵,这一带地方四面悬隔,中间被河水限制,对相互呼应支援不利,筑城邑防守渡口,运费烦多。况且这样一来对内会激发蔺州的死斗,对外又挑起扼制水西咽喉要道的嫌疑,战争一旦发生,不能够轻易停止,这不是国家的长远打算。”皇帝还没有同意。后来勘查那一带地方,果然跟朱燮元说的一样。讨论桃红坝的功劳,提升为少师,世代荫封锦衣指挥使。一品官六年满朝,加封左柱国。再次讨论平定叛乱的功劳,世代荫封锦衣指挥佥事。

崇祯十年(1637),安位死,没有后代,同族的人争着袭位。朝廷议论又想在那里设置郡县收归国有,朱燮元极力争论。于是传令土著首领,宣布皇上的威德。各土著争相交纳土地,献出重器。朱燮元于是划分土地,分封给各蛮民。又上疏说:

“水西有宣慰使的土地,有各头人的土地。宣慰使所有的公有土地,应该交还国家,各头人的私有土地。应该交给他们分别把守,登记他们的户口,征收他们的赋税,风俗不同但心向朝廷,等于是国家登记在册的人民。大方、西溪、谷城、北那险要的地方。筑城派兵把守,足以制止叛乱。西南边境,都是荒服,杨氏在播州造反,奢氏在蔺州造反,安氏在水西造反。云南的定番,是一个小州。有十七个长官司,数百年来没有人造反。并不是其他苗民喜欢叛乱,而是定番人性情忠顺,土地太大成了土著飞扬跋扈的资本,势力弱小就只有保全自己了。现在微臣分割水西的土地,将它分封给土著首领和有功的汉人,让他们世世代代守住土地。废除所有的苛捐杂税和残暴政治,参照统治汉人的办法,可以使这里长治久安。”

于是陈述这样做的九种好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