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黎城,就赶忙解围离去。
五月,崇祯皇帝派宦官孙茂霖做文诏军中的中军官。贼兵进犯沁水,文诏把他们打得大败,活捉了他们的首领大虎,又在辽城毛领山西面打败了他们。贼兵在屡次战败的情况下,避开文诏的主力,大都流向黄河以北去了。崇祯皇帝于是命令文诏移兵前去讨伐。而贼兵已在林县打败了邓王己的军队,文诏率领五营兵力夜晚出袭,打败了他们。七月又在柴陵村打败了怀庆的贼寇,斩杀其首领滚地龙,又在林源追杀了老回回。
文诏在洪洞时,同当地休闲在家的御史刘令誉不和。到这个时候,刘令誉来按察河南。四川石石主土官马凤仪的军队在侯家庄被打败,靠着文诏的快马赶到才打退贼兵。战斗结束后文诏刚刚解甲休息,同令誉见了面,说话又不投机。文诏拂衣而起,当面斥责了他。刘令誉恼了,就把凤仪的败亡作为文诏的罪过。兵部认为文诏仗着打了几回胜仗就骄傲起来了,于是把他调往大同。
七年七月,大清兵西征插汉,回师时就随便进入了大同境内,攻占了得胜堡,参将李全自杀身亡,于是就围攻怀仁县以及井坪堡、应州等地。文诏同总督张宗衡先驻扎在怀仁坚守。八月,怀仁解了围,就移兵驻扎在镇城,向大清兵挑战,失败而回。后来,灵丘以及其他屯兵的城堡大多失陷,大清兵就凯旋而回了。十一月朝廷评定各将的罪过,文诏、宗衡以及巡抚胡沾恩一同被定罪充军到边地的卫所。命令刚下达,山西巡抚吴生生就上书推荐文诏知兵善战,请求把他安排到山西来。于是朝廷命令他做援剿总兵官,让他立功赎罪。这个时候,河南的战祸尤其厉害,崇祯皇帝本来已经同意了兵部的意见,又传令让文诏率兵紧急前往河南剿贼。吴生生又抗言上书力争,请求让文诏先平定山西的贼寇,然后进军河南,崇祯皇帝没有同意。然而,文诏因为吴生生对自己有恩,最后还是取道太原,被吴生生留住了。
这个时候,山西的贼首高加计已被歼灭,而凤阳失陷了,文诏于是整顿军队南下,于八年三月同承畴在信阳相会。承畴非常高兴,立即就让他到随州进攻贼寇,文诏追杀贼兵三百八十多人。四月,承畴驻扎在汝州,因为贼兵全跑到关中去了,决定回头先铲除贼寇的老巢,于是分别命令各位将领把守要害,发布檄文召文诏入关,文诏于是骑马到灵宝拜见承畴。承畴认为敌军在商州和雒南两地,如果听说官兵过去,一定会先逃往汉中,那时大军由潼关进入汉中,反而会落在贼寇的后面。于是命令文诏从阌乡取山路到商州和雒南,直捣贼窝,然后再从山阳、镇安、洵阳等地赶到汉中来,阻止他们逃跑。并且对他说:“这次行军,道路迂回曲折,路程遥远,将军很辛苦,我聚集关中的兵力等待将军的到来。”然后亲切地拍着他的背为他送行,文诏二话没说就前去了。五月五日文诏抵达商州。贼兵距城三十里,军营的灯火遍山都是。文诏半夜率领侄子、参将变蛟,守备官鼎蛟,都司白广恩等在深山老林中打败了贼寇,追赶到金岭川。贼寇仗着险要地势以一千名骑兵出来迎战,变蛟大声呼叫着冲进敌阵,各路兵马一同向前,贼寇又大败逃亡。变蛟勇冠三军,贼兵中一听说大、小曹将军,都怕得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