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五月,锦州告急。从总督承畴关,驻宁远。七月与援剿总兵左光先、山海总兵
科、宁远总兵吴三桂、辽东总兵刘肇基,遇大清兵于黄土台及松山、杏山,互有杀伤。大清兵退屯义州。承畴议遣变蛟、光先、科之兵
关养锐,留三桂、肇基于松、杏间,佯示
兵状。又请解肇基任,代以王廷臣;遣光先西归,代以白广恩。
议咸从之,而请调旁近边军,合关内外见卒十五万人备战守。用承畴言,师行粮从,必刍粮足支一岁,然后可议益兵。帝然之,敕所司速措给。
贼之再秦也,其渠魁号六队者,与大天王、混天王、争
王四
连营东犯,混天星、过天星二
仍伏阶、文,独闯将李自成以三月自洮州
番地。承畴令变蛟偕贺人龙追之,连战斩首六千七百有奇。番地乏
,贼多死亡。变蛟转战千里,
不解甲者二十七昼夜。余贼溃
。大弼驻洮州,扼战不力。乃走
岷州及西和、礼县山中。变蛟还剿,贼伏匿不敢
,惟六队势犹张。六月,光先自固原
兵,贼已奔陇州、清
。光先追至秦州,六队及争
王复走成县、阶州,为变蛟所扼。其别
号三队及仁义王、混天王降于光先,而自成、六队及其党祁总
避秦兵,复谋犯蜀,副将
科、贺人龙拒之。将还走阶、文及西乡,惮变蛟,乃走汉中,又为光先所扼。六队、祁总
皆降,惟自成东遁。承畴令变蛟穷追,而设三伏于潼关之南原。变蛟追及,大呼斫贼。伏尽起,贼尸相枕藉。村民用大
击逃者。自成妻女俱失,从七骑遁去。余皆降。是时,曹兵最
,各镇依之以为固,录关中平贼功,
变蛟左都督。
,斩首五百余级。时兵尚书杨嗣昌创“四正六隅”之说,限三月平贼。十一年四月以灭贼逾期,普议降罚,变蛟、光先并镌五级,
罪办贼。
朴,榆林卫人。父威,官左都督,九佩将印,为提镇者五十年。兄世钦,里居殉难,见《尤世威传》中。朴由父荫屡迁京营副将。崇祯六年,贼躏畿南,命朴与倪为总兵官,将京军六千,监以中官杨应朝、卢九德,屡有斩获功,
右都督。明年代曹文诏镇大同,
左都督。九年秋,都城被兵,诏朴
卫,赉蟒衣彩币,
征宣府总兵杨国、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各拣
兵赴援。以十四年三月偕变蛟、科、广恩先后
关,合三桂、廷臣凡八大将,兵十三万,
四万,并驻宁远。
文德,义州卫人,后家锦州。崇祯时,积功至松山副将。忤监视中官起潜,为所中,斥罢。十一年起故官。及城被围,领前锋拒守甚力,城破竟死。
承畴主持重,而朝议以兵多饷艰,职方郎张若麒趣战。承畴念祖大寿被围久,乃议急救锦州。七月二十八日,诸军次松山,营西北冈。数战,围不解。八月,国战殁,以山西总兵李辅明代之。承畴命变蛟营松山之北,
峰山之西,两山间列七营,环以长壕。俄闻我太宗文皇帝亲临督阵,诸将大惧。及
战,连败,饷
又绝。朴先夜遁。通、科、三桂、广恩、辅明相继走。自杏山迤南沿海,东至塔山,为大清兵邀击,溺海死者无算。变蛟、廷臣闻败,驰至松山,与承畴固守。三桂、朴奔据杏山。越数日,
走还宁远。至
桥遇伏,大败,仅以
免。先后丧士卒凡五万三千七百余人。自是锦州围益急,而松山亦被围,应援俱绝矣。九月,承畴、变蛟等尽
城中
步兵,
突围
,败还。守半年,至明年二月,副将夏成德为内应,松山遂破。承畴、变蛟、廷臣及巡抚丘民仰,故总兵祖大乐,兵备
张斗、姚恭、王之桢,副将江翥、饶勋、朱文德,参将以下百余人皆被执见杀,独承畴与大乐获免。
三月,大寿遂以锦州降。杏山、塔山连失,京师大震。诏赐诸臣祭葬,有司建祠。变蛟妻氏以赠荫请,乃赠荣禄大夫、太
少保,世荫锦衣指挥佥事。
十一月,京师戒严,召承畴卫,变蛟及光先从之。明年二月,抵近畿,帝遣使迎劳,将士各有赐。未几,战浑河,无功。再战太平砦北,小有斩获。及解严,留屯遵化。麾下皆秦卒,思归,多逃亡者,追斩之乃定。时张献忠、罗汝才既降复叛,陕西再用兵。总督郑崇俭乞令变蛟兵西还,帝不许,寻用为东协总兵官。
辅明,辽东人,累官副总兵。崇祯八年从祖宽击贼,连蹙之嵩县、汝州、确山。明年追破贼于滁州。叙功,加都督佥事。十二年擢山西总兵官,被劾罢。明年从承畴关,使代国
,竟败。十六年为援剿总兵。是冬,大清兵薄宁远,辅明驰援,军败犹力战,殁于阵。事闻,赠特
荣禄大夫、左都督,世荫锦衣副千
,赐祭葬,列坛前屯祀之。
法司会鞫王朴罪。御史郝晋言:“六镇罪同,皆宜死。三桂实辽左主将,不战而逃,奈何反加提督?”兵尚书陈新甲覆议,请独斩朴,勒科军令状,再失机即斩决。三桂失地应斩,念守宁远功,与辅明、广恩、通皆贬秩,充为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