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众三万匿内乡、淅川山中。象升命宽与祖大乐等入山搜讨。
边军强憨,性异他卒,不可以法绳。往时官军多关中人,与贼乡里,临阵相劳苦,抛生口,弃辎重,即纵之去,谓之“打活仗”边军不通言语,逢贼即杀,故多胜。然所过焚庐舍,淫妇女,恃功不戢;又利野战,惮搜山;且见贼远窜,非旬朔可定,自以为客将,无持久心。宽卒方过河,噪而逸。象升激劝再三,始听命。至党子口,仍按甲不行。而总兵李重镇素恇怯,冀卸责,众益思归。象升乃力陈入山搜剿之难,请令宽、重镇赴关中讨贼。会总督洪承畴亦请之,宽等遂移军陕西,隶承畴麾下。八月,京师被兵,召入卫。钅录滁州功,进右都督,赉银币。事定,命赴宁远协守。
十一年冬,诏宽率师援畿辅。及山东告急,宽逗遛。明年正月,济南失守,褫职被逮,坐失陷藩封,竟弃市。
宽敢战有功,称骁将。性刚使气,不为文吏所喜,卒致大辟,莫为论救。
赞曰:左良玉以骁勇之材,频歼剧寇,遂拥强兵,骄亢自恣,缓则养寇以贻忧,急则弃甲以致溃。当时以不用命罪诸将者屡矣,而良玉偃蹇偾事,未正刑章,姑息酿患,是以卒至称兵犯阙而不顾也。高杰、祖宽皆刚悍难驯,恃功不戢,而杰尤为凶骜。然杰被戕于锐意进取之时,宽受诛于力战赴援之后,死非其罪,不能无遗憾焉。
部分译文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早年曾官任辽东车右营都司。崇祯元年(1628),宁远城发生兵变,巡抚毕自肃自杀而死,良玉因为此事丢官回了家乡。后来恢复了官职。总理马世龙让他跟随游击将军曹文诏前去援助玉田、丰润两地,接连攻战了洪桥、大堑山,一直打到遵化。评定恢复以上四城的功劳,他与文诏等都升了官,然后在昌平督治侍郎侯恂的麾下供职。大凌河被围告急,庄烈帝诏令昌平军赶去支援,总兵官尤世威因护守皇陵不能去,就推荐良玉代他率兵前往。过后,侯恂推举他做了副将,带队在松山、杏山下与敌作战,经评定功劳排在第一名。
良玉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被叔父带大。等到他显贵的时候,连母亲的姓氏都不知道。他身材修长,面带红色,矫健勇猛,善于左右张弓射箭。他不大识字,但有智谋,善于安抚士兵,能得到他们的欢心,因此每每打仗都能立功。这时陕西的造反农民进入河南,妄图攻占怀庆。朝廷命令良玉率领昌平军前往剿除,大体要他专门办理河南的军事。当进攻修武、清化的乱军窜入平阳时,朝廷诏令他到山西去抵御,杀伤、俘获了许多敌人。河南巡抚樊尚瞡认为让良玉驻军泽州,扼守河南、山西间咽喉地段,还可以作为四周的援兵。庄烈帝同意了。这时曹文诏率领着陕西的军队,朝廷命令良玉接受樊尚瞡的节制,与文诏齐心讨伐乱民,一旦有危急战事,那么陕西的兵力向东,河南的兵力向西,良玉的军队则从中截击。
六年(1633)正月,乱兵进犯隰州,打下阳城。良玉在涉县的西陂地方打败了它。二月,良玉的军队同乱兵争战武安,大败。尚瞡被罢官,由太常少卿元默代其职。三月,乱兵又一次进入河内,良玉从辉县出兵驱逐他们,敌人逃往修武,杀死了游击将领越效忠,追赶参将陶希谦,希谦从马上掉下来摔死。良玉在万善驿打击贼寇,一直追到柳树口才大败他们,捉拿了几个贼寇首领。贼寇于是向西逃跑。河南的兵额只有七千,和贼人几次作战,死伤得已经差不多了。良玉率领昌平军队二千多人,几次作战,虽然有功绩,但势力很单薄。总兵邓王己刚在莱州立了功,朝廷命令他率领川兵,加上石石主的土司马凤仪的兵力立即赴援良玉,同良玉一起追杀贼寇。不久,凤仪因为孤军作战,在侯家庄全军覆没。
这个时候,贼寇的势力已经十分旺盛,兵力纵横在三晋、京城周围以及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曹文诏、李卑、艾万年、汤九州、邓王己、良玉等各位将领先后同贼寇作战,胜负大致相当。良玉、邓王己负责办理河南战事,在官村、沁河、清化、万善等地多次打败贼寇。良玉又在武安八德地方堵住他们,杀死俘获敌兵人数特别多。恰好皇上任命倪宠、王朴做总兵,率领京营的六千兵力赶赴河南,让宦官杨进朝、卢九德监督他们的军队,并且另外派宦官监督良玉等人的军队。职方郎中李继贞说:“良玉、李卑亲身经历过多次战斗,地位反而在倪宠、王朴之下。恐怕他们听到了会灰心。”于是让良玉、李卑任职都督佥事,做援剿总兵官,同倪宠、王朴官职大体相当。京营的军队到后,联合攻击贼寇,几次立功。良玉在济源、河内打败贼寇,又在永宁、青山岭、银洞沟打败他们。继而从叶县追赶到小武当山,都斩杀了很多贼军将士。然而各位将领因为宦官监督军事,心里都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