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担劳苦,所以他的队伍最强干。他还曾经分派兵力去营救战败的其他队伍呢。到现在,他的精锐兵力丧失完了,城外也没有援兵。过了几天,清远城被打了下来,常灿死了。邦彦率领几十个人继续巷战,肩上被砍了三刀,没死,逃到朱氏的花园中,看到学熙上吊死了,就给他祭拜、哭丧,过一会儿功夫也被抓获,给他送来食品,他不吃,在牢中关了五天后,被杀掉了。邦彦死后,子壮也被抓了,过了一个月,家玉也跳水自杀了。
永明王追赠邦彦为兵部尚书,谥忠愍,荫封他的儿子为锦衣指挥。
苏观生,字宇霖,东莞人。他三十岁时才为县学生员。崇祯年间,经保举担任了无极县知县。总督范志完推荐说他有才干,朝廷晋升他为永平同知,监察军队的作战纪律,不久升为户部员外郎。十七年(1644),京师失陷,他逃回南京,升任郎中,到苏州催收粮饷。第二年五月,南京被打下,他逃往杭州。刚好唐王朱聿键到了,观生前往拜见。唐王和他谈话后十分高兴,和他一道乘船到了福建。观生和郑芝龙、鸿逵兄弟两个一道拥立唐王做了皇帝,唐王提升他为翰林学士,不久升任礼部右侍郎兼学士。开设了储贤馆,分十二科,招揽四方人才,由观生负责其事。观生发誓以清廉自持,也稍微有些文采、学识,不过当时他还没有什么名望。唐王因为他是老部下,对他的眷爱和恩惠超过了别的朝臣,短时间内就破格提拔他做了东阁大学士,参与国家军政大事的处理。
观生多次敦请唐王出兵,看到郑氏不能够大有作为,那里一切事权都被他们把持着,就请唐王奔赴赣州,谋划江西、湖广。唐王就决定让观生先过去。第二年,观生到了赣州,大力征兵买马,但因为粮饷跟不上,最终还是不能出兵作战。
到了顺治三年(1646)三月,大清兵打下吉安,总督万元吉请求救援,观生派了二百人过去。元吉让他们帮助守卫绵津滩,碰上大清兵,他们就溃退了。元吉于是退回到赣州,大清兵跟着就包围了赣州城。观生逃往南康,赣州几次派人告急求援,他都不敢去救援。六月,大清兵撤退到水西扎营,观生才派了三千人过去帮助赣州守城。过了很久,别的军队中将领战败。九月份大清兵再来攻城时,他的三千人就都撤退了。当时观生移兵驻扎在南安,福建战事危急时,他也没能过去援救。唐王聿键死在汀州,赣州也被打了下来,观生退入广州城。监纪主事陈邦彦劝他赶快奔赴惠州、潮州,扼守漳、泉,那么两广还可以自保。观生没有听从。
正好丁魁楚等人讨论立永明王做皇帝,观生想和他们一道干。魁楚一向瞧不起他,拒绝和他商量,吕大器也把他训斥了一番。又碰巧唐王的弟弟聿钅粤和大学士何吾驺从福建来了,南海人关捷先、番禺人梁朝钟首先提出哥哥去世应由弟弟即位的意见。观生就和吾驺以及布政使顾元镜、侍郎王应华、曾道唯等人于十一月二日拥立聿钅粤做了皇帝,把都司署当作行宫。当天唐王就封观生为建明伯,掌管兵部的事务,提升了吾驺等人的官职,晋用捷先为吏部尚书,不久观生又和元镜、应华、道唯一起加官为东阁大学士,分管各部的事务。当时唐王仓猝之间登基,为了修建宫室,治办车马、服饰、仪仗队,全国一片繁忙,晚上像白天一样不得安宁。不到十天功夫就封了几千人做官,衣冠袍带都是从戏子们那里借来的。
永明王在肇庆监国以后,派给事中彭。。、主事陈嘉谟拿着敕令过去向唐王宣示。彭。。是顺德人,经过家乡时就祭拜祖先的家庙,把儿子托付给了友人。到广州以后,他们用拜见藩王的礼节拜见唐王,详细地评论皇族的辈份、排行以及二王监国的先后次序,话说得很严肃,还一一批评了观生等人。观生恼了,把他们抓起来杀了,彭火翟、嘉谟都不屈而死。于是唐王和永明王之间就整顿兵马天天相互攻打。观生让番禺人陈际泰担任督师,和永明王的总督林佳鼎在三水开战。战败后,又召来几万名海盗,派大将林察统帅。
十二月二日,双方在海口交战,杀掉了佳鼎。观生得意起来,开始在朝廷里粉饰太平,并且大力重用捷先和朝钟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