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一百七十一(2/10)

钱德洪,名宽,字德洪,后以字行,改字洪甫,余姚人。王守仁自尚书归里,德洪偕数十人共学焉。四方士踵至,德洪与王畿先为疏通其大旨,而后卒业于守仁。嘉靖五年举会试,径归。七年冬,偕畿赴廷试,闻守仁讣,乃奔丧至贵溪。议丧服,德洪曰:“某有亲在,麻衣布绖弗敢有加焉。”畿曰:“我无亲。”遂服斩衰。丧归,德洪与畿筑室于场,以终心丧。十一年始成士。累官刑郎中。郭勋下诏狱,移定罪,德洪据狱词论死。廷臣坐以不轨,言德洪不习刑名。而帝雅不勋死,因言官疏,下德洪诏狱。所司上其罪,已狱矣。帝曰:“始朕命刑官毋梏勋,德洪故违之,与勋不领敕何异。”再下狱。御史杨爵、都督赵卿亦在系,德洪与讲《易》不辍。久之,斥为民。德洪既废,遂周游四方,讲良知学。时士大夫率务讲学为名,而德洪、畿以守仁第弟,尤为人所宗。德洪彻悟不如畿,畿持循亦不如德洪,然畿竟于禅,而德洪犹不失儒者矩矱云。

监祭酒,作《心图说》以教士。拜礼侍郎。仿《大学衍义补》,作《格通》,上于朝。历南京吏、礼、兵三尚书。南京尚侈靡,为定丧葬之制颁行之。老,请致仕。年九十五卒。

穆宗立,复官,阶朝列大夫,致仕。神宗嗣位,复一阶。卒年七十九。学者称绪山先生。

守益举正德六年会试第一,王守仁门。以廷对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逾年告归,谒守仁,讲学于赣州。宸濠反,与守仁军事。世宗即位,始赴官。嘉靖三年二月,帝去兴献帝本生之称。守益疏谏,忤旨,被责。逾月,复上疏曰:

生平所至,必建书院以祀献章。年九十,犹为南京之游。过江西,安福邹守益,守仁弟也,戒其同志曰:“甘泉先生来,吾辈当宪老而不乞言,慎毋轻有所论辨。”若初与守仁同讲学,后各立宗旨,守仁以致良知为宗,若以随验天理为宗。守仁言若之学为求之于外,若亦谓守仁格之说不可信者四。又曰:“明与吾言心不同。明所谓心,指方寸而言。吾之所谓心者,而不遗者也,故以吾之说为外。”一时学者遂分王、湛之学。

邹守益,字谦之,安福人。父贤,字恢才,弘治九年士。授南京大理评事,数有条奏,历官福建佥事,擒杀武平贼渠黄友胜。居家以孝友称。

朱节,字守中。正德八年士。为御史,巡山东。大盗起

初,守仁倡其乡,邻境从游者甚众,德洪、畿为之首。其最初受业者,则有余姚徐,山蔡宗衮、朱节及应良、卢可久、应典、董涷之属。

蒋信,字卿实,常德人。年十四,居丧毁瘠。与同郡冀元亨善,王守仁谪龙场,过其地,偕元亨事焉。嘉靖初,贡京师,复师湛若。若为南祭酒,门下士多分教。至十一年,举士,累官四川利佥事。却播州土官贿,置妖士于法。迁贵州提学副使。建书院二,廪群髦士其中。龙场故有守仁祠,为置祠田。坐擅离职守,除名。信初从守仁游时,未以良知教。后从若游最久,学得之湛氏为多。信践履笃实,不事虚谈。湖南学者宗其教,称之曰正学先生。卒年七十九。时宜兴周冲,字通,亦游王、湛之门。由举人授安训导,至唐府纪善。尝曰:“湛之认天理,即王之致良知也。”与信集师说为《新泉问辨录》。两家门人各相非笑,冲为疏通其旨焉。

昔先帝南巡,群臣章谏阻,先帝赫然震怒,岂不谓欺慢可罪哉。陛下在藩邸闻之,必以是为尽忠于先帝。今继大统,独不容群臣尽忠于陛下乎。

善,嘉靖三十五年士。以刑员外郎恤刑湖广,矜释甚众。擢山东提学佥事,时与诸生讲学。万历初,累官广东右布政使,谢病归。久之,以荐即家授太常卿,致仕。德涵、德溥。德涵,字汝海,隆庆五年士。历刑员外郎。张居正方禁讲学,德涵守之自若。御史傅应祯、刘台相继论居正,皆德涵里人,疑为党,为河南佥事。御史承风指劾之,贬秩归。善服习父训,践履无怠,称其家学。而德涵从耿定理游,定理不答。发愤湛思,自觉有得,由是专以悟为宗,于祖父所传,始一变矣。德溥,由万历十一年士。历司经局洗。善从德泳,万历十四年士。官御史。给事中李献可请预教太,斥为民。德泳偕同官救之,亦削籍。家居三十年,言者荐。光宗立,起尚宝少卿,历太常卿。魏忠贤用事,乞休归。所司将为忠贤建祠,德泳涂毁其募籍,乃止。

陛下隆本生之恩,屡下群臣会议,群臣据礼正言,致蒙诘让,路相传,有孝长之称。昔曾元以父寝疾,惮于易箦,盖之至也。而曾责之曰:“姑息”鲁公受天礼乐,以祀周公,盖尊之至也。而孔伤之曰“周公其衰矣”臣愿陛下勿以姑息事献帝,而使后世有其衰之叹。且群臣援经证古,陛下专意正统,此皆为陛下忠谋,乃不察而督过之,谓忤且慢。臣历观前史,如冷褒、段犹之徒,当时所谓忠,后世所斥以为邪媚也。师丹、司光之徒,当时所谓欺慢,后世所仰以为正直也。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古。望陛下不吝改过,察群臣之忠,信而用之,复召其去国者,无使人动摇国是,离间闱。

帝大怒,下诏狱拷掠,谪广德州判官。废祠,建复初书院,与学者讲授其间。稍迁南京礼郎中,州人立生祠以祀。闻守仁卒,为位哭,服心丧,日与吕柟、湛若、钱德洪、王畿、薛侃辈论学。考满都,即引疾归。久之,以荐起南京吏郎中,召为司经局洗。守益以太幼,未能阁,乃与霍韬上《圣功图》,自神尧茅茨土阶,至帝西苑耕稼蚕桑,凡为图十三。帝以为谤讪,几得罪,赖韬受帝知,事乃解。明年迁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夏言远之也。御史恺请留侍东,被谪。寻改南京祭酒。九庙灾,守益陈上下修之,言:“殷中宗、宗,反妖为祥,亨国长久。”帝大怒,落职归。

蔡宗衮,字希渊。正德十二年士。官至四川提学佥事。

湛氏门人最著者,永丰吕怀、德安何迁、婺源洪垣、归安唐枢。怀之言变化气质,迁之言知止,枢之言求真心,大约王、湛两家之间,而别为一义。垣则主于调停两家,而互救其失。皆不尽守师说也。怀,字汝德,南京太仆少卿。迁,字益之,南京刑侍郎。垣,字峻之,温州府知府。枢,刑主事,疏论李福达事,罢归,自有传。

先是,守仁主山东试,堂邑穆孔晖第一,后官侍讲学士,卒,赠礼右侍郎,谥文简。孔晖端雅好学,初不肯宗守仁说,久乃笃信之,自名王氏学,浸于释氏。而守益于戒惧慎独,盖兢兢焉。

守益天姿纯粹。守仁尝曰:“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谦之近之矣。”里居,日事讲学,四方从游者踵至,学者称东廓先生。居家二十余年卒。隆庆初,赠南京礼右侍郎,谥文庄。

,字曰仁,守仁女弟夫也。正德三年士。官至南京工郎中。良知之说,学者初多未信,为疏通辨析,畅其指要。守仁言:“徐生之温恭,蔡生之沉潜,朱生之明,皆我所不逮。”卒,年三十一,守仁哭之恸。一日讲毕,叹曰:“安得起曰仁九泉闻斯言乎!”率门人之其墓所,酹酒告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