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一百七十五(5/7)

意见不合。这时吏部左侍郎缺任,有人推举黄佐及礼部右侍郎崔桐。给事中徐霈、御史艾朴都认为“:桐与左侍郎许成名竞争该职位,以至于相互辱骂;而佐与同官王用宾也争想谋此职位,唯恐对方占先;最好都不任用。”夏言做堆积出决定:都不任用。

佐的学问是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但关于理气之说,独持一论。平生著述有二百六十余卷。其《乐典》一书,自称透露了自然界之奥秘。终年七十七岁。穆宗诏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柯维骐,字奇纯,莆田人。高祖柯潜为翰林学士,父柯英为徽州知府。维骐于嘉靖二年(1523)进士及第,授南京户部主事,未赴任就因病回归故里。张孚敬执政,创立新制,规定京中朝官病假满三年者,一律罢免,维骐也在被罢免之列。从此以后,他谢绝宾客,专心读书。年深日久,门人日多,先后达四百余人,维骐孜孜不倦引导扶持他们。近世学者乐于走捷径,怕多下功夫读书积累知识,甚至剽劫程朱学说,维骐对此顽固陋习十分不满,做左右二铭,教训学生要务实。《宋史》、《辽史》、《金史》原三书,维骐将三书合为一书,以《宋史》为主,《辽史》、《金史》为附篇,但仍把辽、金二朝皇帝列为本纪,名曰《宋史新编》。此书褒贬取舍,义例严整,历二十年而成。又著《史记考要》、《续莆阳文献志》,与其诗文集并行于世。

维骐自登进士以后五十年内,不曾做过一天官。其间经过倭寇之乱,家园被毁,家境更加贫寒,但他始终不妄取一物一钱。无什么嗜好,只好读书。虽抚按监司常常举荐他也未出来做官。隆庆初年,廷臣又举荐,因他年事已高,只授承德郎而令退休,终年七十八岁。

王慎中,字道思,晋江人。四岁即能诵诗,十八岁中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户部主事,不久改任礼部祠祭司。当时四方名士如唐顺之、陈束、李开先、赵时春、任翰、熊过、屠应翪、华察、陆铨、江以达、曾汴等都在户部供职,慎中同他们讨论学问,学识大有进步。

嘉靖十二年(1533),朝廷令选拔各部郎官为翰林,众人首推慎中。大学士张孚敬想召见慎中,他推辞不去。随后调为吏部考功员外郎,又晋升为郎中。忌妒他的人向孚敬说慎中的坏话,又因再次上疏反对真人张衍庆请封的奏疏,从而被贬为常州通判。稍后,历任南京户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很久以后升山东提学佥事,又改任江西参议,晋升河南参政。侍郎王杲奉命赈荒,他将赈荒事委托慎中,回朝后,王杲荐慎中,朝廷重用。逢嘉靖二十年(1541)考核地方官员,吏部认为慎中不合格。大学士夏言曾为礼部尚书时,慎中是他的下属,二人意见不合,乘此考核之时,指责慎中办事不谨严,削夺其官职。

慎中为文,最先主张效法秦和西汉,认为东汉以后无可取。后来懂得了欧阳修、曾巩的做文之法,于是把他以前的作品全部烧毁,一心一意效法欧、曾,尤其是曾巩。唐顺之开始不服,久而久之也同意慎中的意见。壮年时被罢官,更加致力于古文,加以充分发展,自成一家,与顺之齐名,天下人称之为王、唐,又称晋江、毗陵。慎中落职居家中,来向他求学的接踵而至。年五十一岁而终。李攀龙、王世贞这些后起之秀极力贬低他,却始终不能超过他,而攀龙本来是慎中提学山东时提拔的人才。慎中初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

高叔嗣,字子业,祥符人。十六岁做《申情赋》近万言,凡读过这篇赋的人莫不惊奇。十八岁乡试中举,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工部主事,后改吏部主事,又任稽勋郎中。出任山西左参政,审明冤案十二件,人称为神。调湖广按察使,年三十七岁而终。

叔嗣年少时就为本县李梦阳所赏识,后在吏部做官又与三原马理、武城王道同署办公,相互磋切文艺。叔嗣的诗清新娓婉,虽为梦阳所赏识,但并不同意他所持见解。陈束为其诗《苏门集》做序,说叔嗣的诗“有应物之冲澹,兼曲江之雄浑,体会了王、孟之清适,具有高、岑之悲壮”王世贞说:“子业的诗,如在高山鼓琴,沉思倏忽的往事,这时树木叶落,晴空万里;又如卫洗马言愁,憔悴不堪,令人心碎。”而蔡汝楠则认为叔嗣的诗为本朝第一。

蔡汝南,字子木。幼年随父至南京听国子监祭酒湛若水讲学,立即有所领悟。十岁中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行人。向王慎中、唐顺之及高叔嗣学诗。不久,进升刑部员外郎,后调南京刑部员外郎。与皇甫孝兄弟友善,与尚书顾瞞为忘年交。朝廷决定改归德州为府,升汝南为知府。因母亲去世归家守孝。在家乡召集诸生于石鼓书院,为他们讲经。他在归德行惠民之政,故他走后士民立祠纪念他。后历任江西左、右布政使,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召回朝任兵部右侍郎,随诸大臣求福西宫时,世宗见其貌不扬,改为南京工部右侍郎,不久去世。

汝南早年好诗,且有名气。中年好经学,在江西为官时,与邹守一、罗洪先交游,学问更有长进,然其诗从此不工。

陈束,字约之,鄞县人。天生聪慧绝伦,好读古书。会稽侍郎董王己当翰林时,闻束有才华,召来会见。陈束仍以儿童装束去见,考他词赋,挥笔成章。董王己非常赏识,把女儿许配给他,并带他去京城,束的名声更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