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司,后改东川府。十五年,复为顺庆。二十年,升为路,设录事司。户二千八百二十一,口九万五千一百五十六。(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县二、府一、州二。府领二县,州领五县。
录事司。
县二
南充,(下。至元二十年,并汉初入焉。)西充。(下。至元二十年,并流溪旧县入焉。)
府一
广安府,唐属宕渠、巴西、洛陵三郡。宋置广安军,又改宁西军。元至元十五年,废宁西军。二十年,升为广安府。旧领渠江、岳池、和溪、新明四县,后并和溪、新明入岳池。领二县:
渠江,(下。倚郭。)岳池。(下。)
州二
蓬州,(下。)唐改蓬山郡,又仍为蓬州。元初立宣抚都元帅府,后罢。至元二十年,立蓬州路总管府,后复为蓬州。领三县:
相如,(至元二十年,以金城寨入焉。)营山,(下。至元二十年,并良山入焉。)仪陇。(下。至元二十年,并蓬池、伏虞入焉。)
渠州,(下。)唐初为渠州,又改濆山郡,又为渠州。宋属潼川府。元至元十一年,立渠州安抚司。二十年,罢安抚司,以渠州为散郡。领二县:
流江,(下。)大竹。(下。至元二十年,并邻山、邻水入焉。)
潼川府,唐梓州,又改梓潼郡,又为梓州。宋改静戎军,又改静安军,又升潼川府。兵后地荒,元初复立府治。至元二十年,并涪城及录事司入郪县,通泉入射洪,东关入盐亭,铜山入中江。领县四、州二。(户口阙。)
县四
郪县,(下。倚郭。)中江,(下。)射洪,(下。)盐亭。(下。)
州二
遂宁州,(下。)唐遂州,又改遂宁郡。宋为遂宁府。元初因之。至元十九年,并遂宁、青石二县入小溪,长江入蓬溪,后复改为州。领二县:
小溪,(下。)蓬溪。(下。)
绵州,(下。)唐更改不常。元初隶成都路。元至元二十年,并魏城入本州,改隶潼川路。领二县:
彰明,(下。)罗江。(下。)
永宁路。(下。阙。)领州一。
筠连州。(下。阙。至元十七年,枢密院言:“四川行省参政行诸蛮夷部宣慰司昝顺言,先是奉旨以高州,筠连州腾川县隶安抚郭汉杰立站,今汉杰已并蛮洞五十六。有旨昝顺所陈,卿等与中书议,臣等以为宜遣使行视之。”帝曰:“此五十六洞如旧隶高州、筠连,则与郭汉杰立站,否则还之昝顺。”)领一县:
腾川。(下。)
四川南道宣慰司(至元十六年立。)
重庆路,(上。)唐渝州。宋更名恭州,又升重庆府。元至元十六年,立重庆路总管府。二十一年,升为上路,割忠、涪二州为属郡。二十二年,又割泸、合来属,省壁山入巴县,废南平军入南川县为属邑,置录事司。户二万二千三百九十五,口九万三千五百三十五。(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县三、州四。州领十县。(本路三堆、中嶆、赵市等处屯田四百二十顷。)
录事司。
县三
巴县,(下。倚郭。)江津,(下。至元十六年,赐四川行省参政昝顺田民百八十户于江津县。)南川。(下。)
州四
泸州,(下。)唐改泸川郡为泸州。宋为泸川军。元至元二十年,并泸川县入焉。二十二年,隶重庆路。领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