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五(7/7)

千二百五十六。领司一、县四。

录事司。

县四

曲江,(中。元初分县城西厢地及城外三厢,属录事司。)乐昌,(下。)仁化,(下。)乳源。(下。)

惠州路,(下。)唐循州。宋改惠州,又改博罗郡,又复为惠州。元至元十六年,改惠州路总管府。户一万九千八百三,口九万九千一十五。领县四:

归善,(下。倚郭。)博罗,(下。)海丰,(下。)河源。(下。)

南雄路,(下。)本始兴县。唐初属韶州。五代刘氏割韶之浈昌、始兴二县置雄州。宋以河北有雄州,改为南雄州。元至元十五年,改南雄路总管府。户一万七百九十二,口五万三千九百六十。领县二:

保昌,(下。本浈昌,宋改今名。)始兴。(下。)

潮州路,(下。)唐初为潮州,又改潮阳郡,又复为潮州。元至元十五年归附。十六年,改为总管府,以孟招讨镇守,未几移镇漳州,土豪各据其地。二十一年,广东道宣慰使月的迷失以兵来招谕。二十三年,复为江西等处行枢密院副使兼广东道宣慰使以镇之,始定。户六万三千六百五十,口四十四万五千五百五十。领司一、县三。

录事司。(至元二十二年始立。)

县三

海阳,(下。倚郭。)潮阳,(下。)揭阳。(下。)

德庆路,(下。)唐初为南康州,又名康州,又改晋康郡。宋升德庆府。元至元十三年,徇广东,既取广州,而德庆未下。十四年,广西宣慰司以兵取之,改隶广西道。十七年,立德庆路总管府,后仍属广东道。户一万二千七百五,口三万二千九百九十七。领县二:

端溪,(下。)泷水。(下。)

肇庆路,(下。)唐初为端州,又改高要郡,又仍为端州。宋升肇庆府。元至元十三年,徇广东,惟肇庆未附。十六年,广南西道宣慰司定之,因隶广西。十七年,改为下路总管府,仍属广东。户三万三千三百三十八,口五万五千四百二十九。领县二:

高要,(中。倚郭。)四会。(中。)

英德州,(下。)唐洭州。五代南汉为英州。宋升英德府。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五年,立英德路总管府。二十三年,降为散州。大德四年,复为路。(本州素为寇盗渊薮。大德四年,达鲁花赤脱欢察儿此岁招降群盗至二千余户,遂升英德为路,命脱欢察儿为达鲁花赤兼万户以镇之。)至大元年,复降为州。领县一:

翁源。(大德五年置。)

梅州,(下。)唐为程乡县,属潮州。五代南汉置敬州。宋改梅州。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六年,置总管府。二十三年,改为散州。户二千四百七十八,口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五。领县一:

程乡。

南恩州,(下。)唐恩州,又为齐安郡。宋改南恩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南恩路总管府,十九年降为散州。户一万九千三百七十三,口九万六千八百六十五。领县二:

阳江,(下。)阳春。(下。)

封州,(下。)唐改为临封郡,后复为封州。元至元十三年归附。明年,广人叛,广西宣慰司以兵定之,遂隶西道。十六年,立封州路总管府,后又降为散州,仍属东道。户二千七十七,口一万七百四十二。领县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