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率敢死队五百人,乘筏进击。塔思引骑兵沿岸迎射,大破敌军,溺死者过半,其余皆退入郢城。城坚不能破,蒙古军俘获人口、马牛数万而还。
八年十月,复攻邓州,兵至蕲州、黄州。蕲州守将遣使献金帛、牛酒以犒蒙军,并称:“宋一小国,多年来一直向大朝进贡,希王以生灵为念。”塔思遂不攻城,而攻克符镇及六安之焦家寨。
太宗九年九月,塔思率军由八柳渡黄河,直入汴京。金守臣刘甫置酒宴于大庆殿。塔思说“:此殿是故金主所居之地,我乃人臣,不可于此处宴饮。”于是改宴于刘甫家中。十月,与口温不花攻光州,宋主将黄舜卿开门投降。口温不花进军黄州,塔思攻大苏山,斩首数千级,俘获人口、牛马数以千计。十年正月,蒙军至安庆府,官民逃往江东。蒙军至北峡关,宋汪统制率兵三千投降,塔思将他迁于尉氏。九月,太宗在行宫大宴群臣,塔思大醉。太宗对侍臣说“:塔思的精神恍惚,恐不久于人世!”是年十二月,塔思还归云中。十一年三月逝世,年二十八岁。子硕笃儿年幼,由其弟速浑察袭爵位。
速浑察为孛鲁次子,禀性严厉,赏罚分明。与兄塔思随太宗攻凤翔有功。曾领兵至潼关,与金军屡战屡捷。灭金之后,又随皇子阔出攻宋枣阳,占领郢城。
塔思死,速浑察袭鲁国王爵位后,于上京之西阿儿查秃置营,总领中都行省之蒙古军和汉军。凡其他行省监镇事,必先报告速浑察,定其可否,然后奏陈皇帝。太宗曾遣使至速浑察处,见其威容凛然,军纪整肃,还朝如实报告皇帝,帝曰“:真木华黎的子孙也。”蒙古皇帝所封各王国,其使者每见皇帝皆仓皇失措,连话也不敢说,必经一番慰抚之后,才得尽言其所欲言。有人认为这是由于皇帝威严使人畏惧,建议皇帝对他们“稍加宽恕以待之”速浑察说:“你的话是正确的,但须因时而异,宽猛各有所宜。天下初定,民心未定,万一守臣放纵不羁,事变突然发生,那时悔之晚矣。”不久,速浑察去世。延。。三年(1316),赠宣忠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东平郡王,谥“忠宣”
乃燕,速浑察之子,性谦和,好学,以贤能著称。
速浑察死后,宪宗命乃燕承袭爵位。乃燕极力推辞说:“臣有兄忽林池,应由他承袭。”宪宗说:“朕知道,但忽林池软弱,不能胜任。”忽林池也坚持推让,乃燕仍力辞不受,对宪宗说道:“王爵是不敢受的,但愿代臣兄行军国之事。”终于由忽林池袭为国王,然事无大小,都必须与乃燕商议而后行。乃燕对政事处理精当及时,无所积压。
世祖在即皇位之前,常与乃燕讨论国事。乃燕熟悉典章制度,诸事应如何办理,均详加说明,世祖对左右侍臣道:“乃燕日后必有大用。”因称他为“薛禅”,汉语为“大贤”的意思。乃燕虽地位显要,但小心谨慎,常教育子弟说“:我们先世随太祖在枪林箭雨中东征西讨,披坚执锐,斩将夺旗,勤劳四十余年,功勋卓著,名扬天下,全家厚蒙圣恩,可谓至极。尔等切勿骄惰,破坏先王的名声,要铭记在心。”不久病卒。世祖闻耗,为之悲痛。至正八年(1348),赠中奉大夫、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鲁郡公。
硕德,乃燕之子,聪敏能干。世祖即位,硕德为宫中警卫,负责朝廷礼仪事宜,后任同知通政院事。有人提出,辽东之斡拙、吉烈灭二部族多次为寇,应该派皇帝侍臣去安抚。世祖一时难找人选,大家都举荐硕德,认为他是元勋后代,非他莫属。世祖问硕德如何,硕德说:“臣先王从太祖平定天下,不辞艰险,建功立业。陛下若不嫌臣年少愚钝,请让臣去。”世祖大喜,赐御衣,设宴饯行。硕德至辽东后,先召集诸万户屯兵险要地方,然后查究为寇之事,将为首者诛杀,于是胁从者皆降。世祖大喜,予以奖赏。其后硕德又从征乃颜及出使西域,屡建殊勋。死后赠推忠宣惠宁远功臣,谥“忠敏”,加赠资善大夫、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上护军,追封鲁郡公。
霸突鲁,木华黎之孙,勃鲁之第三子。从世祖征伐,为先锋元帅,累立战功。世祖即位前曾问霸突鲁:“天下初定,我欲劝主上屯驻于回鹘,休兵息民,你看如何?”霸突鲁对曰:“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大漠。而且天子必须居中以受四方的朝见。大王果欲统御天下,非驻燕不可。”世祖有所省悟地说:“若不是你这样说,我几乎失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