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一(7/7)

数十倍的义军自上流乘舰顺风而下。诸将惊恐失色,星吉说:“没关系,风势盛,敌舰停泊困难,我们埋伏在港湾河汊内,等敌军过了我们再随后出击,无不取胜。”果如星吉所料,官军殊死战斗,大破敌军。围攻安庆的义军,闻清水湾失利,也撤围而去。元军收复湖口、江州。星吉命王惟恭守小孤山,自己扼守番阳口。

这时期内,义军已占有湖广,江西亦在掌握之中,淮、浙一带人民也起而响应,元军无后援,且士卒疲惫,粮食缺乏,将卒都无斗志,有人说东南大势已去。星吉言峻色厉地对全军说“:我们受命守江西,必须与江西共存亡。”不久,义军乘大船从各方面进攻,元军拼死战斗,死亡几尽,星吉侄子伯不华战死,星吉亦中箭昏倒,为义军所俘。他拒不投降,绝食十日而死,年五十七岁。

星吉为人公正廉洁,办事英明果断,能与将士同甘共苦,以忠义激动人心,故在战斗中常能以少胜多,将士为他拼死效力。

福寿,唐兀族人,自幼英俊,好读书,与人交谈,对答如流。长大后加入宫廷宿卫,后授为长宁寺少卿,改任引进使,升知侍仪使、正使;出京为饶州路达鲁花赤,又升淮西廉访副使、工部侍郎、佥太常礼仪院事;拜监察御史,改户部侍郎,再升户部尚书;出为燕南廉访使,转同知枢密院事。

至正十一年(1351),颍州人民起义反元,当时顺帝在上都,如何应付,廷臣们犹豫不决,主张先奏报皇上等待决定。福寿则认为事情紧迫,等待皇帝决定就来不及了。于是决议调兵五百,遣卫官哈剌章、忻都、怯来先去讨伐,然后上报皇帝。顺帝认为福寿的措置得当。第二年任他为也可札鲁忽赤,不久出任淮南行省平章政事。这时,泗州已为义军所有,元军镇压无功。福寿到任后,加紧督战,为防御上游东下的义军,计划筑石头城,截堵江面。

至正十五年,升福寿为江南行御史台御史大夫。他到任前集庆告急,来救援的苗军杀湖广平章政事阿鲁灰叛元,集庆无援。其后,高邮、庐州、和州均为义军占领,集庆更加危急,且仓无积粮。福寿到任,下令城内富者资助粮饷,激励将士,固守集庆。

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朱元璋领导的大明军围攻集庆、福寿多次督兵出战,但因孤立无援,被义军攻破。百官皆狂奔逃命,而福寿仍坐于凤凰台下指挥,有人劝他逃走,他说:“我是国家重臣,城存则生,城破则亡,向哪里逃!”义军入城,福寿遇难。朝廷闻知,赠金紫光禄大夫、江浙行省左丞相、上柱国,追封卫国公,谥忠肃。

道童,高昌人,自号石岩。性情深沉寡言,因出身于官宦世家而授直省舍人。后调任信州路总管,又改为平江路总管。至正元年(1341)任大都路达鲁花赤,出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刚召回京任中书省参政不久,又出任江浙行省右丞,升本省平章政事。道童为官清廉,才能出众,素负重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