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崖,该地险要难攻,故不注意设防。史枢奉宪宗之命率强健士卒数十去侦察,探出进军道路。宪宗令枢急速攻取,宋军降。皇帝赐宴,皇后赐酒,表彰其功。九年,随史天泽在嘉陵江击败宋将吕文德,追至重庆而还。诏赐黄金五十两、白金二百两、锦一匹。
世祖即位,赐史枢金虎符。中统二年(1261),随天泽扈驾北征。三年,随天泽讨伐济南叛将李王。。济南城西南有大涧,横贯历山,枢领一军扼守这险要之地,屯军于涧两边,涧中竖立木栅。涧水暴涨,冲坏涧中木栅。枢估计贼兵必乘机于夜间突出,命做芦苇火把数百置于涧两岸的城寨之上。夜三更,贼果出,城寨上火炬飞掷,风大火烈,万箭齐发,贼军大溃,自相践踏,死者不可胜计。不久,李王。。就擒。
至元四年(1267),宋军围攻开、达诸州。朝廷任史枢为左壁总帅,佩虎符,总领河南、山东、怀孟、平阳、太原、京兆、延安等军。宋兵闻讯,仓皇撤走。七年,进史枢昭勇大将军、凤州经略使。十二年,随丞相伯颜伐宋。宋平,授安吉州安抚使。安吉州归附元朝,百姓未服,常据险要之地以自卫,不愿接受元朝的统治。史枢极力招抚,复业为民者以千万计。
至元十四年,因病还乡。十九年,又起任为东京路总管,但不肯就职。二十三年,拜中奉大夫、山东东西道宣慰使,先在济南,后迁至益都。二十四年卒,享年六十七岁。
史天祥,父怀德,为尚书史秉直之弟。太祖八年(1213),太师、国王木华黎随太祖伐金时,史天祥随伯父秉直在涿州投顺太祖,木华黎命史怀德在其帐下统领黑军,任天祥为都镇抚。先选降卒身长武勇者二百人交他统领,后又招收壮丁万余。随大军攻取霸州、文安、大城、沧滨、长山等二十余城,后又向东夺得淄、沂、密三州。所到之处,天祥都是身先登城,因功赐银符。又随大军攻燕,未克。
太祖九年,攻取高州,连克惠和、金源、和众、龙山、利州、建州、富庶等十五城,只有大宁未下。史天祥俘获金将完颜胡速,木华黎要把他杀掉,天祥劝道:“杀一人于敌无损,却正好使天下人与我们为敌。他投降时曾答应不杀,今若杀他,如何取信于后来之人,不如任用他为我们效力。”于是授完颜胡速为千户。再合兵攻大宁城,史怀德先登城,擒敌二将,然为流矢所中而阵亡,其所统之黑军交史天祥统领。天祥因其父死,悲愤交集,攻城愈急。
太祖十年,与大帅乌野儿招降金北京留守银答忽、同知乌古伦,进攻北京附近诸寨。磨云山王都统首先来投诚,史天祥命他入列崖,擒金都统不剌。天祥亲自给他松绑,向他讲明大义。不剌感激不杀之恩,愿为蒙军效力。天祥看出他是真心降顺,准他与王都统去说降城子崖的王家奴。又命此三人去招降楼子崖等二十余寨,得老幼数万人,精兵八千。金西乾河之答鲁、五指山之杨赵奴独坚守不降,史天祥多次攻击,大小百余战,最后是赵奴战死,答鲁败逃,得其户二万。因功授天祥西山总帅兵马。兴州节度使赵守玉反叛,史天祥与乌野儿分兵讨平。答鲁后复聚众攻龙山,将乌野儿刺中落马,幸天祥救回。天祥等再整军出战,大败敌军,斩首八千级,答鲁战死。蒙军进克中兴府。张致盘踞锦州以抗拒蒙古势力,天祥随木华黎讨平。与契丹汉军会师,生擒关肃,收复利州,杀刘禄于银治,斩首五十级,平定了尖山、香炉、红螺、塔山、大虫、骆驼、团崖诸寨,俘虏百姓万余人,收降锦州旧将杜节及黑军五百人,黑军命杜节统领。
太祖十一年,史天祥在鱼儿泺朝见太祖,赐他金符,授提控元帅。是年,他率师攻克盖、金、苏、复等州,俘金将完颜奴、耶律神都马。因功升为镇国上将军、利州节度使、所部降民都总管、监军兵马元帅等职。十二年,祁和尚率领一支人马占据武平,天祥率军讨平,俘金将巢元帅。又在兴州之车河歼灭重儿反蒙军万人。十四年,暂任兵马都元帅,蒙古军、汉军及黑军均受他统领调遣。这年,天祥攻克河东、平阳、河中、岢岚、绛州、石州、隰州、吉州、廓州等八十余城。
十五年,蒙军至真定,木华黎令天祥攻城。天祥请示说“:攻城恐会戮杀无辜平民,不如先派人去说服他们投降,如果不听,再攻城不晚。”木华黎同意,天祥去见守将武仙,说明祸福利害,武仙愿降。吾也而建议留天祥镇守真定,木华黎道:“天下未定,智勇之士岂可离开我。我将另派人镇守。”决定以秉直之子史天倪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守真定,以史天祥为左副都元帅,领兵屯驻于邢州西之遥水山下。当时是武仙的哥哥武贵率万人在山上建立营垒,顽强抵抗。史天祥与完颜胡速率黑军百人由险峻而狭窄的山路攀援而上,全俘金军。武仙不禁惊异说“:公好像是长了翅膀,不然何以能上此高山。”接着蒙军攻下邢州、磁州、相州、单州、胜州、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