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夏,文炳有疾,奏请解机务,诏曰
三月,有诏以时向暑,命伯颜军驻建康,文炳军驻镇江。时扬州、真州
守不下,常州、苏州既降复叛。张世杰、孙虎臣约真、扬兵誓死战,真、扬兵战每败,不敢
。世杰等陈大舰万艘,碇焦山下江中,劲卒居前。文炳
犯之,载士选别船。弟之
士表请从,文炳顾曰:“吾弟仅汝一
,脱吾与士选不返,士元、士秀犹足杀敌,吾不忍汝往也。”士表固请,乃许。文炳乘
船,建大将旗鼓,士选、士表船翼之,大呼突阵,诸将继
,飞矢蔽日。战酣,短兵相接,宋兵亦殊死战,声震天地,横尸委仗,江
为之不
。自寅至午,宋师大败,世杰走,文炳追及于夹滩。世杰收溃卒复战,又破之,遂东走于海。文炳船小,不可
海,夜乃还。俘甲士万余人,悉纵不杀,获战船七百艘,宋力自此遂穷。
十四年,帝在上都,适北边有警,亲将北伐。正月,急召文炳。四月,文炳至自临安。比至,帝日问来期。及至,即召
。文炳拜稽首曰:“今南方已平,臣无所效力,请事北边。”帝曰:“朕召卿,意不在是也。竖
盗兵,朕自抚定。山以南,国之
本也,尽以托卿。卒有不虞,便宜
置以闻。中书省、枢密院事无大小,咨卿而行,已敕主者,卿其勉之。”文炳避谢,不许,因奏曰:“臣在临安时,阿里伯奉诏检括宋诸藏货宝,追索没匿甚细,人实苦之。宋人未洽吾德,遽苦之以财,恐非安怀之
。”即诏罢之。又曰:“昔者泉州蒲寿庚以城降,寿庚素主市舶,谓宜重其事权,使为我扞海寇,诱诸蛮臣服,因解所佩金虎符佩寿庚矣,惟陛下恕其专擅之罪。”帝大嘉之,更赐金虎符。燕劳毕,即听陛辞。文炳求见皇太
,帝许之,复敕太
曰:“董文炳所任甚重,见毕即遣行。”既见,
谕恳至。文炳留士选宿卫,即日就
,凡在上都三日。
伯颜命文炳城,罢宋官府,散其诸军,封库藏,收礼乐
及诸图籍。文炳取宋主诸玺符上于伯颜。伯颜以宋主
觐,有诏留事一委文炳。禁戢豪猾,抚
士女,宋民不知易主。时翰林学士李槃奉诏招宋士至临安,文炳谓之曰:“国可灭,史不可没。宋十六主,有天下三百余年,其太史所记
在史馆,宜悉收以备典礼。”乃得宋史及诸注记五千余册,归之国史院。宋宗室福王与芮赴京师,遍以重宝致诸贵人,文炳独却不受。及官录与芮家,
籍受宝者,惟文炳无名。伯颜
朝奏曰:“臣等奉天威平宋,宋既已平,怀徕安集之功,董文炳居多。”帝曰:“文炳吾旧臣,忠勤朕所素知。”乃拜资德大夫、中书左丞。
时张世杰奉吉王鸑据台州,而闽中亦为宋守。敕文炳兵,所过禁士
无敢履践田麦,曰:“在仓者吾既
之,在野者汝又践之,新邑之民何以续命?”是以南人
之,不忍以兵相向。次台州,世杰遁。诸将先俘州民,文炳下令曰:“台人首效顺于我,我不暇有,故世杰据之,其民何罪?敢有不纵所俘者,以军法论!”得免者数万
。至温州,温州未下,令曰:“毋取
女,毋掠民有。”众曰:“诺。”其守将火城中逃,文炳亟命灭火,追擒其将,数其残民之罪,斩以徇。逾岭,闽人扶老来迎,漳、泉、建宁、邵武诸郡皆送款来附。凡得州若
、县若
、
若
。闽人
文炳德最
,庙而祀之。
是岁,大举兵伐宋,丞相伯颜自襄东下,与宋人战
罗堡。文炳以九月发正
,十一年正月,会伯颜于安庆。安庆守将范文虎以城降。文炳请于伯颜曰:“大军既疲于
罗堡,吾兵当前行。”伯颜许之。宋都督贾似
来御,师陈于芜湖,似
弃师走。次当涂,文炳复言于伯颜曰:“采石当江之南,和州对峙,不取,必有后顾。”遂
攻之,降知州事王喜。
炳麾士卒却避,贵乘之,压军而阵。文炳病创甚,士选请代战,文炳壮而遣之,复自起束创,手剑督战。士选以戈击贵将仆,不死,获之以献。贵遂去,不敢复来。
十月,诸军分三而
,文炳居左,由江并海趋临安。先是,江
军佥判李世修
降不果,文炳檄谕之,世修以城来附,令权本军安抚使。所过民不知兵,凡获生
,悉纵遣之,无敢匿者,威信前布,皆望旗而服。张瑄有众数千,负海为横,文炳命招讨使王世
及士选往降之。士选单舸至瑄所,谕以威德,瑄降,得海舶五百。十三年
正月,次盐官。盐官,临安剧县,俟救至,招之再返不下。将佐请屠之,文炳曰:“县去临安不百里,声势相及,临安约降已有成言,吾轻杀一人,则害大计,况屠一县耶?”于是遣人
城谕意,县降。遂会伯颜于临安城北。张世杰
以其主逃之海,文炳绕
临安城南,戍浙江亭。世杰计不行,乃窃宋主弟吉王鸑、广王昺南走,而宋主鳷遂降。
至大都,更日至中书、枢密,不署中书案。平章政事阿合方恃
用事,生杀任情,惟畏文炳,
状为之少敛。尝执笔请曰:“相公官为左丞,当署省案。”请至再四,不肯署。皇太
闻之,谓
臣竹忽纳曰:“董文炳
虑,非尔曹所知。”后或私问其故,文炳曰:“主上所付托者,在
本之重,非文移之细。且吾少徇则济
,不徇则致谗。谗行则
危,而
失付托本意。吾是以预其大政,而略其细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