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
李昶,字士都,东平须城人。父世弼,从外家受孙明复《秋》,得其宗旨。金贞祐初,三赴廷试,不第,推恩授彭城簿,志壹郁不乐,遂复求试。一夕,梦在李彦榜下及第,阅计偕之士,无之,时昶年十六,已能为程文,乃更其名曰彦。兴定二年,父
廷试,昶果以《
秋》中第二甲第二人,世弼第三甲第三人,父
褒贬各异,时人以比向、歆,而世弼遂不复任,晚乃授东平教授以卒。昶颖悟过人,读书如夙习,无故不
外,邻里罕识
鹗乐易,为文章不事雕饰,尝曰:“学者当以穷理为先,分章析句,乃经生举
之业,非为己之学也。”著《论语集义》一卷,《汝南遗事》二卷,诗文四十卷,曰《应
集》。无
,以婿周铎
之纲承其祀。之纲官至翰林侍讲学士。
甲辰冬,世祖在藩邸,访求遗逸之士,遣使聘鹗。及至,使者数辈迎劳,召对。讲《孝经》、《书》、《易》,及齐家治国之
,古今事
之变,每夜分乃罢。世祖曰:“我虽未能即行汝言,安知异日不能行之耶!”岁余,乞还,赐以
,仍命近侍阔阔、柴祯等五人从之学。继命徙居大都,赐宅一所。尝因见,请曰:“天兵克蔡,金主自缢,其奉御绛山焚葬汝
之傍,礼为旧君有服,愿往葬祭。”世祖义而许之,至则为河
所没,设
牲酒,为位而哭。
庚申,世祖即位,建元中统,首授翰林学士承旨,制诰典章,皆所裁定。至元元年,加资善大夫。上奏:“自古帝王得失兴废可考者,以有史在也。我国家以神武定四方,天戈所临,无不臣服者,皆太祖皇帝庙谟雄断所致,若不乘时纪录,窃恐久而遗亡,宜置局纂就实录,附修辽、金二史。”又言:“唐太宗始定天下,置弘文馆学士十八人,宋太宗承太祖开创之后,设内外学士院,史册烂然,号称文治。堂堂国朝,岂无英才如唐、宋者乎!”皆从之,始立翰林学士院,鹗遂荐李冶、李昶、王磐、徐世隆、
鸣为学士。复奏立十
提举学校官。
李冶
冶晚家元氏,买田封龙山下,学徒益众。及世祖即位,复聘之,以清要,冶以老病,恳求还山。至元二年,再以学士召,就职期月,复以老病辞去,卒于家,年八十八。所著有《敬斋文集》四十卷,《
书藂削》十二卷,《泛说》四十卷,《古今黈》四十卷,《测圆海镜》十二卷,《益古衍段》三十卷。
李昶
鸣,字雄飞,真定人,少以文学知名。河东元裕上书荐之,不报。诸王旭烈兀将征西域,闻其贤,遣使者三辈召之,鸣乃起,为王陈西征二十余策,王数称善,即荐为彰德路总
。世祖即位,赐诰命金符,已而召为翰林学士,兼太常少卿。至元五年,立御史台,以鸣为侍御史,风纪条章,多其裁定。寻立四
察司,选任名士,鸣所荐居多,时论咸称其知人。天下初定,中书、枢密事多壅滞,言者请置督事官各二人,鸣曰:“官得人,自无滞政,臣职在奉宪,愿举察之,毋为员外置人也。”七年,议立三省,鸣上封事曰:“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
政,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
、郡国。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且多置官者,求免失政也,但使贤俊萃于一堂,连署参决,自免失政,岂必别官异坐,而后无失政乎!故曰政贵得人,不贵多官。不如一省便。”世祖
然之,议遂罢。川、陕盗起,省臣患之,请专戮其尤者以止盗,朝议将从之,鸣谏曰:“制令天下上死囚,必待论报,所以重用刑、惜民生也。今从其请,是开天下擅杀之路,害仁政甚大。”世祖曰“善”,令速止之。鸣每以敢言被上知,尝
内,值大风雪,帝谓御史大夫塔察儿曰:“
学士年老,后有大政,就问可也。”赐太官酒
劳之,其见敬礼如此。九年,迁吏礼
尚书。十一年,病卒,年六十六,有文集五十卷。
李冶,字仁卿,真定栾城人。登金士第,调
陵簿,未上,辟知钧州事。岁壬辰,城溃,冶微服北渡,
落忻、崞间,聚书环堵,人所不堪,冶
之裕如也。世祖在潜邸,闻其贤,遣使召之,且曰:“素闻仁卿学优才赡,潜德不耀,久
一见,其勿他辞。”既至,问河南居官者孰贤,对曰:“险夷一节,惟完颜仲德。”又问完颜合答及蒲瓦何如,对曰:“二人将略短少,任之不疑,此金所以亡也。”又问魏徵、曹彬何如,对曰:“徵忠言谠论,知无不言,以唐诤臣观之,徵为第一。彬伐江南,未尝妄杀一人,拟之方叔、召虎可也。汉之韩、彭、卫、霍,在所不论。”又问“今之臣有如魏徵者乎?”对曰:“今以侧媚成风,
求魏徵之贤,实难其人。”又问今之人材贤否,对曰:“天下未尝乏材,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理势然耳。今儒生有如魏璠、王鹗、李献卿、兰光
、赵复、郝经、王博文辈,皆有用之材,又皆贤王所尝聘问者,举而用之,何所不可,但恐用之不尽耳。然四海之广,岂止此数
哉。王诚能旁求于外,将见集于明廷矣。”又问天下当何以治之,对曰:“夫治天下,难则难于登天,易则易于反掌。盖有法度则治,控名责实则治,
君
退小人则治,如是而治天下,岂不易于反掌乎!无法度则
,有名无实则
,
小人退君
则
,如是而治天下,岂不难于登天乎!且为治之
,不过立法度、正纪纲而已。纪纲者,上下相维持;法度者,赏罚示惩劝,今则大官小吏,下至编氓,皆自纵恣,以私害公,是无法度也。有功者未必得赏,有罪者未必被罚,甚则有功者或反受辱,有罪者或反获
,是无法度也。法度废,纪纲坏,天下不变
,已为幸矣。”又问昨地震何如,对曰:“天裂为
不足,地震为
有余。夫地
,
也,
太盛,则变常。今之地震,或
邪在侧,或女谒盛行,或谗慝
至,或刑罚失中,或征伐骤举,五者必有一于此矣。夫天之
君,如
其
,故示此为警之耳。苟能辨
邪,去女谒,屏谗慝,省刑罚,慎征讨,上当天心,下协人意,则可转咎为休矣。”世祖嘉纳之。
,长工词赋。金正大元年,中士第一甲第一人
,授应奉翰林文字。六年,授归德府判官,行亳州城父令。七年,改同知申州事,行蔡州汝
令,丁母忧。天兴二年,金主迁蔡,诏尚书省移书恒山公武仙
兵。金主览书,问谁为之,右丞完颜仲德曰:“前翰林应奉王鹗也。”曰:“朕即位时状元耶?”召见,惜擢用之晚,起复,授尚书省右司都事,升左右司郎中。三年,蔡陷,将被杀,万
张柔闻其名,救之,辇归,馆于保州。
有言事者,谓宰执非其人,诏儒臣廷议可任宰相者。时阿合巧佞,
乘隙取相位,大臣复助之,众知其非,莫敢言。鹗奋然掷笔曰:“吾以衰老之年,无以报国,即
举任此人为相,吾不能
驴尾矣。”振袖而起,
计为之中止。五年,乞致仕,诏有司岁给廪禄终其
,有大事则遣使就问之。十年,卒,年八十四,谥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