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又上言六事:一、太子的太保太傅应用正人,以固国本;二、中书省的执政大臣,须择任儒臣,以确立朝纲;三、任相惟贤,官不必多,今宰相多至十七人,应加裁汰;四、左右郎参助大政,而今用豪贵子弟,岂能有所赞助;五、六部各有其职,分理万机,今只设左右两部,事情如何办理;六、建元以来,有关便民措施也多有规划,而官府往往视为空文,应令监察部门纠劾,务在必行。世祖看到奏章后,召问他“:卿近来在哪里,何不早言?”亨答:“新近自陕西来朝见陛下。”帝告谕:“卿久以忠心勤谨称著,自今以后不令卿远行。”
至元三年,亨进升嘉议大夫、左三部尚书,不久改为户部尚书,钱粮出入皆有条不紊。有西域商人,恃制国用使阿合马之势,以增加每年课税为名,欲买下交钞发行权,私夺政府管制物价之利。帝将此事问亨,亨说:“交钞之可以交易万货,这是法律的力量。法者,是皇上的权力,今让一商人去操纵,废法徇私,将如何行令于天下?”于是使那个西域商人的意图未能实现。亨又建议设立常平仓、义仓,作为备荒之用。终因财力不足只设义仓。
七年,设立尚书省,以马亨为尚书,领左部。亨上书说“:尚书省专管钱谷及百工之事,官吏的选拔任命应归中书省,这样才有章无滥。”不久,因受平章阿合马的忌刻,被诬告免官。时逢元军围襄樊,朝廷决定由河南行省调发军饷,诏令阿里为河南行省右丞,姚枢为左丞,亨为佥省任其事。军饷水陆供应,不曾中断,其中亨出力最多。
至元十年,还至京师,世祖方欲授权重用,突然四肢瘫痪。至元十四年(1277)卒,年七十一岁。
乌古孙泽,字润甫,临潢人。其祖先为女真乌古部,因以乌古为姓。祖父名璧,为金朝明威将军、资用库使,随金朝皇帝迁到汴京。汴京陷落,迁居大名。父名仲,豪爽,洒脱不拘,但教其子孙泽却特严。
孙泽天性刚毅,读书只理解其大略,不拘泥于词句,才干过人。世祖准备进取江南,选派泽送钞到淮南作为军饷,丞相阿术一见就认为他有奇才,任他为淮东大都督府的属官。
至元十四年(1277),元帅唆都进军闽、越,见孙泽,与他交谈,很合得来,便留元帅府管理文书档案。这时,宋广王占据福州,改元炎兴,预料元军将至,逃入海中,聚兵于甲子门。其将张世杰攻泉州,兴化守臣陈瓒响应。文天祥置都督府于南剑州,守臣张清行都督府事,图谋收复建宁。闽中郡县往往又顺从宋军,江东很不安宁。这时唆都正在浙东,建宁、信州告急。唆都与将商议:“我军当以何为先?”孙泽曰“:彼占据闽、广,而我住浙右,此非良策。比如伐木,务除其根,当先向南。”这时行省令唆都与左丞塔出会兵于甲子门,越过闽关,历经八战而至南剑,杀守臣张清,宋军退却。
冬十月,元军收复福州,攻下兴化。唆都恼怒兴化民反复无常,下令进行大屠杀。孙泽屡谏不听,最后又劝道:“世杰不顾我军会突然到来,正急攻泉州,企图在这里站稳脚根。我军新得泉州,民心未定,早晚都可能失守。近来我军占领兴化,整兵向南,他们的根基将日益稳固。不如释放百姓,让他们到泉南进行煽动,世杰将害怕而逃走,我军不战而夺取了泉州,这比我们派兵去援救要快得多。”唆都乐意,开南门放百姓出去,从而免遭屠杀。他们逃到泉州,世杰知兴化已失,便解泉州之围而去。唆都至泉州,安排其他军将卒乘坐大舰直趋甲子门,自己领兵下漳州,屯兵海丰,引精骑与塔出会合。十二月进入广州。
十五年春日,元军回师攻潮州,宋军守将马发防守坚固,孙泽认为:“潮州宋军坚守,我们久攻不下,是因为城外多壁垒为应援,逐一除掉这些外应,潮州城必被攻克。”于是以一支兵马攻其一大垒,其他堡垒的宋军逃走,经二十天战斗,攻下潮州,马发战死。其后,文天祥军又在江西被打败,广王赵籨及张世杰投海而死。唆都率军回到福建。
同年夏五月,诏立福建行中书省,以唆都为行参知政事,孙泽行省都事。二人入京师朝见世祖,世祖又命孙泽知兴化军,赐金织衣,以嘉奖他善于出谋划策。其后改兴化军为兴化路,授孙泽行总管府事。当地百姓称他为“再生之父母”孙泽下令掩埋在战争中死亡士兵的尸骨,赈救流离失所的贫民,设立慈幼官,专收养被遗弃的孤儿。郡中一些恶少好干不义之事,用钱来取得兵籍,希望日后能论功授官。官吏怕激起他们反抗,不敢查究。孙泽取消他们的军籍,诛杀最不安分守己的人,他们的贪暴行为才有所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