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六十二章银行新政策(2/2)

不过从现在日从东北得到的与代价来看,日政界认为是得不偿失,所以“缓”派的人中还有认为还不如放弃“满州”算了。

如果现在日国内像他们“急派”说的那样,全力来打河和河北,靠抗五军是不行的,所以还是要慢慢来,对开鲁和朝这些城市,也因此决定不去解放。

“急”派是要求全国动员、加征兵,让更多的队派到“满州”剿清那儿抗日的“土匪”为“捐躯的日军勇士们”报仇雪恨。

“缓”派是觉得国内经济形势这么差,人民缺衣少,抱怨的人越来越多;虽然从“满州”得到了一些矿产、粮等,但军事上付的代价也不小。

这两派争论得很激烈,但他们也有共同,就是都对关东军的无能表示了不满意。

自从日军占领了黑龙江一带,就想试开探小野曾男提过的大庆油田。但这个地方离罗苏太近,而距离罗苏名下的“中东铁路”更近了。据这个时空的不平等条约,这儿的矿产,开发权优先属于这条铁路的所有者,也就是罗苏。如果让罗苏人知这儿有石油的话,罗苏恐怕是不会让这么的一块落到日军的嘴中的,兵攻占都在所不惜。所以,日想要钱把中东铁路买下来,从今年四、五月开始,双方就此事行洽谈。罗苏与伪满州国行谈判,这事,引起大华政府的烈抗议:这不是承认了“满州国”?

还别说,全国执行“兵役法”最好的,竟然是广西的李宗仁桂系!不过他们是为了他们自己有更大的军事力量。他们把广西的适龄男青年分批招去当兵,行一定时间的军事训练后,退伍回家,以后有需要时,再招回来,就可以成军了。这当然要与当地政局的控制、民众的动员能力等接合起来,说明他们的据地相当稳固。

从这些措施,就能看政府对抗五这的态度,不过他们打的都是为了经济建设的旗号。还别说,虽然长城和东北打仗,但内地的经济还确实好了一些,这儿有共济会农场、通和商业的贡献,也有其它方面的提和天灾比较少的原因。中央政府为此很得意,说明他们领导得好啊!

共济会的组织,在广西也发展得相当弱,因为那儿已经有比较严密和稳定的政府组织了,治安什么的也相对比较好,人们对参加这帮会或者政治组织不是很情。不过,还是有一些对抗日比较积极的广西知识分,加了共济会,这与别的地方会员的成分大不相同。

抗五军不断有人在伤亡,需要补充。但中央政府发了一个“兵役法”统一由各地政府中央的指标组织征兵,其它军队等,一律不得私自招兵。不过,现在中央政令能到的省份还不多,这个“兵役法”也没有怎么执行,很多地方不了了之。共济会想了个办法,使中央不让招兵这一条,对抗五军也基本上没有影响:共济会当时正在搞基本建设,在修公路,所以,招的兵都是先说是到修路公司去当工人了。再后来,抗五军有人说自己是“开路先锋”慢慢地这个“开路先锋”的叫法就叫开了。

开始,罗苏说不卖这铁路,为此,日军还以“满州国”的名义在满州里中断铁路运行,抓罗苏铁路员工,制造麻烦。对日军的搞事,罗苏没有像上次张学亮搞“中东路事件”时那样,兵打来,而是退让了。他们不知是想免去麻烦,还是想澄清他们要在日、华的战争中的中立立场,同意了日纵的以“满州国”的名义来购买中东铁路。双方就此展开了正式谈判。

的军费对抗五军的影响要大得多!中央政府当然调了国家现在的困难,让才弥先生谅解。

在这形势下,共济会要一下组织更多的队去河抗日是不可能的了。财迷既要应对国内的经济形势变化,又要分析日国内形势的趋势。受中央政府银行政策的影响,共济会的经济现了危机,鞍山基地等建设项目被暂停或压缩,那儿的工人就多来了,财迷从中慢慢地、悄悄地招一些兵,放在上海和涞源训练。

现在关东军虽然没什么大战斗,但整个东北,每月有几百士兵的死亡、数千人的受伤,对国内也不好待。他们国内“急”和“缓”两派也正在争论:

让关东军松一气的是,随着冬天的到来,随着新年的来到,双方的军事行动都少了,他们的伤亡率明显下降了。

对华方提抗议,苏方不予以理会。他们对我国政府说:以后你们有实力收复了东三省,这铁路不就是你们的了吗?这话讲得很直白:在国际上,没什么公义的!只有利益!只凭实力!后来,除了日和德国本以及他们控制的一些伪政府外,承认了伪满州国政府的国家,全世界只有两个,那就是罗苏,以及当时非常亲日的泰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