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幄次,帘降,典赞仪引皇太子、阁门引亲王宰执四品已上官由偏门入,至于殿庭,左右分班立定,二宣徽使导皇帝由天兴门正门入,自东阶升殿,诣褥位立定。皇太子已下官合班,五品以下班于殿门外。宣徽使奏:“请皇帝先再拜。请诣侍神位立。”俟有司置香案酒卓讫,请诣褥位,又再拜,三上香、奠酒,复位,再拜。已上,皇太子以下皆陪拜。再奏:“请诣稍东侍神位立。”典赞仪引皇太子升殿赴褥位,先两拜,奠酒再两拜,降复褥位。次阁门引终献官赵王上殿行礼。宣徽使奏:“请皇帝诣褥位。”再两拜。皇太子以下官皆再拜。礼毕,百官依前分班立。皇帝出殿门外,入幄次,帘降,更衣。次引皇太子以下官出宫门外立班。皇帝乘辇,至宫门稍东降辇,步出宫门外,上马还宫,导从侍卫如来仪。皇太子以下官,俟车驾行然后退。大定五年,奏旨:“太祖忌辰,衍庆宫荐享止用素食,诸京凡御容所在皆同。又朔望皆行朝拜礼。”六年,有司奏:“太祖皇帝忌辰,车驾亲奠,百官陪拜。今车驾巡幸,合以宰臣为班首,率百官诣衍庆宫行礼。”从之。十六年,奉旨:“世祖、太宗忌辰,一体奉奠。”十八年八月,太祖忌辰 ,世祖、太宗同在一处致祭,有司言“历代无一圣忌辰列圣预祭之典。”拟议间,敕遣太子,一位行礼,并诸祭功臣。二十六年,以内外祖庙不同,定拟:“太庙每岁五享,山陵朔、望、忌辰及节辰祭奠并依前代典故外,衍庆宫自来车驾行幸,遇祖宗忌辰百官行礼,并诣京祖庙节辰、忌辰、朔、望拜奠,虽无典故参酌,恐合依旧,以尽崇奉之意。”从之。
别庙
大定二年,有司拟奏闵宗无嗣,合别立庙,有司以时祭享,不称宗,以武灵为庙号。又奏:“唐立别庙,不必专在太庙垣内。今武灵皇帝既不称宗,又不与祫享,其庙拟于太庙东墉外隙地建立。”从之。十四年,庙成,以武灵后谥孝成,又谓之孝成庙。十五年三月戊申,奉安武灵皇帝及悼皇后。前期一日,奏告太庙十一室及昭德皇后庙,余如昭德过庙之仪。四月十七日,夏享太庙,同时行礼,命判宗正英王爽摄太尉,充初献官。兵部尚书让摄司徒,差大理卿天锡摄太常卿,充亚献。大兴少尹高居中摄光禄卿,充终献。自是,岁常五享。十七年十月,祫享太庙“检讨唐礼,孝敬皇帝庙时享用庙舞、宫县、登歌,让皇帝庙至禘祫月一祭,只用登歌,其礼制损益不同。今武灵皇帝庙庭与太庙地步不同,难以容设宫县乐舞,并乐器亦是阙少,看详恐合依唐让皇帝祫享典故,乐用登歌,所有牲牢樽俎同太庙一室行礼。及契勘得自来祫享,遇亲祠每室一犊,摄官行礼共用三犊。今添武灵皇帝别庙行礼,合无依已奏定共用三犊,或增添牛数。”奏奉敕旨:“太庙、别庙共用三犊,武灵皇帝庙乐用登歌,差官奏告,并准奏”大定十九年四月,升祔太庙,其旧庙遂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