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边境置兵之州三十八:凤翔、延安、邓、巩、熙、泗、颍、蔡、陇、秦、河、海、寿、唐、商、洮、兰、会、积石、镇戎、保安、绥德、保德、环、葭、庾、宁边、东胜、净、庆、来远、桓、昌、曷懒、婆速、蒲与、恤品、胡里改。置于要州者十一:南京、东京、益都、京兆、太原、临洮、临潢、丰、泰、抚、盖。及宣宗南迁,飐军溃去,兵势益弱,遂尽拥猛安之老稚渡河,侨置诸总
府以统之,
械既缺,粮糒不给,朘民膏血而不足,乃行括粮之法,一人从征,举家待哺。又谓无以
战士之心,乃令其家尽
京师,不数年至无以为
,乃听其
,而国亦屈矣。然初南渡时,尽以河朔战兵三十万分隶河南行枢密及帅府,往往蔽匿
壮,驱羸弱使战,不能取胜。后乃至以二十五人为谋克,四谋克为猛安。每谋
上尝以速频、胡里改人骁勇可用,海陵尝徙之而未能,二十四年以上京率、胡剌温之地广而腴,遂遣刑
尚书乌里也
府库钱以济行资
畜,迁速频一猛安、胡里改二猛安二十四谋克以实之。盖
上京兵多,它日可为缓急之备也。当是时,多易置河北、山东所屯之旧,括民地而为之业,
颁
而使之耕,畜甲兵而为之备,乃大重其权,授诸王以猛安之号,或新置者特赐之名。制其奢靡,禁其饮酒,习其骑
,储其粮糒,其备至严也。是时宗室
百七十,猛安二百二,谋克千八百七十八,
六十一万五千六百二十四。东北路
族飐军曰迭剌
(承安三年改为土鲁浑尼石合节度使),曰唐古
(承安三年改为
鲁火札石合节度使),二
五飐,
五千五百八十五。其它若助鲁
族、乌鲁古
族、石垒
族、萌骨
族、计鲁
族、孛特本
族数皆称是。西北、西南二路之飐军十,曰苏谟典飐、曰耶刺都飐、曰骨典飐、唐古飐、霞
飐、木典飐、萌骨飐、咩飐、胡都飐凡九,其诸路曰曷懒、曰蒲与、曰婆速、曰恤频、曰胡里改、曰移懒,移懒后废,皆在上京之鄙,或置总
府,或置节度使。至章宗明昌间,
国人兼知文武,令猛安谋克举
士,试以策论及
,以定其科甲
下。承安四年,上谓宰臣曰:“人有以《八阵图》来上者,其图果何如?朕尝观宋白所集《武经》,
载攻守之法,亦多难行。”右丞相清臣曰:“兵书一定之法,难以应变。本朝行兵惟用正奇二军,临敌制变,以正为奇,以奇为正,故无往不克。”上曰:“自古用兵亦不
奇正二法耳。且学古兵法如学弈棋,未能自得于心,
用旧阵势以接敌,疏矣。敌所应与旧势异,则必不可支。然《武经》所述虽难遵行,然知之犹愈不知。”泰和间,又制武举,其制
在《选举志》。
所谓渤海军,则渤海八猛安之兵也。所谓奚军者,奚人遥辇昭古牙九猛安之兵也。奚军初徙于山西,后分迁河东。其汉军中都永固军,大定所置者也。所谓镇防军,则诸军中取以更代戍边者也。在西北边则有分番屯戍军及永屯军驱军之别。驱军则国初所免辽人之婢,使屯守于泰州者也。边铺军则河南、陕西居守边界者。河东三虞候顺德军及章宗所置诸路效节军,(京府节镇设三十人,防刺设二十人。)掌同弓手者也。诸路所募
粮军,五年一籍三十以下、十七以上
壮者,皆刺其(缺),所以兼充杂役者也。京师防城军,世宗大定十七年三月改为武卫军,则掌京师巡捕者也。其曰牢城军,则尝为盗窃者,以充防筑之役。曰土兵,则以司警捕之事。凡汉军,有事则签取于民,事已则或亦放免。初,天会间,郭药师降,有曰长胜军者,皆辽
侧人也,以乡土归金,皆愁怨思归,宗望及令罢还。正隆间,又尝罢诸路汉军,而所存者犹有威勇、威烈、威捷、顺德及“韩常之军”之号。
年,以祖宗平定天下以来,所建立猛安谋克,因循既久,其间有繁简、地里远近不同,又自正隆之后所授无度,及大定间亦有功多未酬者,遂更定以诏天下。复命新授者并令就封,其谋克人内有六品以下职及诸局承应人,皆为迁之。三从以上族人愿从行者,猛安不 得过十
,谋克不得过六
。诏戍边军士年五十五以上,许以其
及同居弟侄承替,以
代者罪之。二十一年三月,诏遣大兴尹完颜迪古速迁河北东路两猛安,上曰:“朕始令移此,
令与女直
相错,安置久则自相姻亲,不生异意,此长久之利也。今者移
河猛安相错以居,甚符朕意,而遥落河猛安不如此,可再遣兵
尚书张那也
视其地以杂居之。”二十二年,以山东屯田
邻之于边鄙,命聚之一
,俾协力蚕
。右丞相乌古论元忠曰:“彼方之人以所得之地为家,虽兄弟不同
,故贫者众。”参政粘割斡特剌曰:“旧时兄弟虽析犹相聚
,今则不然,宜令约束之。”又以猛安谋克旧籍不明,遇签军与诸差役及赈济,增减不以实,命括其
,以实籍之。二十三年,遣刑
尚书移剌綎迁山东东路八谋克
之河间,其弃地以山东东路忒黑河猛安下蘸荅谋克,移里闵斡鲁浑猛安下翕浦谋克、什母温山谋克九村人
徙于刘僧、安和二谋克之旧地。其未徙者之地皆薄恶且邻寇,遣使询愿徙者,相可居之地,图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