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六(9/10)

意在交战前宣扬我朝的威信,他们定会相继投降,外援被降服后,再攻一座孤城,取胜还不是易如反掌。”太武帝道“:好。”于是派他去招降,争取了三万多人,等围困了姑臧城,由于没有外援的顾虑,所以能集中力量攻城。凉州平定后源贺因为战功晋爵位西平公。他又随驾征讨蠕蠕,打五城吐京胡,讨伐盖吴等贼寇,都立了大功,官拜为散骑常侍。他跟随御驾至长江,作为前锋大将,他善于抚慰士卒,而且有料敌制胜的谋略。源贺为人勇敢果断,每次遇到强敌都亲自与敌奋力搏斗,皇帝常常劝诫他。源贺原名破羌,在那场战役中,皇帝对他说道:“人起名字应该保有其实,怎么能乱起呢?”赐给他名贺,官拜殿中尚书。

南安王余即位后被宗爱所杀,源贺统率禁兵,控制宫内外局势,并和南部尚书陆丽商议决定国策,拥戴文成帝,令陆丽和刘尼骑马至皇苑中恭迎,源贺在禁军营中为内应。不一会儿陆丽抱着文成帝,同骑一匹马而来。直到即位,源贺都起了很大作用。因为他有参与决定国策的大功,晋爵为西平王。在赏赐百官的时候,敕令源贺可任意选取物品,源贺推辞说因为长江以南尚未宾服,大漠之北没有称臣进贡,国家府库不应该因赏赐而致匮乏。文成帝坚持让他取一件赏物,他只取了一匹战马。

当时断狱判刑都过于严酷,源贺上书奏道“:按照法律,谋反的,他的子孙就算是被其他家族收养,也要追查出来诛杀,这是为了断绝罪人的同类,宣扬大逆之臣的死有余辜。那些做强盗而应被杀的人,他们的兄弟子侄若远隔千山万水都不用被株连。臣窃以为先朝制定此项法律的意义,在于防止同谋,若犯的不是灭族大罪,就要专门下不连坐的诏书。若家长犯了十恶不敕的罪,而孩子在十三岁以下,不可能参与同谋。依臣愚见应该饶了他们性命,罚没入官。”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

源贺又出任冀州刺史,改封陇西王。受任命后,他上书道:“臣听人说最珍贵的莫过于生命;恩德最深厚的莫过于饶恕人的死罪。然而犯死罪的,也不能都宽恕。应该衡量罪行轻重,还是有些值得怜悯体恤的。如今北方有强悍的夷寇在游弋骚扰,南面有狡猾的蛮贼据险作乱,在田中耕作的农民,还要服役去戍守边防。依臣愚见除了犯下大逆不道,空手杀人的大罪,那些贪污、盗窃及过失犯罪的罪人按照法律应该处死的,都可以放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戍守边境,这样就使那些本已丢了性命的人,又受了再生的恩德;而必须服役的农家,享受了得以休养生息的恩惠。刑罚措施的改良,希望能由此开始。”皇帝对这个建议十分赞赏,并批准执行,从此犯了死罪的人,都被饶了性命而去戍边。过了好些年后,皇帝对群臣道:“当年源贺劝谏朕,宽宥所有的死刑犯人,让他们充军到北部边境戍守。从那时起,一年所存活下来的就很不少。这样不但保存下了许多人的生命,而且满足了戍守的兵源。假若人人都像源贺一样,朕统治天下,还有什么可担忧的!”群臣都说道“:不是忠臣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不是圣明之君也不会接受这样的建议。”

源贺在冀州执政期间,裁断官司通情达理,从不大兴劳役、兵役之事,清廉节约,宽宏大度,深得人心。当时武邑郡的奸险小人石华诬告僧人道可和源贺密谋造反,有关部门将此消息上奏。文成帝道“:源贺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于是命人仔细审讯,石华果然招供是诬告。于是又派使臣向源贺加勉。皇帝对左右亲信大臣道:“源贺忠心耿耿,尚且招致诬告毁谤,那些不如他的大臣,更得小心警惕!”当时考核功绩,源贺政绩为最上等,皇上赐予衣服马匹器物,颁诏告知天下。

后来源贺又被封为太尉,蠕蠕侵犯边境,源贺随驾征讨,大败贼寇。献文帝想要将帝位传给京兆王子推,当时源贺统率大军屯兵大漠以南,皇上让人飞骑召源贺回京。源贺回京后,坚持说不可。于是皇上立刻下诏让他持节捧着皇帝的玉玺印绶传给孝文帝。同一年,黄河西面的敕勒叛乱,派源贺出兵征讨,大破贼兵。源贺参考古代和当世的兵法以及前辈名家的描述,取其精髓,做成十二阵图,献给朝廷,献文帝阅览后颇为赞赏。

源贺后来又统率三道的大军屯住在漠南。当时每年秋冬季,都要将三道大军一起派出,用来防备北面的敌寇,到第二年春天才班师。源贺认为这样给京城增加了许多劳役的任务,又不是防御边患的长久之计,于是向朝廷上奏,请求招募各个州城、军镇中有武艺和胆量者三万人,免除他们的劳役和赋税,多给他家救济补助。将这三万人分成三个部分,在每两个军镇之间建筑一座城防,每座城里驻扎一万人,发给十二只带架子的巨弓,三百辆武士乘的战车,每只巨弓配给六头牛,每辆战车配给两斗牛。大量制造马具和兵器以及其他器械,每城派二名武艺谋略高强的大将镇守。冬天时操练武艺,春天时从事农业,一边戍边一边耕作。这样士兵不会疲惫而且有粮草的积蓄。还可以在白道南面设立三处粮仓,将附近州镇收的租粮运来储备。这样兵源粮草都充足,用来防备难以预料的敌情,十分便利。用不着每年都兴师动众。这项奏议被搁下没有回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