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八(9/10)

年之间,才学大有成就。可是他不注意自己的品行修养,喜欢轻视和侮辱别人。齐天保年间,《魏史》撰成,卢思道多方诋毁攻击,因而前后多次受到鞭打的责罚,因而落泊不被任用。

后来左仆射杨遵彦把他举荐给朝廷,这才出仕担任司空行参军、长兼员外散骑侍郎,在中书省办事。文宣帝去世,当朝的文士各写十首挽歌,选择其中好的加以使用。魏收、阳休之、祖孝徵等人不过能被挑选上一二首而已,只有卢思道一个人独被选用了八首。所以当时人把他称为“八米卢郎”后来因泄露了中书省里的讲话内容,被放出担任丞相西阁祭酒。历任太子舍人、司徒录事参军。每次任职,大多受到谴责和侮辱。后来因为擅自用掉府库的钱财,被免职回家。他在蓟北时,曾经怅然感慨,写了五言诗表达自己的心情,当世人认为写得很好。后来又担任给事黄门侍郎,在文林馆待诏。

周武帝灭齐,授予仪同三司,召他前往长安。他和同辈人阳休之等几个人写《听蝉鸣篇》,卢思道所写的诗句意境清新真切,被时人所推崇。新野人庾信把同作的几篇都读遍了,对卢思道的作品深深赞叹,认为写得很美。不久,因母亲有病而回乡。正遇上同郡人祖英伯和他的堂兄祖昌期等人起兵叛乱,卢思道参预了这件事。柱国宇文神举讨平叛乱之后,按卢思道所犯的罪应当斩首,并已列在死罪名单中。宇文神举早就听见卢思道的大名,便把他领了出来,让他写了一份露布。他提笔一写而就,文不加点。宇文神举十分赞赏并宽赦了他。后来被任命为掌教上士。

隋文帝当了丞相后,改任他为武阳太守。地位低下,不得志,便写了《孤鸿赋》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其序中称:“我五十岁日期,忽然已到,咏及生平之事,感慨极多,因而写了这篇赋,聊以自慰。”云云。

开皇初年,因母亲年老,上表请求离职。朝廷下优诏应许了他。卢思道自恃多才,经常看不起别人,所以官运不畅。后来又写了《劳生篇》,指斥当世之事。一年多后,奉诏到郊外慰问陈国使者。不久,因母亲去世而守丧。没有多长时间,又起用为散骑侍郎,参预内史侍郎事。当时,商议设置六卿,准备任命大理卿。卢思道上奏说:“省里设有驾部,寺里留有太仆;省里有刑部,寺里任命大理卿。这分明是重畜产而轻视刑名,我认为实在不合适。”他又陈述说,殿堂当中不是杖打责罚人的地方,朝臣犯有该受杖打的罪行,请求允许他们用钱财赎罪。皇帝全都表示赞赏并采纳。当年,死于京都。皇帝十分惋惜,派使者前往吊祭。他有集二十卷,流传于世。儿子名赤松,大业年间,任河东县长。

卢叔彪年轻时机智聪明,豪爽仗义,喜爱出奇制胜的计谋,很仰慕诸葛亮的为人。任贺拔胜的荆州开府长史,贺拔胜不采纳他的计策,弃城投奔梁。卢叔彪回到本县,在山坡前搭了座小屋,悠闲自在地玩乐。齐文襄下了征召的书信,他推辞有病不去,天保初年,他又被征召,不得已,穿着平民的布衣坐着一辆敞篷车到了邺。杨。。前往迎接,任命他为司徒谘议,他推辞有病不接受。孝昭帝即位后,征召他为中庶子,向他请教当世形势。卢叔彪劝皇帝征讨关西,并在地上画图陈述军队的布局形势,请求在平阳设置一个强大的军镇,和对方的蒲州对峙,深挖沟壕,高筑壁垒,储备好充足的粮食。皇帝认为很有道理,采纳了这个方案。他又请命亲自镇守平阳,实现这个计划。皇帝任命元文遥作卢叔彪的参谋,撰写了《平西策》一卷。不久,皇帝驾崩,这个计划就被搁下不提。武成即位后,他官拜仪同三司,判都官尚书,出任为合州刺史,又升任为太子詹事。

卢叔彪在家乡时,有千石粟米,每年春夏季,乡里人没有粮食的,他都让他们自己用车装取;到了秋天,随便他们还多少而从不计较。结果年年都成倍地收回。他在朝中地位显贵后,自己认为年事已高,儿子又多,于是建造了一座大房子,说道:“歌于此,哭于此。”魏收经常来拜访他,询问一些洛京的旧事,不等吃饭就起身告辞,说道:“不用您破费了。”卢叔彪将他挽留下,过了很久饭端上来,只有小米饭和葵菜,用木碗盛放,仅有几片肉。魏收所带来的仆从,也都给安排一样的饭菜。

齐被灭后,他回到范阳。遇到兵乱城被攻陷,他和族弟卢士邃都冻饿致死,周将宇文神举因为二人有名望,将他们收殓安葬。

卢同字叔伦,身高八尺,容貌魁伟雄壮,善于为人处世。太和年间,他起家时任北海王详的封国常侍。熙平初年,因屡次升迁而当了尚书左丞。这时,相州刺史奚康生在征收百姓每年交纳的户调时,布的长度竟然有七八十尺,以此来求得为公家分忧的美名,部内对这种情况都感到不安。卢同在领取俸禄时,官府给的正是这种七八十尺长的绢。卢同便揭发奚康生超过规定征收户调。朝廷收到奏章后,传旨追查奚康生的罪责,并表彰卢同敢于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孝明帝一代,朝政比较宽松,许多人都假冒战功。卢同在查阅吏部的功勋登记文书时,加以检查核实,找出因假冒军功而晋升品级的多达百余人。于是便上表朝廷,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