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谓暹曰:“至尊威 严多醉,太后尚不能致言,吾兄弟杜口。仆射独犯颜,内外深相感愧。”十年,卒, 帝抚灵哭之,赠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定州刺史,谥曰贞节。
达拏温良廉谨,有识学。位仪同三司、司农卿,周御府大夫。大象中使鄴,属 尉迟迥起兵,以为总管司马。迥平,伏诛。初,文宣尝问乐安公主:“达拏于汝何 似?”答云:“甚相敬,唯阿家憎兒。”文宣令宫人召达拏母入而杀之,投漳水。 齐灭,达拏杀主以复仇。暹兄谋开。
纂从祖弟游,字延叔,少有风概。为东郡太守。郡有盐户,常供州郡为兵,子 孙见丁从役。矜其劳苦,乃为表闻,请听更代,郡内感之。太学旧在城内,游移置 城南闲敞处,亲自说经,当时学者莫不劝勉,号为良守。正光中,除南秦州刺史。
先是,州人杨松柏、洛德兄弟数为反叛,游深加招慰,兄弟俱至。松柏既郡之 豪帅,感恩奖喻,郡贼咸来归款,且以过在前政,不复自疑,游乃因宴会,一时俱 斩。于是外人以其不信,合境皆反。正光五年,秦州城人杀刺史李彦为逆。数日后, 游知必不安,谋欲出外,寻为城人韩祖香等所攻。游事窘登楼,慷慨悲叹,乃推下 小女而杀之,义不为群小所辱,为祖香等害。永安中,赠散骑常侍、镇北将军、定 州刺史。子伏护。
论曰:崔鉴以文业应利用之秋,世家有业,余庆不已,人位继轨,亦为盛哉! 辩器业著闻,位不远到;逸德优官薄,仍世恨之。模雄壮之烈,楷忠贞之操,杀身 成义,临难如归,非大丈夫亦何能若此矣!士谦昆弟非唯武毅见重,忠公之称,亦 足嘉云。挺兄弟风操高亮,怀文抱质,历事著闻,见重朝野,继世承家,门族并著, 市朝可变,人焉不绝。至若宣猷之立入朝赞务,则嘉谋屡陈,出抚宣条,则威恩具 举。仲方之兼资文武,雅长谋算,伐陈之策,信为深远。弈世载德,夫岂徒然?昂 智足立功,能足干事,霸朝委遇,良有以焉。而谢彼仁心,安兹苛政,晚途遭踬, 理其宜也。季舒蹈龙逢之节,季伦受分庭之遇,虽遭逢异日,得丧不同,考其遗迹, 而荣名一也,盖所谓彼有人焉。
部分译文
崔鉴,字神具,博陵安平人。六世祖崔赞,为魏尚书仆射。五世祖崔洪,为晋吏部尚书。曾祖父崔懿,字世茂,在燕为官,官至秘书监。祖父崔遭,字景遇,官至巨鹿令。父亲崔绰,幼年丧父,学业和德行都很杰出,驰名于当世。他和范阳人卢玄、渤海人高允、赵郡人李灵等一起被朝廷征召,不久因为母亲需要养老而坚持辞职。后来他任郡功曹,不久去世。
崔鉴很有文才和学识,从中书博士转任为侍郎,赐爵为桐庐县子。又出任为东徐州刺史。崔鉴为了安抚新归附的百姓,有些年老的,崔鉴上表请求封他们为非正式的守、令,皇帝下诏批准。他又下令将州里的铜制品冶炼为农具,使军民都得到了好处。他去世后,追赠为青州刺史、安平侯,谥号“康”
崔伯谦,字士逊,贫困在家侍养母亲。齐神武帝任命他为相府兼功曹,称赞他道“:崔伯谦清廉正直,为公尽责,真是个好助手。”他又转任为七兵、殿中、左户三曹郎中。他的弟弟崔仲让为北豫州司马,和高慎一起反叛。他因此被牵连而免官。后来他历任瀛州别驾、京畿司马。文襄帝将要去晋阳,慰劳他道:“卿帮助治理的瀛州已呈现一片太平景象。今后军府的繁杂事务,都要靠您处理了。”临别时,又在马上握住他的手道:“握住您的手,要与您共同生活到老,卿应该深刻体会我的用意。”他同族的弟弟崔暹当时很得宠,崔伯谦和他既是同事又是同宗,但若没有喜事和丧事从不去拜访他,一直以高雅自居。
天保初年,崔伯谦出任济北太守,用恩德和诚信治理当地,禁止有钱人奢侈浪费,周济穷人并鼓励他们致力农桑。县里的公田土壤肥沃,崔伯谦都将它们调换给百姓。他又改革鞭刑,用熟皮做鞭,不忍心在施刑时让罪人出血,只是以示耻辱而已,朝中掌权的重臣路过该郡境内,问当地百姓太守为政的情况如何。回答道“:太守的恩德教化,自古以来无人可比。”并给他背诵当地人做的歌道:“崔府君,能临政,退田易鞭布威德,人无争。”来人问道“:既然说他以恩惠教化为政,怎么又施威严呢?”回答道:“官吏都害怕他的威严,老百姓都得到他的恩惠,所以说威德兼备。”由于他是相府的旧官员,按例要加官,被征召至邺赴任。临走时百姓痛哭流涕,拦在路上,数天不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