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文。少聪敏好学,有至性。弱冠仕隋为校书郎,仍直内史省, 参掌文翰。转监察御史,纠正不避权贵。大业三年,迁司隶从事。每巡四方,理冤 枉,褒孝悌。虽位秩未通,德行为当时所重。凡与交结,皆海内髦彦。
性至孝,父母寝疾,辄终日不食,十旬不解衣。及丁忧,水浆不入口五日;哀 恸,欧血数升。及送葬,会仲冬积雪,行四十余里,单缞徒跣,号踊几绝。会葬者 千余人,莫不为之流涕。后甘露降于庭树,有鸠巢其庐,纳言杨达巡省河北,诣庐 吊慰之,因改所居村名为孝敬村,里为和顺里。后为金河县长,未之官,属群盗蜂 起,贼帅格谦、孙宣雅等十余头聚众于勃海,有敕许其归首。谦等惧,不敢降,以 德饶信行有闻,遣奏曰:“若德饶来者,即相率归首。”帝遣德饶往勃海慰诸贼。 至冠氏,会他贼攻陷县城,见害。
其弟德佋,性重然诺。大业末为离石郡司法书佐,太守杨子崇特礼之。及义兵 起,子崇遇害,弃尸城下。德佋赴哭尽哀,收瘗之。至介休,诣义师请葬子崇。见 许,因赠子崇官,令德佋为使者,往离石礼葬子崇。彻弟公绪。
公绪字穆叔,性聪敏,博通经传。魏末为冀州司马,属疾去官,绝迹赞皇山。 齐天保初,以侍御史征,不就。公绪沈冥乐道,又不闲时务,故誓心不仕。尤明天 文,善图纬之学,尝谓子弟曰:“吾观齐之分野,福德不多,国家祚终四七。”及 齐亡岁,距天保之元二十八年矣。公绪雅好著书,撰《典言》十卷、《礼质疑》五 卷、《丧服章句》一卷、《古今略记》二十卷、《玄子》五卷、《赵记》八卷、 《赵语》十二卷,并行于世。公绪既善阴阳之术,有秘记,传之子孙而不好焉,临 终取以投火。子少通,有学行。
公绪弟概,字季节,少好学。然性倨傲,每对诸兄弟,露髻披服,略无少长之 礼。为齐文襄大将军府行参军,进侧集,题云“富春公主撰”闲缓不任事,每被 讥诃。除殿中侍御史,修国史。后为太子舍人,为副使聘于江南。江南多以僧寺停 客,出入常袒露。还,坐事解。后卒于并州功曹参军。撰《战国春秋》及《音谱》 并行于世。又自简诗赋二十四首,谓之《达生丈人集》。其序曰:“达生丈人者, 生于战国之世,爵里姓名无闻焉尔,时人揆其行己,强为之号。颇好属文,成辄弃 藁。常持论文云:古人有言,性情生于欲。又曰人之性静,欲实汨之。然则性也者, 所受于天,神识是也,故为形骸之主;情也者所受于性,嗜欲是也,故为形骸之役。 由此言之,情性之辩,断焉殊异。故其身泰,则均齐死生,尘垢名利,纵酒恣色, 所以养情;否,则屏除爱著,摈落枝体,收神反听,所以养识。是以遇荣乐而无染, 遭厄穷而不闷,或出人间,或栖物表,逍遥寄托,莫知所终。”
李顺,字德正,钜鹿公灵之从父弟也。父系,慕容垂散骑侍郎、东武城令。道 武定中原,以为平棘令。卒,赠赵郡太守、平棘男。
顺博涉经史,有计策。神瑞中,拜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从征蠕蠕,以筹略, 赐爵平棘子。太武将讨赫连昌,谓崔浩曰:“朕前北征,李顺献策数事,实合经略 大谋。今欲使总前驱之事,何如?”浩曰:“顺智足周务,实如圣旨。但臣与之婚 姻,深知其行,然性果于去就,不可专委。”帝乃止。初,浩弟娶顺妹,又以弟子 娶顺女,虽婚媾,而浩颇轻顺,顺又不伏,由是潜相猜忌,故浩毁之。至统万,大 破昌军,顺谋功居多。后征统万,昌出逆战,顺破其左军。及克统万,帝赐诸将珍 宝杂物,顺固辞,唯取书数千卷,帝善之。迁给事黄门侍郎。又从击赫连定于平凉。 三秦平,进爵为侯,迁四部尚书,甚见宠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