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曾宿宴于夐之庐,后有井,裕夜
,若有人
牵其手,裕便却行,遂落 井。同坐共
之,因劝裕酒曰:“向虑卿不测夐,幸得无他,宜尽此爵。”裕曰: “坠井盖小小耳,方当逾于此也。”人问其故,裕曰:“近梦,恐有两楹之忧。” 寻卒,文章之士诔之者数人。周文伤惜之,追赠洛州刺史。
端弟裕,字仁友。少以孝悌闻于州里。弱冠,丞相参军事。时京兆韦夐志安放 逸,不世务。裕慕其恬静,数载酒肴侯之,谈宴终日。夐遂以从孙女妻之。裕尝 谓亲友曰:“大丈夫当圣明之运,而无灼然文武之用为世所知,虽复栖遑,徙为劳 苦耳。至如韦居士,退不丘壑,
不市朝,怡然守
,荣辱弗及,何其乐也。”
太和十五年,释褐著作佐郎。于时,孝文留心氏族,正定官品。士大夫解巾, 优者不过奉朝请。聪起家便佐著作,时论之。后迁书侍卸史,凡所弹劾,不避
御;孝文或
宽贷者,聪辄争之。帝每云:“朕见薛聪,不能不惮,何况诸人也?” 自是贵戚敛手。累迁直阁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直阁如故。
浚初为兒时,与宗中兒戏涧滨,见一黄蛇,有角及足。召群童共视,了无见者。 以为不祥,归大忧悴。母问之,以实对。时有胡僧诣宅乞,母以告之。僧曰: “此兒之吉应。且此兒早有名位,然寿不过六七耳。”言终而
,忽然不见。后终 于四十二,六七之言验矣。
乾福,武安郡司仓书佐。
隋文帝受禅,三迁为兗州刺史。到官,系囚数百。胄剖断旬日便了,囹圄空虚。 有陈州人向力伪作
平郡守,将之官。胄遇诸涂,察其有异,将留诘之。司
王 君馥固谏,乃听诣郡。既而悔之,即遣主簿追
力。有
人徐俱罗尝任海陵郡守, 先是已为
力伪代之。比至秩满,公私不悟。俱罗遂语君馥曰:“向
力经赐代为 郡,使君岂容疑之。”君馥以俱罗所陈,又固请胄。胄呵,君馥乃止。遂收之,
力惧而引伪。其发
擿伏,皆此类也。时人谓为神明,先是,兗州城东沂、泗二
合而南
,泛滥大泽中。胄遂积石堰之,决令西注,陂泽尽为良田。又通转运,利 尽淮海,百姓赖之,号为薛公丰兗渠。
胄以天下太平,遂遣博士登泰山观古迹,撰封禅图及仪上之。帝谦让不许。转 郢州刺史,有惠政。征拜卫尉卿,转大理卿,持法宽平,名为称职。迁刑尚书。 时左仆
颎稍被疏忌,及王世积诛,颎事与相连,上因此
成颎罪。胄明雪之, 正议其狱。由是忤旨,械系之,久而得免。检校相州事,甚有能名。
汉王谅作并州,遣其将綦良东略地,攻
慈州。刺史上官政请援于胄,胄畏 谅兵锋,不敢拒。良又引兵攻胄,胄
以计却之,遣亲人鲁世范说良曰:“天下事 未可知。胄为人臣,去就须得其所,何遽相攻也?”良乃释去,
围黎
。及良为 史祥所攻,弃军归胄。朝廷以胄怀贰心,锁诣大理。相州吏人素怀其恩,诣阙理胄 者百余人。胄竟坐除名,
防岭南,
卒。
筠、献知名。
洪隆弟湖,字破胡。少有节,笃志于学;专
讲习,不
时务;与
无竞, 好以德义服人。或有兄弟忿阋,邻里争讼者,恐湖闻之,皆内自改悔。乡闾化其风 教,咸以敬让为先。三召州都,再辟主簿,州将倾心致礼,并不获己而应之。为本 州中从事、别驾、除河东太守。兄弟并为本郡,当世荣之。复受诏为仇池都将。后 罢郡,终于家。有八
,长
聪知名。
吾以不造,幼丁艰酷,穷游约,屡绝箪瓢。晚生早孤,不闻《诗礼》。赖奉 先人贻厥之训,获禀母氏圣善之规。负笈裹粮,不惮艰远,从师就业,
罢不能。 砥行砺心,困而弥笃,用膺教义,爰至长成。自释耒登朝,于兹二十三年矣。虽官 非闻达,而禄喜逮亲,庶保期颐,得终
养。何图
诚无
,祸酷荐臻;兄弟俱被 夺情,苦庐靡申哀诉。是用叩心泣血,陨气摧魂者也。既而创钜衅
,不胜荼毒, 启手启足,幸及全归。使夫死而有知,得从先人于地下矣,岂非至愿哉?但念尔伶 俜孤宦,远在边服,顾此悢悢,如何可言!适已有书,冀得与汝面诀,忍死待汝, 已历一旬。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勉之哉!勉之哉!
胄从祖弟浚,字赜。父琰,周渭南太守。浚少孤,养母以孝闻。幼好学,有 志行。周天和中,袭爵虞城侯,位新丰令。随开皇中,历尚书虞
、考功侍郎。帝 闻浚事母孝,以其母老,赐舆服几杖、四时珍味,当世荣之。后其母疾病,浚貌甚 忧瘁,亲故弗之识。暨丁母艰,诏鸿胪监护丧事,归葬夏
。时隆冬极寒,浚衰绖 徙跣,冒犯霜雪,自京及乡,五百余里,足冻堕指,创血
离,朝野为之伤痛。州 里赗助,一无所受。寻起令视事,上见其毁瘠过甚,为之改容,顾群臣曰:“吾见 薛浚哀毁,不觉悲
伤怀。”嗟异久之。浚竟不胜丧,病且卒。其弟谟时为晋王府 兵曹参军事,在扬州。浚遗书于谟曰:
有劝文帝践极,文帝召端告之。端以为三方未一,遽正名号,示 天下以不广。请待龛翦僭伪,然后俯顺乐推。文帝抚端背曰:“成我者卿也。卿心 既与我同,岂与我异。”遂脱所著冠带袍
并以赐之。
授吏
尚书,赐姓宇文 氏。端久
选曹,雅有人
之鉴,其所擢用,咸得其才。六官建,拜军司
,加侍 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爵为侯。
胄字绍玄,少聪明,每览异书,便晓其义。常叹训注者不会圣人旨,辄以意 辩之,诸儒莫不称善。
慷慨,志立功名。周明帝时,袭爵文城郡公。累迁上仪同, 寻拜司金大夫,后加开府。
聪为孝文所知,外以德
遇之,内以心膂为寄。亲卫禁兵,委总
领。故终 太和之世,恆带直阁将军。群臣罢朝之后,聪恆陪侍帷幄,言兼昼夜。时政得失, 预以谋谟;动辄匡谏,事多听允。而重厚沈密,
周孝闵帝践阼,再迁中大夫,
爵为公。晋公护将废帝,召群臣议之。端 颇
同异,护不悦,
为蔡州刺史。为政宽惠,人吏
之。转基州刺史。基州地接 梁、陈,事藉镇抚,总
史宁遣司
梁荣
令赴任。蔡州父老诉荣,请留端者千余 人。至基州未几,卒。遗诫薄葬,府州赠遗,勿有所受。赠本官,加大将军,
封 文城郡公,谥曰质。
胄嗣。
书成而绝。有司以闻,文帝为之屑涕,降使赍册书吊祭。浚清俭,死日家无 遗财。
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游。虽在暗室,终日矜庄,见者莫 不懔然加敬。博览坟籍,
力过人,至于前言往行,多所究悉。词辩占对,尤是所 长。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
行路。友于笃睦,而家教甚严;诸弟虽昏 宦,恆不免杖罚,对之肃如也。未弱冠,州辟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