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势,每折于愉。及 愉作逆,先斩灵引于门。时论云:“非直愉自不臣,抑亦由肇及灵引所致。”事平, 赠平东将军、兗州刺史,谥曰威。
子敦,字元礼,性尚闲素,学涉书史。以父死王中,除给事中。出为本州别驾。 公平正直,见非法,终不判署。后为卫将军、广平太守,甚有能名。奸吏局蹐,秋 毫无犯。雅性清俭,属岁饥,家馈未至,使人外寻陂泽,采藕根食之。遇有疾苦, 家人解衣质米以供之。然政尚威严。朝廷以其清白,赐谷一千斛,绢一百匹。卒官, 吏人奔哭,莫不悲恸。赠卫大将军、吏部尚书、兗州刺史,谥曰贞。武定初,齐神 武以敦及中山太守苏淑在官奉法,清约自居,宜见追褒,仍上言请加旌录。诏各赏 帛一百匹,粟五百斛,下郡国,咸使闻知。
灵引弟莹,字灵珍,兗州别驾从事。子烈。
烈字信卿,少通敏,颇自修立,有成人风。好读书,能言名理,以玄学知名。 魏孝昌末,烈从兄侃为太山太守,据郡起兵外叛。烈潜知共谋,深惧家祸,与从兄 广平太守敦驰赴洛阳告难。朝廷将加厚赏,烈告人云:“譬如斩手全躯,所存者大 故尔,岂有幸从兄之败,以为己利乎。”卒无所受。
天保中,累迁尚书祠部、左右户郎中,在官咸为称职。除阳平太守,有能名。 时频有灾蝗,犬牙不入阳平境,敕书褒美焉。迁光禄少卿、兗州大中正。天平初, 除义州刺史,以老还乡,卒于家。
烈家传素业,闺门修饬,为世所称。一门女不再醮。魏太和中,于兗州造一尼 寺,女寡居无子者,并出家为尼,咸存戒行。烈天统中与尚书毕义云争兗州大中正。 义云盛称门代累世,本州刺史,卿世为我家故史。烈云:“自毕轨被诛以还,寂无 人物。近日刺史,皆疆场之上,彼此而得,何足为言。岂若我之汉河南尹、晋朝太 傅,名德学行,百世传美。且男清女贞,足以相冠,自外多可称也。”盖讥义云之 帷薄焉。
烈弟修,有才干,卒于尚书左丞。子玄正。武平末,将作丞。隋开皇中,户部 侍郎。卒于陇西郡赞务。
论曰:薛安都一武夫耳,虽轻于去就,实启东南。事窘图变,而竟保宠禄,优 矣。休宾穷而委质;孝标名重东南;法寿拓落不羁,克昌厥后;景伯兄弟儒素,良 可称乎。众敬举地纳诚,荣曜朝国;人位并列,无乏于时。羊祉刚酷之风,得死为 幸。深以才干从事,声迹可称。敦、烈持己所遵,殆时彦也。
部分译文
房豹,字仲干。身体魁梧,容貌伟岸,声音洪亮,仪表堂堂。十七岁时,州官征辟他为主簿。王思政占据颍川,慕容绍宗出兵讨伐,房豹任慕容绍宗的开府主簿,兼行台郎中。绍宗说自己有水中的灾难,便在战舰中洗浴,并自己跳入水中,希望用这种方法代替将要遇到的厄运。房豹对他说:“命在于天,难道是人理所能延长保护的吗?您如果真的有水中的灾难,不是祈祷能排除的。如果您实在没有,何必再去祈祷呢?现在统率三军的重任全在你的身上,惟有达观知命,顺乎情理,以保存您的大福大吉。方才乘船入水,说为了防灾,怎么能像在岸上指挥能够保证您绝对的安全呢?”慕容绍宗笑着说:“我不能脱免俗套啊,所以才这样做。”不久,慕容绍宗被水淹死,人们议论认为房豹洞悉人生的奥妙。
齐武成帝河清年间,房豹被授为谒者仆射,任西河太守。西河与北周接壤,过去与稽胡混杂。房豹为政贵在清静无为,因而有显著的成绩和崇高的声誉。他调任博陵太守,也有很高的声望。又调至乐陵任太守,治理政事注重风化教育,被称为善政。乐陵濒临大海,水味大多咸苦。房豹下令开凿了一口井,便得到甘美的泉水,远近都认为是他良好的政风化育所致。房豹被罢职离开后,井水又变成咸的。北齐灭亡,房豹回到家乡耕种田园,自食其力。多次被朝廷征用,都以有病为理由坚决推辞。地方长官初上任,一定派人向他致礼。那些下级官吏也送来名帖表达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