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八(2/10)

其四曰:

初,迁神主于太庙,有司奏:旧事,庙中执事官例皆赐爵,今宜依旧。诏百寮 评议,群臣咸以为宜依旧事。骏独以为不可,表曰:“臣闻名为帝王所贵,山河 为区夏之重,是以汉祖有约,非功不侯。未见预事于宗庙,而获赏于疆土。虽复帝 王制作,弗相沿袭。然一时恩泽,岂足为长世之轨乎。”书奏,从之。文明太后谓 群臣曰:“言事,固当正直而准古典;安可依附暂时旧事乎!”赐骏衣一袭,帛二 百匹。又诏曰:“骏历官清慎,言事每惬。门无挟货之宾,室有怀之士。可赐帛 六百匹,旌其俭德。”骏悉散之亲旧。

《记》云:国无三年之储,谓国非其国。光武以一亩不实,罪及牧守。圣人之 忧世重谷,殷勤如彼;明君之恤人劝农,相切若此。顷年山东饥,去岁京师俭,内 外人庶,就丰。既废营产,疲困乃加,又于国,实有虚损。若先多积谷,安 而给之,岂有驱督老弱,糊千里之外。以今况古,诚可惧也。臣以为宜析州郡常 调九分之二,京都度支岁用之余,各立官司。年丰籴积于仓,时俭则加私之二,粜 之于人。如此,人必事田以买官绢,又务贮财以取官粟。年登则常积,岁凶则直给。 又别立农官,取州郡十分之一以为屯人。相陆之宜,料顷亩之数,以赃赎杂 余财市科给,令其肆力。一夫之田,岁责六十斛,甄其正课并征戍杂役。行此二 事,数年之中,则谷积而人足,虽灾不害。

《虞书》。”帝曰:“假使朕无 愧于虞舜,卿复何如尧臣?”显宗曰:“陛下齐踪尧、舜,公卿宁非二八之俦。” 帝曰:“卿为著作,仅名奉职,未是良史也。”显宗曰:“臣仰遭明时,直笔无惧, 又不受金,安眠,此优于迁、固也。”帝哂之。后与员外郎崔逸等参定朝仪。

彪又表上封事七条,曰:

昔汉文时,人有告丞相谋反者,逮系长安狱,顿辱之与皁隶同。贾谊乃上书, 极陈君臣之义,不宜如是。夫贵臣者,天为其改容而貌之,吏人为共俯伏而敬 贵之。其有罪过,废之可也,赐之死可也;若束缚之,输之司寇,搒笞之,小吏詈 骂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及将刑也,臣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天曰:“ 大夫自有过耳,吾遇有礼矣。上不使人抑而刑之也。”孝文纳其言。是后大臣 有罪,皆自杀不受刑。至孝武时,稍复下狱。良由孝文行之当时,不为

太延五年,凉州平,迁于京师。为司徒崔浩所知。文成践阼,为著作郎。皇兴 中,除密太守。尚书李敷奏骏实史才,方申直笔,请留之。书奏,从之。献文屡 引骏与论《易》、《老》义,顾谓群臣曰:“朕与此人言,意甚开暢。”问骏年, 对曰:“六十一。”帝曰:“昔太公老而遭文王,卿今遇朕,岂非早也。”骏曰: “臣虽才谢吕望,陛下尊过西伯。觊天假余年,竭《六韬》之效。”

其三曰:

臣又闻前代明王皆务怀远人,礼贤引滞。故汉过赵,求乐毅之胄;晋武廓定, 旌吴、蜀之彦。臣谓宜于河表七州人中,擢其门才,引令赴阙,依中州官比,随能 序之。一可以广圣朝均新旧之义,二可以怀江、汉归有之情。

其五曰:

延兴末,丽王琏求纳女于掖,假骏散骑常侍,赐爵安丰男,持节如丽迎 女。骏至平壤城。或劝琏曰:“魏昔与燕婚,既而伐之,由行人其夷险故也。今 若送女,恐不异于冯氏。”琏遂谬言女丧。骏与琏往复经年,责琏以义方。琏不胜 其忿,遂断骏从者酒辱之,惮而不敢害。会献文崩,乃还。拜秘书令。

程逡,字驎驹,本广平曲安人也。六世祖良,晋都使者,坐事凉州。祖父 肇,吕光人尚书。骏少孤贫,居丧以孝称。师事刘延明,好学,昼夜无倦。 延明谓门人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者,此亚之也。”骏白延明曰:“今名教之 儒,咸谓老庄其言虚诞,不切实要,不可以经世。骏为不然。夫老著抱一之言, 庄生申本之旨,若斯者,可谓至顺矣。人若乖一,则烦伪生;,则冲真丧。” 延明曰:“卿年尚幼,言若老成,哉。”由是声誉益播。沮渠牧犍擢为东侍讲。

二十一年,车驾南征,以显宗为右军府长史、统军。次赭,齐戍主成公期遣 其军主胡松、法援等并引蛮贼,来击军营。显宗拒战,斩法援首。显宗至新野, 帝曰:“何不作布也?”显宗曰:“臣顷见镇南将军王肃获贼二三,驴数匹, 皆为布。臣在东观,私每哂之。近虽仰凭威灵,得摧丑虏,兵寡力弱,禽斩不多。 脱复曳长缣,虚张功捷,尤而效之,其罪弥甚。所以敛毫卷帛,解上而已。”帝 笑曰:“如卿此勋,诚合茅社,须赭平定,检审相酬。”新野平,以显宗为镇南 广王嘉谘议参军。显宗上表,颇自矜伐,诉前征勋。诏曰:“显宗退无检,亏 我清风,付尚书推列以闻。”兼尚书张彝奏免显宗官。诏以白衣守谘议,展其后效。 显宗既失意,遇信向洛,乃为五言诗赠御史中尉李彪,以申愤结。二十三年卒。显 宗撰冯氏《燕志》、《孝友传》各十卷。景明初,追赭勋,赐爵章武男。伯华 袭。

介直,不竞时荣。太和九年正月病笃,遗命曰:“吾存尚俭薄,岂可没为奢 厚哉。昔王孙葬,有而然;士安籧篨,颇亦矫厉。可敛以时服,明从古。” 初骏病甚,孝文、文明太后遣使者更问其疾,敕侍御师徐謇诊视,赐以汤药。临终, 诏以小公称为中散,从灵虬为著作佐郎。及卒,孝文、文明太后伤惜之。赐东 园秘、朝服一称、帛三百匹,赠兗州刺史、曲安侯,谥曰宪。所作文章,自有集 录。

《易》称:“主者莫若长。”《传》曰:“太奉冢嫡之粢盛。”然则祭 无主则宗庙无所飨,冢嫡废则神无所传。圣贤知其如此,故垂诰以为长世之法。 昔姬王得斯也,故恢崇儒术以训世嫡。世嫡于是乎习成懿德,用大协于黎蒸。是 以世统黎元,载祀八百。逮嬴氏之君于秦也,弗以义方教厥冢,冢于是习成凶 德,肆以临黔首。是以飨年不永,二世而亡。亡之与兴,在于师傅。故《礼》 云:“冢生,因举以礼,使士负之,有司齐肃端冕,见于南郊。”明冢嫡之重, 见乎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明孝敬之也。然古之太,自为赤而教 固以行矣。此则远世之镜也。宗文成皇帝慨少时师不勤教,尝谓群臣曰:“朕始 学之日,年尚幼冲,情未能专。既临万机,不遑温习。今而思之,岂非唯予之咎, 抑亦师傅之不勤。”尚书李免冠而谢。此则近日之可鉴也。伏惟太皇太后翼赞 宗,训成显祖,使巍巍之功,邈乎前王。陛下幼蒙鞠诲,圣敬日跻,及储诞育, 复亲抚诰,日省月课,实劳神虑。今诚宜准古立师傅,以诏导太。诏导正则太 正,太正则皇家庆,皇家庆则人事幸甚矣。

汉制,旧断狱报重尽季冬,至孝章时改尽十月,以育三微。后岁旱,论者以不 十月断狱,气微,,以故致旱,事下公卿。尚书陈曰:“冬至气始萌, 故十一月有芸荔之应,周以为。十二月气上通,雉雊,殷以为。十 三月气已至,蛰虫皆震,夏以为。三微成著,以通三统。三统之月断狱血, 是不稽天意也。”章帝善其言,卒以十月断。今京都及四方断狱报重,常竟季冬, 不推三正以育三微。宽宥之情,每过于昔,遵之典宪,犹或阙然。今岂所谓助发 生,垂奉微之仁也?诚宜远稽周典,近采汉制,天下断狱起自初秋,尽于孟冬。不 于三统之,行斩绞之刑。如此则协幽显,仁垂后昆矣。

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之不廉,乃曰簠簋不饰。此君之所以礼贵臣, 不明言其过也。臣有大谴,则白冠氂缨盘加剑,造室而请死,此臣之所以知罪而 不敢逃刑也。圣朝宾遇大臣,礼崇古典,自太和降,有负罪当陷大辟者,多得归第 自尽。遣之日,垂隐愍,言发凄泪,百官莫不见,四海莫不闻,诚足以将死之 心,戚属之情。然恩发于衷,未著永制,此愚臣所以敢陈末见。

其二曰:

古先哲王之为制也,自天以至公卿,下及抱关击柝,其室车服,各有差品。 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夫然,故上下序而人志定。今时浮华相竞,情无常守; 大为消功之制费力之事,岂不谬哉。夫消功者,锦绣雕文是也;费力者,广 宅宇,壮制丽饰是也。其妨男业害女工者,可胜言哉!汉文时,贾谊上疏,云今 之王政可为长太息者六,此即是其一也。夫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故越王好勇而士 多轻死;楚王好瘠而国有饥人。今二圣躬行俭素,诏令殷勤,而百姓之奢犹未革者, 岂楚、越之人易变如彼,大魏之士难化如此?此盖朝制不宣,人未见德使之然耳。 臣愚以为第宅车服,自百官以下至于庶人,宜为其等制。使贵不贱,卑不僭, 不可以称其侈意,用违经典。

帝曾诏诸官曰:“近代已来,,恆有常分。朕意所为可,复以为不可, 宜校量之。”李冲曰:“未审上古已来,置官列位,为为膏梁兒地,为益政赞 时?”帝曰:“俱为人。”冲曰:“若为人,陛下今日何为专崇门品,不有 才之诏?”帝曰:“苟有殊人之技,不患不知。然君之门,假使无当世之用者, 要自德行纯笃,朕是以用之。”冲曰:“傅岩、吕望,岂可以门见举?”帝曰: “如此济世者希,旷代有一两耳。”冲谓诸卿士曰:“适请救诸贤。”秘书令李 彪曰:“师旅寡少,未足为援,意有所怀,敢不尽言于圣日。陛下若专以地望,不 审鲁之三卿,孰若四科?”帝曰:“犹如向解。”显宗曰:“陛下光宅洛邑,百 礼惟新,国之兴否,指此一选。且以国事论之,不审中秘监、令之,必为秘书郎, 顷来为监、令者,皆可为不?”帝曰:“卿何不论当世膏腴为监、令者?”显宗 曰:“陛下以不可类,不应以贵承贵,以贱袭贱。”帝曰:“若有明卓尔,才 者,朕亦不拘此例。”后为本州中正。

李彪,字固,顿丘卫国人也,孝文赐名焉。家寒微,少孤贫,有大志,好学 不倦。初受业于长乐监伯,伯之。晚与渔悦、北平尼等将隐名山, 不果而罢。悦兄闾博学才,家富典籍,彪遂于悦家手抄诵,不暇寝。既而还 乡里。平原王陆睿年将弱冠,雅有志业。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路由冀、相, 闻彪名而诣之。修师友之礼,称之州郡遂。遂举孝廉,至京师,馆而受业焉。闾 称之朝贵,李冲礼之其厚,彪宗附之。

孝文初,为中书教学博士。后假散骑常侍、卫国,使于齐。迁秘书丞,参著 作事。自成帝已来,至于太和,崔浩、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秋》,遗 落时事。彪与秘书令祐始奏从迁、固,创为纪、传、表、志之目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