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6/10)

不萃,邪荣而正不雕。故悔多于地厚,祸甚于天高。夫悔未结,谁肯 曲躬。夫祸未加,谁肯累足。固机发而后思图,车覆而后改躅。改之无及,故狡兔 失穴;思之在后,故逆鳞易触。君子则不然。体舒则怀卷,视溺则思济。原夫人阙 之度,邈于无阶之天,势位之危,深于不测之地。饵厚而躬不竞,爵降而心不系。 守善于已成,惧愆于未败。虽盈而戒冲,通而虑滞。以知命为遐龄,以乐天为大惠。 以戢智而从时,以怀愚而游世。曲躬焉,累足焉,苟行之昼已决矣,犹夜则思其计; 诵之口亦明矣,故心必赏其契。故能不同不诱,而弭谤于群小;无毁无誉,而贻信 于上帝。托身与金石俱固,立名与天壤相弊。嚣竞无侵,优游独逝。夫如是,绮阁 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柳下三黜,不愠其色;子文三陟,不喜其 情。

而惑者见居高可以持势,欲乘高以据荣。见直道可以修己,欲专道以邀声。夫 去声然后声可立,岂矜道之所宣。虑危然后安可固,岂假道之所全。是以君子鉴恃 道不可以流声,故去声而怀道。鉴专道不可以守势,故去势以崇道。何者?履道虽 高,不得无亢;求声虽道,不得无悔。然则声奢繁则实俭雕,功业进则身迹退。如 此则精灵遂越,骄侈自亲。情与道绝,事与势邻。方欲役思以持势,乘势以求津。 故利欲诱其性,祸难婴其身。利欲交则幽显以之变,祸难构则智术无所陈。若然者, 虽縻爵帝局,焉得而宁之?虽结珮皇庭,焉得而荣之?故身道未究,而崇邪之径已 形。成功未立,而修正之术已生。福禄交蹇于人事,屯难顿萃于时情。忠介剖心于 白日,耿节沉骨于幽灵。因斯愚智之所机,倚伏之所系,全亡之所依,其在逊顺而 已哉。呜呼鉴之!呜呼鉴之!

景所著述数百篇见行于世。删正晋司空张华《博物志》及撰《儒林》、《列女 传》各数十篇云。长子昶,少学识,有文才,早卒。昶弟彪之,永安中,司空行参 军。

论曰:古人云:才未半古,功已过之。王肃流寓之士,见知一面,荣任赫然, 寄同旧列,虽器业自致,抑亦逢时之所致焉。刘芳矫然特立,沈深好古,博通洽识, 为世儒宗。懋才流识学,见重于世,不虚然也。常爽以儒素著称,景以文义见宗, 美乎。

部分译文

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

他从小聪明,善于词辩,博览经史典籍,胸怀大志。入仕南齐,位至秘书丞。父亲王奂和他的弟兄都被齐武帝萧矦杀害。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王肃从建邺投奔北魏。孝文帝当时正在邺城,听说他到来的消息,衣服没有穿好就接见他,殷殷垂问。王肃言词敏捷恳切,彬彬有礼,孝文帝十分爱惜他。谈及治国的道理,他的见解完全符合孝文帝的心意,孝文帝将座位移向他的面前,说话时间很长,也不知道疲劳。王肃谈到萧齐危急败亡的征兆,认为可以乘机进攻。孝文帝听了,南图的想法更加坚定。对王肃器重礼遇,不断增加,就连亲贵旧臣也赶不上。孝文帝有时让左右的人退下,与王肃谈论到半夜也谈不完。王肃也竭尽忠心,毫不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意见,自己认为他就像孔明遇到刘玄德那样。不久,朝廷任他为辅国、大将军长史,赐给开阳伯的爵位。他坚决辞掉伯的爵位,朝廷同意了。

朝廷命王肃讨伐南齐的义阳,让他招募勇壮兵丁作为心腹。如招募有功,加等奖赏;跟随王肃南征的,六品以下的官职由他先任用,再报闻朝廷;如果招抚南朝人,五品以下他可以先授予再上报朝廷。王肃到了义阳,不断打败敌军,朝廷授给他持节、都督、豫州刺史、扬州大中正的职衔。王肃善于交往,声望很高。不久,被征召进入朝廷,孝文帝亲手写诏书说“:见不到君子你,内心里就像醉酒一样恍惚不安,过一天有如三年一样漫长。我应该怎样慰劳你?在华林装饰好馆舍,擦干净座席等待你的到来,但是,你什么时候能从汝坟那里归来呢?”

太和二十年七月,孝文帝因为久旱不雨,停止膳食。百官到朝廷问讯,孝文帝住在崇虚楼,派舍人问王肃百官的来意,王肃答道:“陛下停止膳食,已经三天,群臣心里很不安宁。我听说尧时洪涝,商汤时干旱,这是自然造成的。需要圣人拯救世道,不会因圣人招致灾难。所以,国家有九年的储备,就可以抗御九年的灾害。昨天夜晚四郊已经降雨,京城之内雨水较少。臣民们没有少吃一顿饭,而陛下您已经三天没吃一口饭,朝臣百姓人心惶惶,无地自容。”孝文帝派人对他说“:我虽然几天不吃饭,还没有什么感觉,这是我诚心未至的原因啊。我心志已定,死而后已。”这天,天降大雨。

因打败南齐将领裴叔业有功,朝廷授给他镇南将军的封号,加任都督四川诸军的职务,封为汝阳县子。王肃多次上表推辞,朝廷不允许。

孝文帝崩殂,遗下诏命,任王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元禧等人共同任宰辅,管理朝政。朝廷让他到鲁阳迎接孝文帝的灵柩。王肃到鲁阳,与元禧共同料理各种事务。从鲁阳到京城洛阳,沿途丧礼,都由他来定夺,勤勉忧劳,超过了皇亲旧戚。元禧兄弟几个都很钦佩他,上下同心协力,关系融洽。惟有任城王元澄认为他来自南齐,地位一下子超过了自己,常对别人说“:朝廷让王肃的地位超过我还可以。我的从叔广阳王,皇族宗室都很尊崇他,历任朝廷内外的要职,为什么让王肃的官职在他之上呢?”王肃听了,常常回避他。不久,被元澄弹劾,诬告他谋反,事情终被审理明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