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洛,主者追苗赠封,以白世隆。世隆曰:“吾尔时群议,更 三日便欲大纵兵士,烧燔都邑,任其采掠。赖苗,京师获全。天下之善一也,不宜 追之。”子昙袭爵。
刘藻,字彦先,广平易阳人也。六世祖遐,从晋元帝南渡。父宗之,宋庐江太 守。藻涉猎群籍,美谈笑,善与人交,饮酒至一石不乱。太安中,与姊夫李嶷俱来 归魏,赐爵易阳子。擢拜南部主书,号为称职。
时北地诸羌,恃险作乱,前后宰守不能制。朝廷患之,以藻为北地太守。藻推 诚布信,诸羌咸来归款,朝廷嘉之。雍州人王叔保等三百人表乞藻为騃奴戍主,诏 曰:“选曹已用人,藻有惠政,自宜他叙。”在任八年,迁离城镇将。太和中改镇 为岐州,以藻为岐州刺史。转秦州刺史。秦人恃险,率多粗暴,或拒课输,或害吏 长,自前守宰,皆遥领,不入郡县。藻开示恩信,诛戮豪横,羌、氐惮之,守宰于 是始得居其旧所。遇车驾南伐,以藻为东道都督。秦人纷扰,诏藻还州,人情乃定。 仍与安南元英征汉中,破贼军,长驱至南郑,垂平梁州,奉诏还军,乃不果克。
后车驾南伐,以藻为征虏将军,督统军高聪等四军为东道别将,辞于洛水之南。 孝文曰:“与卿石头相见。”藻对曰:“臣虽才非古人,庶亦不留贼虏而遗陛下。 辄当酾曲阿之酒以待百官。”帝大笑曰:“今未至曲阿,且以河东数石赐卿。”后 与高聪等战败,俱徙平州。景明初,宣武追录旧功,拜藻为太尉司马。卒。
子绍珍,无他才用,善附会,好饮酒。结托刘腾,启为其国郎中令,袭子爵。 永安中,历河北、黎阳二郡太守,所在无政绩。天平中,坐子洪业入于关中,率众 侵扰,伏法。
傅永,字脩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 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 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 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父母并老,饥寒十数年,赖其强于人事,戮力佣 丐,得以存立。晚为奉礼郎,诣长安拜文明太后父燕宣王庙,赐爵贝丘男,除中书 博士。王肃之为豫州,又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咸阳王禧虑肃难信,言于孝文。曰: “已选傅脩期为其长史,虽威仪不足,而文武有余矣。”肃以永宿士,礼之甚厚; 永亦以肃为帝眷遇,尽心事之,情义至穆。
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 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 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 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 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 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时裴叔业率王茂先、李定等东侵楚王戍,肃复令永将伏兵,击其后军,破之, 获叔业伞扇鼓幕甲仗万余。两月之中,遂献再捷。帝嘉之,遣谒者就豫州,策拜永 安远将军、镇南府长史、汝南太守、贝丘县男。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 露布,唯傅脩期耳。”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 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 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 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景明初,裴叔业将以寿春归魏,密通于永。及将迎纳,诏永为统军,与杨大眼、 奚康生等诸军俱入寿春。同日而永在后,故康生、大眼二人并赏列士,永唯清河男。 齐将陈伯之逼寿春,沿淮为寇。时司徒彭城王勰、广陵侯元衍同镇寿春,以九江初 附,人情未洽,兼台援不至,深以为忧。诏遣永为统军,领汝阴三千人先援之。永 至,勰令永引军入城。永曰:“若如教旨,便共殿下同被围守,岂是救援之意?” 遂孤军城外,与勰并势以击伯之,频有克捷。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营 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 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 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义阳既平,英使司马陆希道为露布,意谓不可,令永改之。永亦不增文采,直 与之改,陈列军仪,处置形要,而英深赏之。还京,除太中大夫。
后除恆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 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 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 自称六十九。还京,拜光禄大夫。卒,赠齐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