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臣,何容受此启。”执子昂送鄴。帝至 济州,禅位于湝,竟不达。
湝与广宁王孝珩于冀州召募,得四万余人,拒周军。周齐王宪来伐,先遣送书, 并赦诏。湝并沉诸井。战败,湝、孝珩俱被禽。宪曰:“任城王,何苦至此!”湝 曰:“下官神武帝子,兄弟十五人,幸而独存。逢宗社颠覆,今日得死,无愧坟陵。” 宪壮之,归其妻子。将至鄴城,湝马上大哭。自投于地,流血满面。至长安,寻与 后主同死。
妃卢氏,赐斛斯徵。卢蓬首垢面,长斋不言笑,徵放之,乃为尼。隋开皇三年, 表请文帝,葬湝及五子于长安北原。
高阳康穆王湜,神武第十一子也。天保元年封。十年,稍迁尚书令。以滑稽便 辟,有宠于文宣。在左右行杖,以挞诸王,太后深衔之。其妃父护军长史张晏之, 尝要道拜湜,湜不礼焉。帝问其故,对曰:“无官职汉,何须礼!”帝于是擢拜晏 之为徐州刺史。文宣崩,湜兼司徒,导引梓官。吹笛云:“至尊颇知臣不?”又击 胡鼓为乐。太后杖湜百余,未几薨。太后哭之哀,曰:“我恐其不成就,与杖,何 期带创死也!”乾明初,赠假黄钺、太师、司徒、录尚书事。子士义袭爵。
博陵文简王济,神武第十二子也。天保元年封。济尝从文宣巡幸,在路忽忆太 后,遂逃归。帝怒,临以白刃,因此惊怳。历位太尉。河清初,出为定州刺史。天 统五年,在州语人云:“计次第,亦应到我。”后主闻之,阴使人杀之。赠假黄钺、 太尉、录尚书事。子智袭爵。
华山王凝,神武第十三子也。天保元年,封新平郡王。九年,改封安定。十五 年,封华山。历位中书令、齐州刺史,就加太傅。薨于州,赠左丞相、太师、录尚 书。凝诸王中最为孱弱,妃王氏,太子洗马王洽女也,与苍头奸,凝知而不能限禁。 后事发,王氏赐死,诏杖凝一百,其愚如此。
冯翊王润,字子泽,神武第十四子也。幼时,神武称曰:“此吾家千里驹也。” 天保初封,历位东北道行台右仆射、都督、定州刺史。润美姿仪。年十四五,母郑 妃与之同寝,有秽杂之声。及长,廉慎方雅,习于吏职。至于摘发隐伪,奸吏无所 匿其情。开府王回洛,与六州大都督独孤枝侵窃官田,受纳贿赂,润按举其事。二 人表言:王出送台使,登魏孝文旧坛,南望叹息,不测其意。武成使元文遥就州宣 敕曰:“冯翊王少小谨慎,在州不为非法,朕信之熟矣。登高远望,人之常情,鼠 辈欲轻相间构,曲生眉目。”于是回洛决鞭二百,独孤枝决杖一百。寻为尚书令, 领太子少师,历司徒、太尉、大司马、司州牧、太保、河南道行台、录尚书,别封 文成郡公,太师、太宰,复为定州刺史。薨,赠假黄钺、左丞相。子茂德嗣。
汉阳敬怀王洽,字敬延,神武第十五子也。天保元年封,五年薨,年十三。乾 明元年,赠太保、司空。无子,以任城王第二子建德为后。
论曰:赵郡王以跗萼之亲,当顾命之重,安夫一德,固此贞必,践畏途而不疑, 履危机而莫惧,以其忠义,取毙凶匿。岂道光四海,不遇周成之明;将朝去三仁, 终见殷墟之祸。不然,则邦国殄瘁,何若斯之速欤?清河属经纶之期,青云自致, 出将入相,翊成鸿业。虽汉朝刘贾,魏室曹洪,俱未足谕其风烈,适足以彰文宣之 失德焉。思好属昏乱之机,归彦因猜嫌之衅,咫尺鄴都,以速其祸,智小谋大,理 则宜然。神武诸王,多有声誉。永安以谏争遇祸,固齐室之比干,彭城莅人布政, 乃与循良比迹,求之近古,未为易遇。上党申威淮海,受辱牢阱,以英侠之气,迫 悲歌之思,欲食藜藿之羹,处茅茨之下,其可得乎!冯翊廉慎闲明,妄被谗匿,以 武成阴忌之朝,而见免夫《角弓》之刺,已为幸矣。
部分译文
高睿,小名叫须拔,从小失去了父亲。天生的聪明敏慧,很为神武帝高欢喜爱,将他养在宫中,命游娘做他的母亲,对他的恩遇不同于其他子侄。东魏兴和年间,继承他父亲赵郡王高琛的爵位为南赵郡公。长到四岁,他还没有见过自己的生母。他的母亲是东魏的华阳公主,他从母的姐姐郑氏开玩笑对他说:“你是我的姨外甥,为什么倒去亲近游氏?”他因而到处访问,以至失去了正常的情绪。神武帝怀疑他得了病,他说:“我没有病,只是听说我有生身母亲,想见上一面。”神武帝很是惊奇,命他的生母来宫中见面。他先向前跪拜母亲,继而抱着母亲的脖子大声痛哭。神武帝十分悲伤,对平素王说:“这孩子特别孝顺,我的孩子中没有能赶上他的。”便为他停止了一天的公务。他读《孝经》读到“资于事父”一句,常流泪感叹。十岁时他的母亲去世,神武帝亲自送他到领军府,让他为母亲举哀。他痛哭失声,以至昏厥,三天没有吃一口水和饭。神武帝与武明太后反复劝慰,他才渐渐听从。居丧时长时间斋戒自身,哀毁骨立,拄着木杖才能站起。神武帝命常山王与他一同起居,日夜劝告。神武帝还命左右侍奉他的人也不许进水。他虽然连清水漱口都不用,到中午仍不肯吃饭。因此,神武帝每到吃饭一定喊他与自己同案而食。神武帝去世,他痛哭得吐出血来。长大后将要结婚,脸上却出现了悲愁的颜色。文襄帝高澄问他“:我为你娶了郑述祖的女儿,你为什么不高兴?”他答道:“我自己痛心从小失去父母,只剩孤身一人,现在将要结婚,有许多感慨。”话没有说完,又呜咽哭泣,不能自禁。文襄帝也很可怜他,劝他勤奋学习,他常常读书到深夜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