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何必沽名钓誉?这不是大臣应有的品质。天保五年(554),朝廷禁止他到尚书省去。他曾与元昶一起饮酒,对元昶说:“我与您交往,到死都不会背叛您。”有人偷偷地将这句话奏报给文宣帝。另外,文宣帝没有即位前,高隆之常对他流露出轻蔑的神态;他即将接受东魏孝静帝的禅让,大臣们都认为不应该,隆之也在持反对意见的人当中,文宣帝早就对他怀恨在心。听到密报后,异常恼怒,骂道“:这个徐家老公的后代。”让壮士们打了高隆之一百多拳,然后放出来。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有人劝阻他,他说:“我不知道今天自己还会不会活着!”便喝了许多水。因为跟随文宣帝外出,所以死在路途上。朝廷追赠他为太尉、太保、阳夏王,竟没有给他谥号。
高隆之虽然没有读书,却崇尚文雅,对于缙绅名流,他一定礼貌接待。他寡居的姐姐当了尼姑,他对她就像母亲一样,教育孩子,一定先让他们懂得文章的内容和涵义,人们都因此称赞他。
文宣帝末年,常猜忌迫害朝臣。他又追想和恼怒起高隆之来,把高隆之的儿子、司徒中兵高慧登等二十多人抓到面前,慧登乞求饶命,他说“:没办法。”用马锤击打,不大一会头被打烂,这些人的尸体都被投入漳水河中。文宣帝又派人掘开高隆之的坟墓,从棺木中取出尸体,他的面貌仍然没有腐烂。文宣帝将他的尸骨砍断烧掉,扔到漳淮河里。天下人都认为他一家很冤枉。他的后代也因此灭绝。文宣帝死后,其子高殷即位,下诏让隆之哥哥的儿子子远过继给隆之,继承阳夏王的爵位,归还过去被抄没的家产。
高隆之被高欢信任,他的性情阴险毒辣。仪同三司崔孝芬因为同他家缔结婚姻关系不满意;太仆卿任集与他共同担任营构一职,意见常常同他不一致;瀛州刺史元晏拒绝他的请托,他都捏造罪状,将他们害死。他终于全家被诛灭,人们都认为这是他应得的报应。
司马子如,字遵业,自称是河内温地人,迁移到云中居住,因而在那里建起家业。
他初任怀朔镇省事,与齐神武帝高欢相识,两个人情谊很深。北魏孝明帝孝昌时,北部州郡沦陷,他向南逃向肆州,被尔朱荣所信任,封为平遥子,不久,迁任大行台郎。尔朱荣死后,他随尔朱荣的妻子和尔朱世隆等人离开京城洛阳。节闵帝即皇帝位,积累他前后建立的功勋,给他晋爵为阳平郡公。高欢进入洛阳,任命他为大行台尚书。他天天与高欢在一起,参与军国大事的谋划。东魏天平初年,他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开府,与高岳、孙腾、高隆之等人共同执掌朝政,很被信任和重用。高欢坐镇晋阳,他常常去谒见。回来时,神武帝高欢和武明后都给他馈赠礼物,这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他的性情豪爽,再加上倚仗自己是德高望重的旧臣,在处理公务时,专断任性,公然接受贿赂。兴和时,他以北道行台的身份检查各州郡守令以下的官员。到定州,他将深泽的太守斩首;在冀州,他处死了东光的守令。这些人都被关进监狱,施以残酷的刑罚。下面的官员举动稍不符合他的心意,他都命随从的武士马上拉过来,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官吏们惶恐不安,无所适从。后来他又转任为尚书令。
文襄帝高澄辅弼朝政,子如因贿赂的事被御史中尉崔暹弹劾,在监狱里被关了一个晚上,头发就全部变白。他替自己辩解说“:我从夏州拄了根棍子投奔相王,相王送我一辆不带篷幔的车,车上套着一头母牛和一头牛犊。牛犊在道路上死去,只剩下长着弯曲的双角的母牛。其他东西,都是他人得到的。”高欢也写信告谕高澄:“司马子如是我的老朋友,你应该宽大他。”高澄看信后在大街上停下马,命将子如从狱中提出,去掉他身上的枷锁。他很害怕,问:“该不是要杀死我吧?”于是,免去他的官爵。高欢后来见到他,可怜他面容憔悴,让他爬在自己膝盖上,亲自给他逮头上的虱子,赐给他酒一百瓶,羊五百只,粳米五百石。他发牢骚说:“没有事还被囚禁,几乎死掉。如果这样,难道还有生路吗?”不久,朝廷又起用他为冀州刺史。他能够接受教训,严格自律,因而颇有声誉。朝廷下诏恢复他原来的官爵,另外封为野王县男。文宣帝高洋接受东魏孝静帝的禅让,即皇帝位。司马子如因参与此事有功,另外又被封为须昌县公。不久,又被任命为司空。
他的性情滑稽,不加检点和约束。说话多戏谑污秽,认识他的人都因此非议他。而他对姐姐很有礼貌,抚养弟兄们的孩子也很慈爱诚笃。对待当时的名士,他很钦敬喜爱,人们又因此称赞他。然而,他却没有耿直公正之心,不能按公平正道处理事情。高澄主持朝政时,中尉崔暹、黄门郎崔季舒都被重用。高澄去世后,崔暹等人都到晋阳。司马子如因崔暹过去曾纠劾过他,便奏报文宣帝,捏造他们的罪状,劝文宣帝诛杀他们。后来,他把马匹悄悄运出关外,被有司举劾。文宣帝斥责他说:“崔暹、崔季舒侍奉我的先世,有什么大罪,你却让我杀死他们!”因而将他免去官职。过了很久,文宣帝又认为他是先帝的旧臣故交,封他为太尉。不久,他因患病去世。
司马消难,字道融。幼时聪明颖悟,多少读了些经史著作。颇有风度神韵,喜欢自我矫饰标榜,以博取名誉。他的父亲司马子如是当朝的显贵,他也爱交结宾客名士,邢子才、王元景、魏收、陆。。、崔瞻等都与他交游。迁任光禄卿,出任北豫州刺史。
文宣帝末年,昏庸暴虐,日甚一日,消难却常常有自我保全的办法。他尽量安抚,颇受百姓拥戴。由于不能为政清廉,因而被御史弹劾。他娶了高欢的女儿为妻,而两个人情感不睦,公主常向文宣帝诉说。文宣帝在并州,命驿使召见上党王高涣,高涣害怕有灾难降临,杀死使者率兵东逃,邺中一带大受骚扰,后来在济州被抓获。高涣刚逃走时,朝臣们怀疑他逃向成皋,说:“他如果和司马消难管辖的北豫州联合起来共同谋反,一定会成为国家的祸患。”这话传到文宣帝那里,很引起了他的怀疑。消难畏惧,偷偷派亲信河东人裴藻秘密从小路入关,向西周请降。
进入西周后,被封为荥阳郡公,多次升迁,官至大司寇。他跟随章武帝宇文邕东伐,归来任梁州总管。周静帝大象初年,他又迁任大后丞,女儿为静帝的皇后。不久,他出任为云阝州总管。隋文帝杨坚替年幼的周静帝辅助朝政,消难便与蜀公尉迟回联合举兵讨伐杨坚,把他的儿子司马永送到南陈作人质,以向陈国请求援兵。杨坚命襄州总管王谊进讨,消难逃到南陈,被陈封为司空,赐爵为隋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