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
周孝闵帝践祚,赐姓宇文氏,进爵平齐县公。晋公护初执政,欲引为腹心。庆 辞之,颇忤旨。又与杨宽有隙,及宽参知政事,庆遂见疏忌,出为万州刺史。明帝 寻悟,留为雍州别驾,领京兆尹。武成二年,除宜州刺史。庆自为郎,迄为司会, 府库仓储,并其职也。及在宜州,宽为小冢宰,乃囚庆故吏,求其罪失。案验积六 十余日,吏或有死于狱者,终无所言,唯得乘锦数匹。时人服其廉慎。又入为司会。
先是,庆兄桧为魏兴郡守,为贼黄众宝所害。桧子三人皆幼弱,庆抚养甚笃。 后众宝归朝,朝廷待以优礼。居数年,桧次子雄亮白日手刃众宝于长安城中。晋公 护闻而大怒,执庆诸子侄皆囚之,让庆擅杀人。对曰:“庆闻父母之雠不同天,昆 弟之雠不同国。明公以孝临天下,何乃责于此乎?”护逾怒,庆辞色无屈,竟以俱 免。卒。赠鄜、绥、丹三州刺史,谥曰景。子机嗣。
机字匡时。伟容仪,有器局,颇涉经史。年十九,周武帝时为鲁公,引为记室。 及帝嗣位,累迁太子宫尹,封平齐县公。宣帝时,为御正上大夫。机见帝失德,屡 谏不听,恐祸及己,托于郑译,求出,拜华州刺史。及隋文帝作相,征还京师。时 周代旧臣皆劝禅让,机独义形于色,无所陈请。俄拜卫州刺史。及践祚,进爵建安 郡公,征为纳言。机性宽简,有雅望,当近侍,无所损益。又好饮酒,不亲细务。 数年,出为华州刺史,奉诏每月朝见。寻转冀州刺史。后征入朝,以其子述尚兰陵 公主,礼遇益隆。初,机在周,与族人文城公昂俱历显要,及此,昂、机并为外职。 杨素时为纳言,方用事,因上赐宴,素戏曰:“二柳俱摧,孤杨独耸。”坐者欢笑, 机竟无言。未几还州。前后作守,俱称宽惠。后以征还,卒于家。赠大将军、青州 刺史,谥曰简。子述嗣。
述字业隆。性明敏,有干略,颇涉文艺。以父廕为太子亲卫。后以尚主故,拜 开府仪同三司、内史侍郎。上于诸婿中特见宠遇。岁余,判兵部尚书事。父艰去职。 未几,起摄给事黄门侍郎事,袭爵建安郡公。
仁寿中,判吏部尚书事。述虽职务修理,为当时所称,然不达大体,暴于驭下, 又怙宠骄豪,无所降屈。杨素时方贵重,朝臣莫不詟惮,述每陵侮之,数于上前面 折素短。判事有不合,素意或令述改,辄谓将命者曰:“语仆射,道尚书不肯。” 素由是衔之。俄而杨素被疏忌,不知省事。述任寄逾重,拜兵部尚书,参掌机密。 述自以无功可纪,过叨匪服,抗表陈让。上许之,命摄兵部尚书。
上于仁寿宫寝疾,述与杨素、黄门侍郎元岩等侍疾宫中。时皇太子无礼于陈贵 人,上知之,大怒,令述召房陵王。述与元岩出外作敕书。杨素见之,与皇太子谋, 矫诏执述、岩属吏。及炀帝嗣位,述坐除名。公主请与同徙,帝不听。述在龙川数 年,复徙宁越,遇瘴疠死。
机弟弘,字匡道。少聪颖,工草隶,博涉群书,辞采雅赡。与弘农杨素为莫逆 交。解巾中外府记室。建德初,除内史上士。历小宫尹、御正上士。陈遣王偃人来 聘,武帝令弘劳之。偃人谓弘曰:“来日至蓝田,正逢滋水暴长,所赉国信,溺而 从流。今所进,假之从吏。请勒下流人见为寻此物。”弘曰:“昔淳于之献空笼, 前史称以为美。足下假物而进,讵是陈君命乎?”偃人惭不能对。武帝闻而嘉之, 尽以偃人所进物赐弘,仍令报聘。占对敏捷,见称于时。后卒于御正下大夫。赠晋 州刺史。杨素诔之曰:“山阳王弼,风流长逝;颍川荀粲,零落无时。修竹夹池, 永绝梁园之赋;长杨映沼,无复洛川之文。”其为士友所痛惜如此。有文集行于世。
弘弟旦,字匡德。工骑射,颇涉书籍。仕周,位兵部下大夫。以行军长史从梁 睿讨王谦,以功授仪同三司。开皇元年,加开府,封新城县男,授掌设骠骑。历罗、 淅、鲁三州刺史,并有能名。大业初,拜龙川太守。郡人居山洞,好相攻击。旦为 开设学校,大变其风。帝闻,下诏褒美之。征为太常少卿,摄判黄门侍郎事。卒。
子燮,官至河内郡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