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成布幔,随着攻车行驶的方向张设。布幔悬在空中,攻车无法破坏。城外的东魏兵士又在长竿上缚上松木,蘸油点燃,想烧毁布幔和城楼。孝宽又打造很长的铁钩,磨利铁钩的锋刃,火竿一举起来,就用铁钩远远地将它割断,燃烧的松木和麻布都落在城外。东魏兵士又在城的四面挖穿城墙,共挖掘二十一处,分作四路,在挖穿的地方顶上木柱。再在木柱上浇上油,放火焚烧。木柱烧断,城墙便一起崩塌。孝宽便在塌陷的地方竖上木栅栏阻挡敌兵。城外用尽了攻击的办法,孝宽都一一破除。
高欢没有办法,便派仓曹参军祖孝征对韦孝宽说“:没有听说西魏有救兵到来,你为何不投降呢?”孝宽答道:“我的城池防守得严密坚固,军粮充足,攻的人劳顿,守的人安逸,哪能旬月之间就需要救援?我正担忧你们不撤兵就会遇到危险。我是关西的一个堂堂男子,一定不会作投降的将军。”不久,祖孝征又对城里的人说:“韦城主受朝廷的官职俸禄,坚守下去还有原因,其他将士又为什么和他一起在滚汤热火中受煎熬呢?”东魏军又将赏格射入城中,说:“能将韦城主斩首投降的,授予太尉,封为开国郡公,食邑一万户,赏丝帛一万匹。”孝宽在书信的背后亲笔题写,又射回城外,说“:如有斩杀高欢的,也照此奖赏。”孝宽弟弟的儿子韦迁原先在山东,这时被东魏军绑至城下,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对韦孝宽说:“如不及早降,便将他杀死。”孝宽对此慷慨激昂,没有丝毫眷顾的意思。守城的将士无不受到感动和激励,人人都有战死殉难的决心。高欢挥军苦战六十天,受伤和病死的十有四五,他的精神和体力都耗费殆尽,因而生病,当夜撤兵而去。后来,因此忿恨气恼而去世。魏文帝嘉奖韦孝宽守城的功劳,命殿中尚书长孙绍远、左丞王悦到玉壁慰劳,授予他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封爵位为建忠郡公。
废帝二年(553),他任雍州刺史。原先,路旁每隔一里筑一土墩以记里程。经雨水冲刷,常需修复。孝宽上任后便命令在土墩处裁上槐树代替,既免于修复,行人也可乘凉。宇文泰后来见了感到奇怪,问清情况后说:“怎么能只有一个州这样,应该让天下都这样。”于是下令各州在道路两边一里种一棵树,十里处种三棵树,一百里的地方种五棵树。
恭帝元年(554),孝宽任大将军,与燕公于谨进攻江陵,讨平敌兵,因立功封爵为穰县公。还朝后被授予尚书右仆射,赐姓为宇文氏。恭帝三年(556),宇文泰到北方巡视,命孝宽镇守玉壁。周孝悯帝即位,授他为小司徒。明帝初年,他被封为麟趾殿学士,负责校勘图书典籍。
保定初年,朝廷因孝宽在玉壁建立殊勋,便设置勋州,命他任勋州刺史。北齐派使者到玉壁,请求互通贸易。晋公宇文护因两国相持很长时间,从未通过使者,忽然请求互市,怀疑有其他原因。又因皇姑和皇世母过去流落北齐,利用他们请和的机会,或许可以接回。朝廷便命司门下大夫尹公正到玉璧,与韦孝宽一起详细商议。孝宽便在郊外设下供帐,命尹公正接待北齐使者,并提及皇室亲属在北齐的事情。使者说话的表情非常和悦。这时有汾州的胡人掠得关东的齐人,孝宽命令将他们放还,并写书信一封,陈述朝廷想和睦邻国。北齐便按礼仪送回皇姑和宇文护的母亲。
孝宽善于抚慰管理,颇得人心。他所派到齐国的间谍,都为他尽心尽力。也有北齐人接受孝宽的金银财货,遥通书信。所以,齐人的动静朝廷都预先知道。当时有一个主帅叫许盆,孝宽把他当做心腹,命他守卫一座城池。许盆献城降齐。孝宽恼怒,派间谍去取他的头颅,不久,间谍带着他的头颅回来。
汾州之北,离石以南,全是没有开化的胡人。他们抢掠北周的居民,阻断河流道路。孝宽深以为患,而胡人居住在齐地,无法弹压他们。他想在要害的地方建起一座规模很大的城池。便在黄河两侧征集役夫十万人,派将士一百人,由开府姚岳监察修筑。姚岳面有惧色,以兵少为理由表示为难。孝宽说“:我估计建造这座城池,十天就可竣工。这里离晋州四百多里,第一天动工,第二天北齐人才知道。假如他在晋州征兵,两天才能将部队调齐,商议与准备也需三天。估计齐军在路上两天也来不到。这样,我们的城池足可以建成了。”便下令修筑。齐人果然到达周军的南面,怀疑北周布有重兵,便逗留不前。这天夜里,孝宽命在汾水南岸,沿介山、稷山各处点燃篝火。齐军以为是周军的军营,便收兵自我保固。周军的城墙修筑完毕,一切都和他估计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