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前驱中大夫。大象中,进爵为侯,位开府。 隋文帝作相,授亳州总管,俄征还京。耻与逆人王谦同名,因尔称字。文帝受禅, 以彦恭为左武候将军,俄拜大将军,进爵为公。后出为泽州刺史,清约自处,甚得 人和。以疾去职,吏人攀恋,行数百里不绝。卒于家。子杰嗣。
李圆通,京兆泾阳人也。少孤贱,给使隋文帝家。及帝为隋公,擢授参军事。 初,帝少时,每宴客,恆令圆通监厨。圆通性严整,左右婢仆,咸所敬惮。唯世子 乳母恃宠轻之,宾客未供,每有干请。圆通不许,或辄持去。圆通大怒,叱厨人挝 之数十,叫声彻于阁内,僚吏左右,代其失色。宾去后,帝知之,召圆通命坐赐食, 从此独善之,以为堪当大任。帝作相,赐爵怀昌男。授帅都督,进爵新安子,委以 心膂。圆通多力劲捷,长于武用。周代诸王素惮帝,伺便图为不利,赖圆通保护, 获免者数矣。帝深感之,由是参预政事,授相国外兵曹,仍领左亲信。寻授上仪同。 帝受禅,拜内史侍郎,领左卫长史,进爵为伯。历左右庶子、给事黄门侍郎、尚书 左丞,摄刑部尚书,深被任信。伐陈之役,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出信州道,以功进位 大将军。改封万安县公,扬州总管长史。秦孝王仁柔自喜,少断决,府中事多决于 圆通。入为司农卿,迁刑部尚书,后复为并州长史。孝王以奢得罪,圆通亦坐免。 寻检校刑部尚书事。仁寿中,以勋旧进爵郡公。炀帝嗣位,拜兵部尚书。帝幸扬州, 以圆通留守京师。判宇文述田还百姓,述诉其受赂。帝怒,坐是免官。圆通忧惧发 病,卒。赠柱国,封爵悉如故。
子孝常,大业末,为华阴令。武德初,以应义旗功,封义安王。
又有陈茂者,河东猗氏人。家世寒微,质直恭谨,为州里所称。文帝为隋国公, 引为僚佐,待遇与圆通等。每令典家事,常称旨。后从帝与齐师战于晋州,贼甚盛, 帝将挑战,茂固止不得,因捉马鞚。帝怒,拔刀斫其额,流血被面,词气不挠。帝 感而谢之,厚加礼敬。帝为丞相,委以心膂。及受禅,拜给事黄门侍郎,封魏城县 男,每典机密。转益州总管司马,迁太府卿,进爵为伯。卒官。子政嗣。
政字弘道,倜傥有文武大略,善钟律,便弓马。少养宫中,年十七,为太子千 牛备身。京都大侠刘居士重政才气,数从之游。圆通子孝常与政相善,并与居士交 结。及居士伏诛,政及常从坐,上以功臣子,挞之二百而赦之。由是不得调。炀帝 时,历位协律郎、通事谒者、兵曹承务郎。帝以其才,甚重之。宇文化及之乱,以 为太常卿。后归大唐,为梁州总管,遇贼见杀。
郭荣,字长荣,自云太原人也。父徽,仕魏为同州司马。时武元皇帝为刺史, 由是与隋文帝有旧。徽后位洵州刺史、安城县公。及帝受禅,拜太仆卿,卒官。荣 容貌魁岸,外疏内密,与交者多爱之。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亲信。护察荣谨愿,擢 为中外府水曹参军。齐寇屡侵,护令荣于汾州观城势,时汾州与姚襄镇相去悬远, 荣以二城孤迥,势不相救,请于州镇间更筑城以相控摄,护从之。俄而齐将段孝先 攻陷姚襄、汾州二城,唯荣所立者独能自守。护作浮桥出兵,孝先于上流纵大筏击 浮桥,护令荣督便水者引取其筏。以功授大都督。护又以稽胡数为寇乱,使绥集之。 荣于上郡、延安筑周昌、弘信、广安、招远、咸宁等五城以遏其要路,稽胡由是不 能为寇。周武亲总万机,拜宣纳中士。后从平齐,以功封平阳县男。迁司水大夫。
荣少与隋文帝亲狎,帝尝与夜坐月下,谓荣曰:“吾仰观玄象,俯察人事,周 历已尽,我其代之。”荣深自结纳。未几,周宣崩,文帝总百揆,召荣,抚其背笑 曰:“吾言验未?”既拜相府乐曹参军。俄以本官复领籓部大夫。文帝受禅,引为 内史舍人,以龙潜之旧,进爵蒲城郡公,位上仪同。累迁通州刺史。仁寿初,西南 夷獠多叛,诏荣领八州诸军事、行军总管讨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