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六十四(6/7)

赏赐财物五千段,任命来护儿的第五个儿子来弘为杜城府鹰扬郎将,将先前的封爵襄阳公赐给第六子来整。

第二年,又一次出兵沧海道,军队到了东莱,适逢杨玄感造反,进攻洛阳。来护儿听说后,召见偏将周法尚等议论回师讨伐叛贼。周法尚等人都认为没有敕令,不应擅自回师,再三固执己见,不听从来护儿的主张。来护儿严厉地说“:洛阳被围攻,是心腹大患。高丽违命,只是像癣疥一样。国家的事情,知道了就不能不去做,专擅之罪在我,不会与你们这些人有什么干系。有人再阻止命令,按军法办理。”当日就回师,令儿子来弘、来整驰驿入京,奏知炀帝。炀帝见到来弘等人,非常高兴,说“:你的父亲擅自赶赴国难,真是忠臣。”任命来弘为通议大夫,来整为公路府鹰扬郎将,颁布诏书给来护儿说“:公回师之时,就是朕敕命公之日,君臣的心意相合,虽远而像符节一样契合。斩除杨玄感这个罪魁祸首,日期不会遥远的,刻名于宗庙社稷,除了公还会是谁呢?”于是,来护儿和宇文述在阌乡大败杨玄感,斩其首而平定叛乱。回朝后,加授开府仪同三司,赏赐财物五千段、黄金一千两、奴婢一百人,追赠其父来法敏为东阳郡太守、永宁县公。

大业十一年(615),又率军渡海作战,攻下高丽奢卑等二座城池。高丽集结全国的兵马来迎战,来护儿大败高丽军。准备率军直取平壤,高元震惊恐惧,派人执缚叛臣斛斯政到辽东城下,请求投降。炀帝答应了请求,诏令来护儿回师。来护儿聚集众军说:“三次出兵,都没能平定贼兵。这次回师,就不能再来了。高丽如今困窘破败,野地里连青草都没有,以我们这些大军与敌交战,用不了多少日子就能取胜。我想进兵,直接围攻平壤,抓获伪主,进献捷报而回。”于是上表请求进兵,不愿奉诏回师。长史崔君肃坚决争辩,认为不可这样做。来护儿说“:贼兵之势可以打败。我在朝廷之外,事情理应一人决断,宁肯进兵活捉高元,回去后遭到贬斥,若要丢掉这个成功的机会,那是不行的。”崔君肃告诉众人说“:若要听从元帅的,违抗皇帝诏令,一定要奏知皇帝。”诸将畏惧,就一同劝请回师,来护儿才听从诏令。炀帝在雁门关被突厥兵围困,准备挑选精锐的骑兵保驾突出重围,来护儿和樊子盖一同坚决劝阻,炀帝才作罢。

大业十二年,炀帝巡幸江都,来护儿劝谏说“:自从皇家受天命,将近四十年,薄赋税,轻徭役,人口增加。陛下因为高丽违抗命令,稍稍兴兵,百姓没有见识,轻易生出咨嗟怨怒,在外结群为盗,常常聚集在一起,皇上车驾巡游,恐怕很不合适。希望陛下驻圣驾于洛阳,根据时节休养生息,出动军队,任命将领,扫荡清除众多丑类,上秉承圣命,指日克敌取胜。陛下如今巡幸江都,那里是臣衣锦还乡之地,臣深受恩宠,不敢只为自己打算。”炀帝听后,神色严厉地站了起来,好多日子不得相见。后来,炀帝怒气消解,才令人领来护儿入见,说:“公竟然有这样的意思,朕还有什么指望?”来护儿于是不敢再说话。不久,代替宇文述为左翊卫大将军。

宇文化及发动叛乱,十分忌恨来护儿。这一天早晨将要朝见时,被抓了起来。来护儿问道“:陛下如今在哪里?”身边的人回答说“:今天被抓了起来。”来护儿叹息说:“我身为大臣,担负着国家的重任,不能够肃清凶恶的叛逆,以至于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只能抱恨于黄泉,还能再说什么呢!”于是就被杀害了。

来护儿重视许诺,交往诚厚,对财物名利很清廉,不修治产业。至于行军用兵,谋略特别多,每次观览兵法,就说:“这难道也和人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善于安抚士兵,赏罚处置严明,所以都能够为他效死尽力。

来护儿有十二个儿子,来楷任通议大夫,来弘任金紫光禄大夫,来整任左光禄大夫。来整特别骁健英勇,善于抚慰治理部卒,讨伐打击群盗,所向皆能奏捷。诸贼歌唱说:“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不畏官军千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到了宇文化及叛乱,都一起遇害。来护儿的子侄死于难的有十人,只有小儿子来恒、来济二人幸免。

樊子盖字华宗,庐江人。祖父樊道则,梁朝时任越州刺史。父樊儒,侯景之乱中逃奔齐国,官至仁州刺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