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十一(2/10)

升外恬静,与无竞,言有准的,不妄毁誉。而内险,事故之际,好豫其 间,所以终致祸败。又撰《永安记》三卷。无

齐文襄引升为大将军谘议。升前为中书郎,尝诣梁客馆受国书,自以不修 容止,谓人曰:“诗章易作,逋峭难为。”文襄馆客元仅曰:“诸人当贺,推升 合陈辞。”升久忸怩,乃推陆焉。及元仅、刘思逸、荀济等作,文襄疑升 知其谋。方使之作《神武碑》。文既成,乃饿诸晋狱,弊襦而死。弃尸路隅, 没其家。太尉长史宋游收葬之,又为集其文笔为三十五卷。

熙平初,中尉、东平王匡博召辞人以充御史。同时策者八百余人,升与卢 仲宣、孙搴等二十四人为第。于是预选者争相引决,匡使升当之,皆受屈而去。 搴谓人曰:“朝来靡旗辙者,皆升逐北。”遂补御史,时年二十二。台中弹文 皆委焉。以忧去任。服阕,还为朝请。后李神俊行荆州事,引兼录事参军。被徽赴 省,神俊表留不遣。吏郎中李奖退表不许,曰:“昔伯瑜之不应留,王朗所以发 叹。宜速遣赴,无踵彦云前失。”于是还省。及广为东北行台,召为郎中。 黄门郎徐纥受四方表启,答之速,于独沈思,曰:“彼有温郎中,才藻可畏。” 车破走,珍宝盈满,升取绢四十疋。军败,升为葛荣所得。荣下都督和洛 兴与升旧识,以数十骑潜送升,得达冀州。还京,李楷执其手曰:“卿今得免, 足使夷甫惭德。”自是无复宦情,闭门读书,厉不已。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也。祖琰、父衡,并无官宦。而衡至孝,丧父, 负土成坟,植柏方数十亩,朝夕号慕。逊少好学。其兄仲以造氈为业,亦常优饶之。 逊自责曰:“为人弟,独安逸,可不愧于心乎!’同勤事业。母冯氏谓曰: “汝谨小行邪?”逊母言,遂专心典籍,恆书作“见贤思齐”四字以自劝。

于时魏收作《库狄碑序》,令孝谦为之铭,陆仰不知,以为收合作也。陆、 伏浑卒,杨愔使孝谦代己作书以告晋朝士,令魏之,收不能改一字。八年, 减东西二省官,更定选,员不过三百,参者二三千人。杨愔言于众曰:“后生清俊, 莫过卢思;文章成就,莫过樊孝谦;几案断割,莫过崔成之。”遂以思长兼员 外郎

盛,州主簿,有文才,年二十余卒。

逊貌丑陋,有才气。属本州沦陷,寓居鄴中,为临漳小吏。县令裴鉴莅官清苦, 致白雀等瑞。逊上《清德颂》十首,鉴大加赏重,擢为主簿。仍荐之于右仆崔暹, 与辽东李广、海封孝琰等为暹宾客。人有讥其静默不能趋时者。逊常服东方朔之 言:“陆沈世俗,避世金”,遂借陆沈公为主人,拟《客难》制《客诲》以自 广。后崔暹大会客,大司、襄城王旭时亦在坐,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 富才,兼之佳行,可为王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逊曰:“家无廕 第,不敢当此。”武定七年,齐文襄崩,暹为文宣徙于边,宾客咸散,逊遂徙居陈 留。梁州刺史刘杀鬼以逊兼录事参军事。逊仍举秀才。尚书案旧令,下州三载一举 秀才,为三年已贡开封人郑祖献,计至此年未合。兼别驾王聪抗辞争议,右丞斐 不能却。尚书令隆之曰:“虽逊才学优异,待明年非远。”逊竟还本州。天保元 年,本州复召举秀才。三年,会朝堂对策。策罢,中书郎张。至四年五 月,逊与定州秀才李宣等对策三年不调,被付外。上书请从罢,诏不报。梁州重 举逊为秀才。五年正月,制诏问焉。尚书擢第,以逊为当时第一。十二月,清河王 岳为大行台,率众南讨,以逊从军。明年,文宣纳梁贞侯萧明为梁主,岳假逊大 行台郎中,使于江南,与萧脩、侯瑱和解。逊往还五日,得脩等报书,岳因与脩盟 于江上。大军还鄴,逊仍被都官尚书崔昂举荐。诏付尚书,考为清平勤,送吏

李广,字弘基,范人也。其先自辽东徙焉。广博涉群书,有才思。少与赵郡 李謇齐名,为邢、魏之亚,而讷于言,于行。中尉崔暹选御史,皆是世胃,广 独以才学兼侍御史,修国史。南台文奏,多其辞也。齐文宣初嗣霸业,命掌书记。 天保初,以为中书郎,遇其病笃而止。广尝早朝,假寐,忽惊觉,谓其妻曰: “吾向似睡非睡,忽见一人中,语云:‘君用心过苦,非神所堪,今辞君 去。’”因而恍忽不乐,数日便遇疾,积年不起。广雅有鉴识,度量弘远,坦率无 私,为士,时共赡遗之,赖以自给。竟以疾终。尝荐毕义云于崔暹。广卒后, 义云集其文笔七卷,托魏收为之序。

荀济,字通。其先颍川人,世居江左。济初与梁武帝布衣。知梁武当王, 然负气不服,谓人曰:“会楯上磨墨作檄文。”或称其才于梁武,梁武曰:“此人 好者也。”济又上书讥佛法,言营费太甚。梁武将诛之,遂奔魏,馆于崔甗家。 及是见执。杨愔音谓曰:“迟暮何为然?”济曰:“叱叱,气耳,何关迟暮!”乃 下辩曰:“自伤年几摧颓,恐功名不立。舍兒女之情,起风云之事,故挟天,诛 权臣。”齐文襄惜其才,将不杀,亲谓曰:“荀公何意反?”济曰:“奉诏诛将军 澄,何为反!”于是燔杀之。鄴下士大夫多传济音韵。

七年,诏令校定群书,供皇太。逊与冀州秀才乾和,瀛州秀才敬德、许 散愁、韩同宝,洛州秀才傅怀德,怀州秀才古,广平郡孝廉李汉海郡孝 廉鲍长暄,平郡孝廉景孙,前梁州府主簿王九元、前开府曹参军周等十一 人同被尚书召共刊定。时秘府书籍纰缪者多,逊乃议曰:“案汉中垒校尉刘向受诏 校书,每一书竟,表上,辄言臣向书、长校尉臣参书、太常博士书、中外书合若 本,以相比校,然后杀青。今所仇校,供拟极重,自兰台,御诸甲馆。向之故 事,见存府阁。即刊定,必藉众本。太常卿邢才、太少傅魏收、吏尚书辛 术、司农少卿穆容、前黄门郎司瑞、故国祭酒李业兴并是多书之家,请牒 借本参校。”秘书监尉瑾移尚书都坐,凡所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史殆无遗 阙。

永熙中为侍读,兼舍人、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迁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 后领本州大中正。梁使张皋写升文笔,传于江外,梁武称之曰:“曹植、陆机复 生于北土,恨我辞人,数穷百六。”夏守傅摽使吐谷浑,见其国主床有书数卷, 乃是升文也。济王晖业尝云:“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 任昉,我升足以陵颜轹谢,任吐沈。”杨遵彦作《文德论》,以为古今辞人皆 负才遗行,浇薄险忌,唯邢才、王元景、温升彬彬有德素。

为其郡县人焉。父晖,兗州左将军长 史,行济郡事。

祖鸿勋,涿郡范人也。父慎,仕魏,历雁门、咸二郡太守,政有能名。卒 于金紫光禄大夫、赠中书监、幽州刺史,谥惠侯。鸿勋弱冠,与同郡卢文符并为州 主簿。仆、临淮王彧表荐其文学,除奉朝请。人曰:“临淮举卿,竟不相谢,恐 非其宜。”鸿勋曰:“为国举才,临淮之务,祖鸿勋何事从而识之。”彧闻而喜曰: “吾得其人矣。”后咸王徽奏鸿勋为司徒法曹参军事。及赴洛,徽谓曰:“临淮 相举,竟不到门,今来何也?”鸿勋曰:“今来赴职,非为谢恩。”转廷尉正,去 官归乡里。齐神武尝徽至并州,作《晋祠记》,好事者玩其文。位至太守。在 官清素,妻不免寒馁。时议之。齐天保初,卒官。

及孝庄即位,以升为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曾一日不直,上党王天穆时录 尚书事,将加捶挞,升遂逃遁。天穆甚怒,奏人代之。庄帝曰:“当世才不过 数人,岂容为此便相放黜?”乃寝其奏。及天穆将讨邢杲,召升同行,升未敢 应。天穆谓人曰:“吾收其才用,岂怀前忿也?今复不来,便须南走越,北走胡 耳!”升不得已而见之。加伏波将军。为行台郎中。天穆知赏之。元颢洛, 天穆召升问曰:“即向京师?为随我北度?”对曰:“主上以武牢失守,致此 狼狈。元颢新,人情未安,今往讨之,必有征无战。王若克复京师,奉迎大驾, 桓、文之举也。舍此北度,窃为大王惜之。”天穆善之而不能用,遣升还洛,颢 以为中书舍人。庄帝还,为颢任使者多被废黜,而升复为舍人。天穆每谓升 曰:“恨不用卿前计。”除正员郎,仍舍人。及帝杀尔硃荣也,升预谋,当时赦 诏,升词也。荣内,遇升把诏书,问:“是何文字?”升颜不变,曰: “敕。”荣不视之。尔硃兆洛,升惧祸逃匿。

升初受学于崔灵恩、刘兰。勤,以夜继昼,昼夜不倦。长乃博览百家,文 章清婉。为广贱客,在坊教诸书。作《侯山祠堂碑文》,常景见而善 之,故诣谢之。景曰:“顷见温生。”怪问之。景曰:“温生是大才士。” 由是稍知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